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叙事性文章写作中的“我”与“你”
【作者】 陈晓东
【机构】 (福建省泉州市奕聪中学)
【正文】白居易在《与元九书》里指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未有声人而不应,情交而不感者。”道出了写诗须以情为根,以言为苗,以声为华,以义为实的真谛,其实写叙事性散文又何尝不如此呢?
高尔基说:文学即人学。文学应该是作者用他们手中的笔触对人的思想情感、生存状态等加以诠释,而这一切更离不开“我”与“你”。“我”是故事与情感的主要参与者,任何叙事性文章其实写的是“我”之所见所闻、所感所悟,我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再说,写作从根本上讲又是一种交际、交流,是用文字进行的交际、交流。任何交际、交流都不可能是抽象的。正像口语交际需要有发话人和受话人一样,书面交际也需要发话 人和受话人。发话人我们不妨称之为“我”,受话人我们不妨称之为“你”。没有“我”交际就成为虚妄,因为没有“我”你交际什么?而且没有“我”你连嘴巴都 没有,你又用什么交际?没有“你”交际就会盲目,因为没有听者,你无法知道该说什么和怎么说。连自言自语都是有发话人和受话人的,只不过发话人和受话人是 同一个人,也就是说“我”和“你”成为了一体。
当然书面交际比口语交际要复杂得多。口语交际中发话人和受话人比较单纯,都在一个时空范围里,即使自言自语也不例外。而书面交际就复杂多了。作者和读者是一对发话人和受话人的关系,文章中的对话双方也是一对发话人和受话人的关系,甚至连小鸟、树木乃至无生命的河流、山峰都可以参与对话。
“我”和“你”不仅是一个完整的交际过程得以完成的不可或缺的对话双方,而且还是一个交际活动产生的动因,并且是推动交际完成的动力。“我”不会无缘无故产 生交际、表达的愿望,“我”是在看到“你”之后才产生与“你”交流的想法的,哪怕仅仅是给“你”打一个招呼。“我”的一个招呼引起了“你”热情的回应,于 是推动我更深入地与“你”交流。口语交际是这样,书面交际在本质上也是这样。因为正是“我”和“你”建立了一种生活关联,创造了对话交流的情境,从而创造 了对话交流的动因。文学大师们都是善于创造对话情境的高手。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这样写道:“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轻轻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 关无故人。”考究起来,最有名的后两句诗不过是劝朋友喝酒的话,看上去平淡的很,但由于它表达了最真挚的情感,遂使这首诗成为一个民族千古不朽的经典。李白的《将进酒》中有这样的句子“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说起来,也是酒桌上跟朋友的对话,但由于是酒后真言,表达了李太白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和豪放不羁的情怀,从而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的知识分子。这类作品在唐诗宋词里简直俯拾皆是,例如李白的《赠汪伦》、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柳永的《雨霖铃》。
所以写作的关键是找到“我”和“你”,找到了“我”和“你”就找到了交流表达的契机,找到了情感的触发点,找到了思想增长点。这就像钻井一样,找到了“我” 和“你”,就等于把钻头打进了蓄水层。生活不是“我”一个人组成的,而是由“我”和无数个“你”组成的。我们大多数人过的都是一种平凡的生活,“我”是普 普通通的,“你”是平平常常的。但在这平淡的生活中,却让“我”不时地有一些不寻常的发现、感动和体验,“我”急于要与“你”分享这发现、感动和体验,于是就有了交际和表达。
实际上,找到了“你”,也就意味着找到了“我”和“你”。因为“你”是相对于“我”而言的,找到了“你”,“我”也就是不言而喻的了。例如前面举的《赠汪 伦》和《芙蓉楼送辛渐》,题目中虽不言“我”,而“我”已在其中矣。这样看来,问题的关键就是找到“你”。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曰:“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通篇和题目都不言“我”,但通篇表达的都是“我”和“你”(李龟年)的交流,通篇表达的都是“我”的沧桑之慨,身世之叹。可以这样推理:杜甫写这首诗的关键就是找到李龟年这个“你”。
而且“你”还有另一层意义,“我”和“你”的关系不仅决定了表达的内容,而且也决定了表达的方式。同是亲人,父子不同于母女,俗话不是说嘛“知子莫若父”,又说“闺女是娘的小棉袄”。夫妻之间交流的话题不同于兄弟姐妹,兄弟姐妹之间交流的话题也不同于邻里朋友,而且交流的方式也不同。即使同是兄弟之间的交 流,此兄弟之间的交流也不同于彼兄弟。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他自己“每逢佳节倍思亲”,于是遥想兄弟登高时也会同样思念着他。而苏轼在《水调歌头》里却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 娟。”对弟弟苏辙的思念化作了美好的祝愿。因此可以说,写作因“我”和“你”的关系之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风景。那些写作动不动就千篇一律的学生,从根本上讲就是没有找到“我”和“你”。
很多学生面对一个作文题目往往感到无话可说,我以为用老虎吃天——无从下口来描述可能更准确,因为这种情况往往跟没有找到“我”和“你”有关。找不到“我” 和“你”也就找不到表达的生活情境,当然也就无从表达。有的人往往把这种情况归因于积累不够,其实每个人都是有积累的,虽然存在着个体差异。有的同学看到别人的作文以后往往会说,他写的事例没什么新鲜,这样的作文我也会写。那你为什么当时就没有写出来呢?我以为最大的可能就是没有找到“我”和“你”。
比如下面这篇高考作文就是一个不错的范例。
? 天使就在我们身边
? 亲爱的孩子,我不敢看你迷惘的眼睛。那清亮的眼神像我童年记忆深处一颗滚动的玻璃弹球,不停地敲击着我柔软的内心。可是,那么清澈明亮的大眼睛里,为什么噙满了泪花,为什么,流露出与你幼小的身躯不相称的沉重,为什么,有着藏不住的迷惘?
你一定在问:我的爸爸妈妈在哪里?为什么我的教室没了,我的小伙伴找不到了,连那只小花狗也不睁开眼睛和我玩了?你一定在问,天使在哪里,童话书里的魔法师在哪里?他们为什么不来帮帮我呢?
孩子,烛光里,让姐姐轻轻拭去你的泪水,擦去你眼中的尘土,让姐姐抚慰你幼小受伤的心灵,微笑着悄悄告诉你,孩子,你看,天使就在你的身旁,是地震中徒步起来救助人民的解放军叔叔,是那个慈祥地告诉你们“既然活过来了,就要好好活下去”的温爷爷,是那个你在病床上醒来第一眼看到的微笑着的护士阿姨,是捐款箱前涨红了小脸,把几个月的零花钱毫不吝啬地捐出的幼儿园小朋友,是那个唱着“亲爱的小孩,让我牵起你的手,带你走上回家的路”的歌手阿姨……还有,还有,那么多的天使在看着你呢!
孩子,地陷了,但天不会塌,灾难来了,我们的爱还在。爱就是童话故事里仙女的魔法棒,它挥一挥,点一点,就可以帮你建起一座新的城堡。姐姐告诉你,天使就在我们身边。他们有形形色色的面孔,来自四面八方,从高山、河流、沙漠、都市汇聚到你的身边,用爱心为你筑起一方爱的天空。
孩子,不要害怕,不要哭泣,让我们点燃小红烛,一起微笑,一起歌唱。天黑了,但终究还是会亮起来的。帐蓬外的那颗小星星对你眨巴着眼睛,大概是看到这么多天使围着你,羡慕了吧!
孩子,你还小,也许不该承受这样的苦难,但灾难来了,我们就要勇敢面对,它让你明白了生命的珍贵,明白了世界的美好,明白了爱的力量。
大家的爱心在,会帮你拂去心灵的尘土,擦去闪烁的泪光,填平家乡的沟壑。睁开你的大眼睛,你会看到,这个世界不只是废墟,更多的是爱,是那么多双关注的眼神,那么多有力的大手带领着你,走向回家的路……
本文选取一个在地震中失去爸爸妈妈、失去教室、失去小伙伴、失去小花狗的孩子作为交流对象,把我们引入具体的交流情境。这是一种写作智慧,是很多中学生不具备的智慧。因为很多学生喜欢没有对象的空洞对话,而一旦把他引到具体的交流情境,他反而不会说话。文章从孩子的眼睛写起,从眼睛写到内心的迷惘。特别是关于天使和魔法棒的比喻,不仅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而且把孩子引向对爱心的深刻感悟和认识,引向感恩。文章更引导孩子相信未来,相信“天黑了,但终究还是会亮起来的”。
文章的写作,本无定法。但能够让一篇文章表现出一个真实的“我”与一个真情的“你”,无疑是比较好的一种叙事手段。
参考资料:
[1]《作文智慧》王立根著 海峡出版社
[2]《高考满分作文选》 山东教育出版社
高尔基说:文学即人学。文学应该是作者用他们手中的笔触对人的思想情感、生存状态等加以诠释,而这一切更离不开“我”与“你”。“我”是故事与情感的主要参与者,任何叙事性文章其实写的是“我”之所见所闻、所感所悟,我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再说,写作从根本上讲又是一种交际、交流,是用文字进行的交际、交流。任何交际、交流都不可能是抽象的。正像口语交际需要有发话人和受话人一样,书面交际也需要发话 人和受话人。发话人我们不妨称之为“我”,受话人我们不妨称之为“你”。没有“我”交际就成为虚妄,因为没有“我”你交际什么?而且没有“我”你连嘴巴都 没有,你又用什么交际?没有“你”交际就会盲目,因为没有听者,你无法知道该说什么和怎么说。连自言自语都是有发话人和受话人的,只不过发话人和受话人是 同一个人,也就是说“我”和“你”成为了一体。
当然书面交际比口语交际要复杂得多。口语交际中发话人和受话人比较单纯,都在一个时空范围里,即使自言自语也不例外。而书面交际就复杂多了。作者和读者是一对发话人和受话人的关系,文章中的对话双方也是一对发话人和受话人的关系,甚至连小鸟、树木乃至无生命的河流、山峰都可以参与对话。
“我”和“你”不仅是一个完整的交际过程得以完成的不可或缺的对话双方,而且还是一个交际活动产生的动因,并且是推动交际完成的动力。“我”不会无缘无故产 生交际、表达的愿望,“我”是在看到“你”之后才产生与“你”交流的想法的,哪怕仅仅是给“你”打一个招呼。“我”的一个招呼引起了“你”热情的回应,于 是推动我更深入地与“你”交流。口语交际是这样,书面交际在本质上也是这样。因为正是“我”和“你”建立了一种生活关联,创造了对话交流的情境,从而创造 了对话交流的动因。文学大师们都是善于创造对话情境的高手。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这样写道:“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轻轻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 关无故人。”考究起来,最有名的后两句诗不过是劝朋友喝酒的话,看上去平淡的很,但由于它表达了最真挚的情感,遂使这首诗成为一个民族千古不朽的经典。李白的《将进酒》中有这样的句子“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说起来,也是酒桌上跟朋友的对话,但由于是酒后真言,表达了李太白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和豪放不羁的情怀,从而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的知识分子。这类作品在唐诗宋词里简直俯拾皆是,例如李白的《赠汪伦》、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柳永的《雨霖铃》。
所以写作的关键是找到“我”和“你”,找到了“我”和“你”就找到了交流表达的契机,找到了情感的触发点,找到了思想增长点。这就像钻井一样,找到了“我” 和“你”,就等于把钻头打进了蓄水层。生活不是“我”一个人组成的,而是由“我”和无数个“你”组成的。我们大多数人过的都是一种平凡的生活,“我”是普 普通通的,“你”是平平常常的。但在这平淡的生活中,却让“我”不时地有一些不寻常的发现、感动和体验,“我”急于要与“你”分享这发现、感动和体验,于是就有了交际和表达。
实际上,找到了“你”,也就意味着找到了“我”和“你”。因为“你”是相对于“我”而言的,找到了“你”,“我”也就是不言而喻的了。例如前面举的《赠汪 伦》和《芙蓉楼送辛渐》,题目中虽不言“我”,而“我”已在其中矣。这样看来,问题的关键就是找到“你”。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曰:“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通篇和题目都不言“我”,但通篇表达的都是“我”和“你”(李龟年)的交流,通篇表达的都是“我”的沧桑之慨,身世之叹。可以这样推理:杜甫写这首诗的关键就是找到李龟年这个“你”。
而且“你”还有另一层意义,“我”和“你”的关系不仅决定了表达的内容,而且也决定了表达的方式。同是亲人,父子不同于母女,俗话不是说嘛“知子莫若父”,又说“闺女是娘的小棉袄”。夫妻之间交流的话题不同于兄弟姐妹,兄弟姐妹之间交流的话题也不同于邻里朋友,而且交流的方式也不同。即使同是兄弟之间的交 流,此兄弟之间的交流也不同于彼兄弟。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他自己“每逢佳节倍思亲”,于是遥想兄弟登高时也会同样思念着他。而苏轼在《水调歌头》里却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 娟。”对弟弟苏辙的思念化作了美好的祝愿。因此可以说,写作因“我”和“你”的关系之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风景。那些写作动不动就千篇一律的学生,从根本上讲就是没有找到“我”和“你”。
很多学生面对一个作文题目往往感到无话可说,我以为用老虎吃天——无从下口来描述可能更准确,因为这种情况往往跟没有找到“我”和“你”有关。找不到“我” 和“你”也就找不到表达的生活情境,当然也就无从表达。有的人往往把这种情况归因于积累不够,其实每个人都是有积累的,虽然存在着个体差异。有的同学看到别人的作文以后往往会说,他写的事例没什么新鲜,这样的作文我也会写。那你为什么当时就没有写出来呢?我以为最大的可能就是没有找到“我”和“你”。
比如下面这篇高考作文就是一个不错的范例。
? 天使就在我们身边
? 亲爱的孩子,我不敢看你迷惘的眼睛。那清亮的眼神像我童年记忆深处一颗滚动的玻璃弹球,不停地敲击着我柔软的内心。可是,那么清澈明亮的大眼睛里,为什么噙满了泪花,为什么,流露出与你幼小的身躯不相称的沉重,为什么,有着藏不住的迷惘?
你一定在问:我的爸爸妈妈在哪里?为什么我的教室没了,我的小伙伴找不到了,连那只小花狗也不睁开眼睛和我玩了?你一定在问,天使在哪里,童话书里的魔法师在哪里?他们为什么不来帮帮我呢?
孩子,烛光里,让姐姐轻轻拭去你的泪水,擦去你眼中的尘土,让姐姐抚慰你幼小受伤的心灵,微笑着悄悄告诉你,孩子,你看,天使就在你的身旁,是地震中徒步起来救助人民的解放军叔叔,是那个慈祥地告诉你们“既然活过来了,就要好好活下去”的温爷爷,是那个你在病床上醒来第一眼看到的微笑着的护士阿姨,是捐款箱前涨红了小脸,把几个月的零花钱毫不吝啬地捐出的幼儿园小朋友,是那个唱着“亲爱的小孩,让我牵起你的手,带你走上回家的路”的歌手阿姨……还有,还有,那么多的天使在看着你呢!
孩子,地陷了,但天不会塌,灾难来了,我们的爱还在。爱就是童话故事里仙女的魔法棒,它挥一挥,点一点,就可以帮你建起一座新的城堡。姐姐告诉你,天使就在我们身边。他们有形形色色的面孔,来自四面八方,从高山、河流、沙漠、都市汇聚到你的身边,用爱心为你筑起一方爱的天空。
孩子,不要害怕,不要哭泣,让我们点燃小红烛,一起微笑,一起歌唱。天黑了,但终究还是会亮起来的。帐蓬外的那颗小星星对你眨巴着眼睛,大概是看到这么多天使围着你,羡慕了吧!
孩子,你还小,也许不该承受这样的苦难,但灾难来了,我们就要勇敢面对,它让你明白了生命的珍贵,明白了世界的美好,明白了爱的力量。
大家的爱心在,会帮你拂去心灵的尘土,擦去闪烁的泪光,填平家乡的沟壑。睁开你的大眼睛,你会看到,这个世界不只是废墟,更多的是爱,是那么多双关注的眼神,那么多有力的大手带领着你,走向回家的路……
本文选取一个在地震中失去爸爸妈妈、失去教室、失去小伙伴、失去小花狗的孩子作为交流对象,把我们引入具体的交流情境。这是一种写作智慧,是很多中学生不具备的智慧。因为很多学生喜欢没有对象的空洞对话,而一旦把他引到具体的交流情境,他反而不会说话。文章从孩子的眼睛写起,从眼睛写到内心的迷惘。特别是关于天使和魔法棒的比喻,不仅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而且把孩子引向对爱心的深刻感悟和认识,引向感恩。文章更引导孩子相信未来,相信“天黑了,但终究还是会亮起来的”。
文章的写作,本无定法。但能够让一篇文章表现出一个真实的“我”与一个真情的“你”,无疑是比较好的一种叙事手段。
参考资料:
[1]《作文智慧》王立根著 海峡出版社
[2]《高考满分作文选》 山东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