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赏识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尔古史惹
【机构】 (四川省凉山州金阳县马依足乡中心校)
【正文】 摘 要:树立赏识教育意识是实施赏识教育的开端,只有这种教育意识的形成才有这种教育理念实践的升华,对教育教学才有指导意义。如果语文教师理解和掌握了赏识教育的运用方式方法,那么他们教学工作会如鱼得水的。
关键词:赏识教育;语文教学;尊重;愉悦
一、对赏识教育的理解
赏识教育就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进步与成功予以重视和赞扬的教育。赏识教育既可以是一种教育理念,也可以作为一种教育教学手段运用于教学中,对我们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特别是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在转化后进生的问题上有其独到之处,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地尝试和探索。有人还认为:“赏识的实质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注重后进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对成功的体验,多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和舞台。”可见,赏识教育面向的是不同层次的学生,每个学生都可以从自己的起点开始,有机会去体验成功,实现自我。
二、赏识教育的价值
价值反映的是每个人所需求的东西:目标、爱好等,或反映的是人们心中关于美好的和正确事物的观念,价值是内在的主观的概念,它所提出的是道德的、伦理的、美学的和个人喜好的标准。因而,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求和美好的事物就是有价值的,人的尊严、平等、受到重视、赞扬与尊重等都是人们所需求的东西,应是价值的存在形式。那么,赏识教育就是为了保障其价值在教育教学中的实现。后进生在学习中受到的伤害可能最多,如有来自老师的、同学的、家长的,因此,他们更需要受到公平的对待,也更希望自己受到重视和赞扬,找回自我价值,这也正是赏识教育的价值目标所在。
三、赏识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1、树立赏识教育的意识
教师施教之初,贵在于指导。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会讲述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因此,就有必要创设和谐、愉悦、充满求知欲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益的目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课堂上,教师要尊重、理解、信任和爱护每一位学生,把学生当成教学活动的朋友。当学生回答错误时,首先要肯定他们的勇气和胆量,再给予一些提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心情舒畅,才敢想、敢问,从而激发他们继续主动参与课堂的兴趣。语文是百科之母,但我在教学中也碰到底子差而又不想学习语文的学生,我对他的态度不是放任自由,而是走到他的桌子旁,轻轻的拍他的头或肩膀,告诉他上节课的作业和笔记写得不错,如果能每节课都坚持学一点,每天记一个词语,每天背一首古诗,积少成多,学习就会有很大的进步了。我说话的同时向他投去肯定的目光。学生看见我的做法不是批评他而是表扬他,就会从我的话语和眼神中找到自信,又开始认真学习语文了。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教师适当的鼓励,是对学生的充分肯定,使其享受成功的喜悦。所以教师必须要树立赏识教育意识,因为赏识教育意识是实施赏识教育的开端,只有这种意识的形成才有利于这种观念的形成以及升华,才能对教育教学有指导意义。语文教师理解和把握赏识教育及其内涵,从心理上接受和重视后进生,让后进生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工作才会取得进步。
2、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课堂教学是艺术园地,这一园地就应该百花齐放”。[2]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学生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和解放学生。相信学生、解放学生,首先就要赏识学生。”赏识就是要对每个学生赋予积极的期望,让每个学生都充分感受到尊重和满足的愉悦。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就是指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不管学生是优生还是后进生,教师都应当平等地给予关爱、理解和重视,这是一个待人公平与否的问题,也是对人的权利的尊重。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也就是这个道理。老师要尊重学生的性格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差异、尊重学生的能力差异。我所教的班级有一位女同学,非常内向,基础较差,上课读书很小声,也不敢回答问题,是典型的“默默无闻”。针对这样的学生,如果有些老师一看便觉得“完了,没救了”,那我想这个学生肯定得不到更大的发展了。我首先从她的声音入手,每次早读我都鼓励和表扬她,肯定她的声音比前几天大声了;上课时我会找几个比较简单的问题让她来回答,或者叫她朗读课文,并适时表扬她的进步。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她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也敢在班里积极表现自己了,并且与大家共同分享自己的进步。这就是赏识的力量!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以亲切的微笑,关注的目光,期望的眼神,温和的语言,给学生以鼓励。即使对出现差错的学生也应该因势利导、细心指导,帮其找出失误及其产生的原因。这样才能给学生以安慰,减轻其心理负担。多给学生一些鼓励,一些支持,对学生的正确行为或好的成绩表示赞许。如果老师能营造出这么一个和谐民主、轻松自由的教学氛围,学生有了一个开放的空间,学生就会体验到了“心理安全感”和“心理自由”,从而变得生动活泼、积极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潜在的自主性和独创性。
周弘书中曾写道: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对于学生,他们渴望从教师那里得到关注和赞美,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教师的一个赞扬的眼神、一个甜甜的微笑、一句温和的话语和一声鼓励的语言都能使学生感到温暖,能促使他们喜欢语文、树立信心。因此老师应该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相信自己的学生一定行,这样才能全面发展学生。
3、运用赏识手段激励自我教育,培养优良品质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语文是一门繁杂的语言学,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作出肯定性和否定性评价,教师要作好舆论导向,以肯定性评价为主,特别是对后进生要给予中肯适度的评价,使之感到自我价值的回归。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不是与生俱来,必须依赖于积极的指导和鼓励,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指导和培养。[3]我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通过集体与个人的荣誉、成功、快乐、失败等的分享达到精神上的激励,进而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另外我积极营造一种激励氛围,特别是对后进生的赞扬、肯定和欣赏以及分享其成功,帮助他们最终形成和掌握自我教育的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4]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得到关注和赞赏。小草被欣赏能变成盆景,山川被欣赏能成为名胜,滁州西涧受欣赏能化为美丽的诗篇。引领心灵的赏识如同一场适时的好雨,滋润幼苗向上的信心和生长的力量。学生的异想天开,需要教师的鼓励欣赏,因为只有欣赏,才能让学生达到一种更高的境界,才能够沙里淘金,才能高悬一盏智慧的明灯,才能给学生一种发现绿洲的快乐。我们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好的一面,只要我们积极地去寻找,多从学生的“闪光点”去寻求突破,运用赏识教育,那么每个学生都能够分享成功的喜悦,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晓杰:《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2002年广西人民出版社。
[2]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1993年漓江出版社。
[3]程树洲:《如何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成都教育》2000年第9期。
[4]卢勤::《不打不骂教孩子60招》,2008年朝华出版社。
关键词:赏识教育;语文教学;尊重;愉悦
一、对赏识教育的理解
赏识教育就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进步与成功予以重视和赞扬的教育。赏识教育既可以是一种教育理念,也可以作为一种教育教学手段运用于教学中,对我们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特别是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在转化后进生的问题上有其独到之处,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地尝试和探索。有人还认为:“赏识的实质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注重后进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对成功的体验,多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和舞台。”可见,赏识教育面向的是不同层次的学生,每个学生都可以从自己的起点开始,有机会去体验成功,实现自我。
二、赏识教育的价值
价值反映的是每个人所需求的东西:目标、爱好等,或反映的是人们心中关于美好的和正确事物的观念,价值是内在的主观的概念,它所提出的是道德的、伦理的、美学的和个人喜好的标准。因而,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求和美好的事物就是有价值的,人的尊严、平等、受到重视、赞扬与尊重等都是人们所需求的东西,应是价值的存在形式。那么,赏识教育就是为了保障其价值在教育教学中的实现。后进生在学习中受到的伤害可能最多,如有来自老师的、同学的、家长的,因此,他们更需要受到公平的对待,也更希望自己受到重视和赞扬,找回自我价值,这也正是赏识教育的价值目标所在。
三、赏识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1、树立赏识教育的意识
教师施教之初,贵在于指导。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会讲述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因此,就有必要创设和谐、愉悦、充满求知欲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益的目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课堂上,教师要尊重、理解、信任和爱护每一位学生,把学生当成教学活动的朋友。当学生回答错误时,首先要肯定他们的勇气和胆量,再给予一些提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心情舒畅,才敢想、敢问,从而激发他们继续主动参与课堂的兴趣。语文是百科之母,但我在教学中也碰到底子差而又不想学习语文的学生,我对他的态度不是放任自由,而是走到他的桌子旁,轻轻的拍他的头或肩膀,告诉他上节课的作业和笔记写得不错,如果能每节课都坚持学一点,每天记一个词语,每天背一首古诗,积少成多,学习就会有很大的进步了。我说话的同时向他投去肯定的目光。学生看见我的做法不是批评他而是表扬他,就会从我的话语和眼神中找到自信,又开始认真学习语文了。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教师适当的鼓励,是对学生的充分肯定,使其享受成功的喜悦。所以教师必须要树立赏识教育意识,因为赏识教育意识是实施赏识教育的开端,只有这种意识的形成才有利于这种观念的形成以及升华,才能对教育教学有指导意义。语文教师理解和把握赏识教育及其内涵,从心理上接受和重视后进生,让后进生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工作才会取得进步。
2、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课堂教学是艺术园地,这一园地就应该百花齐放”。[2]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学生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和解放学生。相信学生、解放学生,首先就要赏识学生。”赏识就是要对每个学生赋予积极的期望,让每个学生都充分感受到尊重和满足的愉悦。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就是指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不管学生是优生还是后进生,教师都应当平等地给予关爱、理解和重视,这是一个待人公平与否的问题,也是对人的权利的尊重。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也就是这个道理。老师要尊重学生的性格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差异、尊重学生的能力差异。我所教的班级有一位女同学,非常内向,基础较差,上课读书很小声,也不敢回答问题,是典型的“默默无闻”。针对这样的学生,如果有些老师一看便觉得“完了,没救了”,那我想这个学生肯定得不到更大的发展了。我首先从她的声音入手,每次早读我都鼓励和表扬她,肯定她的声音比前几天大声了;上课时我会找几个比较简单的问题让她来回答,或者叫她朗读课文,并适时表扬她的进步。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她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也敢在班里积极表现自己了,并且与大家共同分享自己的进步。这就是赏识的力量!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以亲切的微笑,关注的目光,期望的眼神,温和的语言,给学生以鼓励。即使对出现差错的学生也应该因势利导、细心指导,帮其找出失误及其产生的原因。这样才能给学生以安慰,减轻其心理负担。多给学生一些鼓励,一些支持,对学生的正确行为或好的成绩表示赞许。如果老师能营造出这么一个和谐民主、轻松自由的教学氛围,学生有了一个开放的空间,学生就会体验到了“心理安全感”和“心理自由”,从而变得生动活泼、积极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潜在的自主性和独创性。
周弘书中曾写道: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对于学生,他们渴望从教师那里得到关注和赞美,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教师的一个赞扬的眼神、一个甜甜的微笑、一句温和的话语和一声鼓励的语言都能使学生感到温暖,能促使他们喜欢语文、树立信心。因此老师应该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相信自己的学生一定行,这样才能全面发展学生。
3、运用赏识手段激励自我教育,培养优良品质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语文是一门繁杂的语言学,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作出肯定性和否定性评价,教师要作好舆论导向,以肯定性评价为主,特别是对后进生要给予中肯适度的评价,使之感到自我价值的回归。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不是与生俱来,必须依赖于积极的指导和鼓励,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指导和培养。[3]我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通过集体与个人的荣誉、成功、快乐、失败等的分享达到精神上的激励,进而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另外我积极营造一种激励氛围,特别是对后进生的赞扬、肯定和欣赏以及分享其成功,帮助他们最终形成和掌握自我教育的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4]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得到关注和赞赏。小草被欣赏能变成盆景,山川被欣赏能成为名胜,滁州西涧受欣赏能化为美丽的诗篇。引领心灵的赏识如同一场适时的好雨,滋润幼苗向上的信心和生长的力量。学生的异想天开,需要教师的鼓励欣赏,因为只有欣赏,才能让学生达到一种更高的境界,才能够沙里淘金,才能高悬一盏智慧的明灯,才能给学生一种发现绿洲的快乐。我们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好的一面,只要我们积极地去寻找,多从学生的“闪光点”去寻求突破,运用赏识教育,那么每个学生都能够分享成功的喜悦,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晓杰:《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2002年广西人民出版社。
[2]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1993年漓江出版社。
[3]程树洲:《如何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成都教育》2000年第9期。
[4]卢勤::《不打不骂教孩子60招》,2008年朝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