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 张瑾瑾
【机构】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利辛七中)
【正文】《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由此可见,推进新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应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为重点,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为目的。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必须将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思想“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贯彻落实到英语教学之中,不断创新教法,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使之不断完善,让学生在富有情趣的师生互动中主动地接受和领会教材中提供的信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能力。下面笔者简要谈几点体会认识和具体做法:
一、注重实施创新教学——更新教育理念、转变学习方式、优选教学方法
1.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
创新教育是体现学生主体精神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也是终身教育的一部分。面对新课标,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教师首先要学会适应,其次是积极实践,再次是努力创造”。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我们必须转变滞后的、阻碍学生创新精神发展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崭新真实的语言教学环境,通过教学过程中情感和策略的调整,让学生形成和保持积极的情感态度,以此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新课标》在其“基本理念”中,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在课程目标上注重培养身心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人;在课程内容上注重现代化、人文化、综合化与生活化;在课程实施上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积极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课程评价上强调对学生、教师提高和促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一名合格且具有创新意识的高中英语教师应能对其教学内容的选择、增删,进行灵活的把握,并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各类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教学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针对每种不同体裁文章的设计应让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能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不断更新英语课程资源,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在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只有让我们的高中英语课堂充满了新意,才能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意识,对学生潜力的开发营造出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
2.充分发掘高中英语教材中的创新教育素材。
现行教材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书中许多内容是最为生动的创新教育素材,我们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可抓住时机利用这些素材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勇于开拓创新。例如,必修1的第五模块“A Lesson in a Lab”(一堂实验课),介绍了不同金属与氧气或与水的反应现象及得出的结论;必修2的第三模块Music(音乐)中介绍了三位18世纪伟大的作曲家,我们教师在教授这些课时可以启发和引导学生学习他们善于动脑、勤于动手、乐于创新的精神。并且本模块的Introduction(导入)中,展示了各种乐器之后,提出了“Is the Chinese instrument different from the other instruments? Describe the difference, if there is one.”因此我们教师便可以充分利用这个问题让学生积极展开讨论,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寻求所有可能的答案。
3.阅读课文时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和创新。
英语课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在传统英语教学中,在朗读方面长期存在两个失误:一是学生课堂朗读少,二是放录音或教师领读多。课文录音我们无可挑剔,让学生模仿纯正的英美人士的语音、语调实为上策,但教师过多的领读可能会让学生变得机械而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新课标要求我们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倡导探究学习。英语新课程标准也强调: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语言教学过程最终要达到的是让学生自主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一定的自学能力的目的。预习包括对新课中出现的新单词、新词组、新句型的预习。课前预习要求学生学会抓住重点和难点,学生通过查阅词典和有关参考书理解新词、新句,并记录自己弄不懂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带着疑问走进课堂,并在课堂中进行交流。教师对那些敢于提出预习时弄不懂的问题的学生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阅读时要促使学生读出语境,尽情发挥想象,创造出新的句型、新的内容;或分角色朗读,重视学生的个体参与,强调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综合性学习中让学生得以想象和创新。
新课标下的英语教材中有一项全新的内容——强调综合性学习。英语教材每一模块对“听、说、读、写”都有所侧重,但最后是要达到运用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与传统的教材相比,综合性学习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综合性学习,充分体现了英语语言学习的基本目标,即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英语教学要突出语言的实践性,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英语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基于这一理念的指导,新教材把英语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英语与其它学科的有机沟通、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作为综合性学习的整体目标,将以往教材中听说训练、口语交际、英语实践活动三个系统整合于综合性学习之中,并在学习过程中留给了学生一片畅想的空间。
二、注重培养创新能力——创设情境、双向互动、拓展思维
1.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创设出生动、形象、有趣的教学情境,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最大可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体会到,学生建构知识是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进行的,所建构的问题情境需要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便发挥学生已有经验的作用。因此,在英语教学问题上,各种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接近生活实际的语言情境的创设,将有利于解决英语教学远离学生生活、远离语言学习中应有的真情实感的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激情,激发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想象、表达、交往、创作的愿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将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的训练统一在具体生动的语言情境中,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使他们不仅掌握了语言知识,而且发展了语言能力。例如,必修1Module4的A lively city(生机勃勃的城市)一文中,以两人对话的形式展开了对厦门的描述,运用情景语言教学非常符合,课上让同学们延伸想像,在课本两个人物对话的基础上又创作出厦门几个人物形象——晨练的老人、交通警察、上学的儿童、商业中心的商贩们等人物来展现厦门这个美丽文明的城市。同学们表演的热情很高,在语言交际中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
合作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形式,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教学中的民主平等、合作融洽、相互尊重信任、团结协作、共同参与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在学生的认识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如在做一些讨论性、总结性的题型(阅读理解、完型填空、选择填空)时,笔者通常把学生分成四人小组,每个小组指定一名组长,在讨论问题时,大家集思广益,小组成员互相合作,有争议时各抒己见,最后达成共识,将小组讨论结果作为集体智慧的结晶,向全班同学展示。练习时特别注意个别同学缺乏群体意识与交往技能,只关注自己发言的机会,不善于倾听别人的见解;学习好的同学充当指挥者的角色;将小组内妨碍获胜的同学排斥在外;比赛之后互相埋怨等情况。因此,应采取多种措施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技能,使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学会互相帮助。
3.培养发散式思维能力。
发散式思维是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条件,在创新思维活动中,它起主导作用。笔者在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之后,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依据阅读材料,沿着不同的方向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找问题的答案。学生回答问题时多用激励性语言来鼓励他们,如:“It doesn’t matter.”,“Take it easy.” “It’s a good idea.”或“Thank you for giving us a wonderful plan.”等这些话语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期待,信任与欣赏。当学生的见解出现错误与偏颇时,不急于给予否定的评价,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矫正,将机会留给学生自己。热情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问和辩论,勇于发表不同意见,使学生有心理上的安全感。对于他们的不同见解不要予以否定,这样对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即创造精神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合理运用创新型教学手段。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当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如:计算机网络教学、录音机、录像机、投影仪、幻灯片等多媒体设备,以多维的、多样的、多角度的展示方法,通过语言图象和声音同时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官,让他们左右脑并用,全身心地投入,增加真实感,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消除学习紧张感和焦虑感,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本能和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提高。
英语教学课件的制作尤其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并应留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例如笔者在创意制作课件Europe(欧洲)时,设计了“Europe”板块,在这一板块中,课件呈现了欧洲各国的风景,让学生用英语说出每个国家的名字并简单地叙述该国的风土人情。学生在这一课件呈现的课堂活动中,复习了旧知识,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维。
三、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师生平等、营造氛围、合作交流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了人际关系的三要素,即真诚、接受和理解。罗杰斯认为,教师的态度,即在师生人际关系中教师对学生所持的态度,即在师生人际关系中教师对学生所持的态度,决定着学生是积极的学习者,还是被强制学习的“囚徒”。为了创造具有真诚、接受、理解三要素的师生人际关系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自由表达”与“自由参与”中,逐步达到自我实现,教师应该告诉学生们想要学习什么;帮助学生安排适宜的学习材料和活动;帮助学生发现所学东西的意义;维持一个健康的学习过程的心理氛围。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应多与学生合作,分享学生成长的过程并与学生共同成长。只有通过教与学的合作,师生才能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学生才能在一个宽松的氛围和环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在一个合作的集体中,通过沟通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获得知识,培养能力,从而使每个学生的个性才能都得到最大的发展。
总之,新课标理念的精髓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改背景下的“创新教学”不仅给教师注入了崭新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素养,而且也充分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确立了个体的心理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能力。学生们由此获得了成功的喜悦,把奋斗目标付诸于实践之中,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鉴于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创新性的教学,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我们应不断创新英语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积极思考,大胆想象,不断产生新设想、新思路,为学生在各方面不同内容、不同方式的实践情景中获得创新意识的培养,在经历创造性劳动的体验中,获得创新精神和品质的培养,共同打造出丰富多彩的高中课堂英语。
一、注重实施创新教学——更新教育理念、转变学习方式、优选教学方法
1.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
创新教育是体现学生主体精神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也是终身教育的一部分。面对新课标,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教师首先要学会适应,其次是积极实践,再次是努力创造”。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我们必须转变滞后的、阻碍学生创新精神发展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崭新真实的语言教学环境,通过教学过程中情感和策略的调整,让学生形成和保持积极的情感态度,以此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新课标》在其“基本理念”中,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在课程目标上注重培养身心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人;在课程内容上注重现代化、人文化、综合化与生活化;在课程实施上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积极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课程评价上强调对学生、教师提高和促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一名合格且具有创新意识的高中英语教师应能对其教学内容的选择、增删,进行灵活的把握,并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各类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教学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针对每种不同体裁文章的设计应让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能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不断更新英语课程资源,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在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只有让我们的高中英语课堂充满了新意,才能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意识,对学生潜力的开发营造出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
2.充分发掘高中英语教材中的创新教育素材。
现行教材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书中许多内容是最为生动的创新教育素材,我们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可抓住时机利用这些素材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勇于开拓创新。例如,必修1的第五模块“A Lesson in a Lab”(一堂实验课),介绍了不同金属与氧气或与水的反应现象及得出的结论;必修2的第三模块Music(音乐)中介绍了三位18世纪伟大的作曲家,我们教师在教授这些课时可以启发和引导学生学习他们善于动脑、勤于动手、乐于创新的精神。并且本模块的Introduction(导入)中,展示了各种乐器之后,提出了“Is the Chinese instrument different from the other instruments? Describe the difference, if there is one.”因此我们教师便可以充分利用这个问题让学生积极展开讨论,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寻求所有可能的答案。
3.阅读课文时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和创新。
英语课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在传统英语教学中,在朗读方面长期存在两个失误:一是学生课堂朗读少,二是放录音或教师领读多。课文录音我们无可挑剔,让学生模仿纯正的英美人士的语音、语调实为上策,但教师过多的领读可能会让学生变得机械而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新课标要求我们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倡导探究学习。英语新课程标准也强调: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语言教学过程最终要达到的是让学生自主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一定的自学能力的目的。预习包括对新课中出现的新单词、新词组、新句型的预习。课前预习要求学生学会抓住重点和难点,学生通过查阅词典和有关参考书理解新词、新句,并记录自己弄不懂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带着疑问走进课堂,并在课堂中进行交流。教师对那些敢于提出预习时弄不懂的问题的学生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阅读时要促使学生读出语境,尽情发挥想象,创造出新的句型、新的内容;或分角色朗读,重视学生的个体参与,强调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综合性学习中让学生得以想象和创新。
新课标下的英语教材中有一项全新的内容——强调综合性学习。英语教材每一模块对“听、说、读、写”都有所侧重,但最后是要达到运用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与传统的教材相比,综合性学习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综合性学习,充分体现了英语语言学习的基本目标,即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英语教学要突出语言的实践性,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英语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基于这一理念的指导,新教材把英语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英语与其它学科的有机沟通、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作为综合性学习的整体目标,将以往教材中听说训练、口语交际、英语实践活动三个系统整合于综合性学习之中,并在学习过程中留给了学生一片畅想的空间。
二、注重培养创新能力——创设情境、双向互动、拓展思维
1.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创设出生动、形象、有趣的教学情境,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最大可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体会到,学生建构知识是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进行的,所建构的问题情境需要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便发挥学生已有经验的作用。因此,在英语教学问题上,各种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接近生活实际的语言情境的创设,将有利于解决英语教学远离学生生活、远离语言学习中应有的真情实感的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激情,激发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想象、表达、交往、创作的愿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将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的训练统一在具体生动的语言情境中,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使他们不仅掌握了语言知识,而且发展了语言能力。例如,必修1Module4的A lively city(生机勃勃的城市)一文中,以两人对话的形式展开了对厦门的描述,运用情景语言教学非常符合,课上让同学们延伸想像,在课本两个人物对话的基础上又创作出厦门几个人物形象——晨练的老人、交通警察、上学的儿童、商业中心的商贩们等人物来展现厦门这个美丽文明的城市。同学们表演的热情很高,在语言交际中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
合作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形式,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教学中的民主平等、合作融洽、相互尊重信任、团结协作、共同参与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在学生的认识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如在做一些讨论性、总结性的题型(阅读理解、完型填空、选择填空)时,笔者通常把学生分成四人小组,每个小组指定一名组长,在讨论问题时,大家集思广益,小组成员互相合作,有争议时各抒己见,最后达成共识,将小组讨论结果作为集体智慧的结晶,向全班同学展示。练习时特别注意个别同学缺乏群体意识与交往技能,只关注自己发言的机会,不善于倾听别人的见解;学习好的同学充当指挥者的角色;将小组内妨碍获胜的同学排斥在外;比赛之后互相埋怨等情况。因此,应采取多种措施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技能,使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学会互相帮助。
3.培养发散式思维能力。
发散式思维是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条件,在创新思维活动中,它起主导作用。笔者在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之后,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依据阅读材料,沿着不同的方向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找问题的答案。学生回答问题时多用激励性语言来鼓励他们,如:“It doesn’t matter.”,“Take it easy.” “It’s a good idea.”或“Thank you for giving us a wonderful plan.”等这些话语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期待,信任与欣赏。当学生的见解出现错误与偏颇时,不急于给予否定的评价,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矫正,将机会留给学生自己。热情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问和辩论,勇于发表不同意见,使学生有心理上的安全感。对于他们的不同见解不要予以否定,这样对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即创造精神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合理运用创新型教学手段。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当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如:计算机网络教学、录音机、录像机、投影仪、幻灯片等多媒体设备,以多维的、多样的、多角度的展示方法,通过语言图象和声音同时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官,让他们左右脑并用,全身心地投入,增加真实感,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消除学习紧张感和焦虑感,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本能和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提高。
英语教学课件的制作尤其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并应留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例如笔者在创意制作课件Europe(欧洲)时,设计了“Europe”板块,在这一板块中,课件呈现了欧洲各国的风景,让学生用英语说出每个国家的名字并简单地叙述该国的风土人情。学生在这一课件呈现的课堂活动中,复习了旧知识,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维。
三、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师生平等、营造氛围、合作交流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了人际关系的三要素,即真诚、接受和理解。罗杰斯认为,教师的态度,即在师生人际关系中教师对学生所持的态度,即在师生人际关系中教师对学生所持的态度,决定着学生是积极的学习者,还是被强制学习的“囚徒”。为了创造具有真诚、接受、理解三要素的师生人际关系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自由表达”与“自由参与”中,逐步达到自我实现,教师应该告诉学生们想要学习什么;帮助学生安排适宜的学习材料和活动;帮助学生发现所学东西的意义;维持一个健康的学习过程的心理氛围。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应多与学生合作,分享学生成长的过程并与学生共同成长。只有通过教与学的合作,师生才能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学生才能在一个宽松的氛围和环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在一个合作的集体中,通过沟通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获得知识,培养能力,从而使每个学生的个性才能都得到最大的发展。
总之,新课标理念的精髓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改背景下的“创新教学”不仅给教师注入了崭新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素养,而且也充分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确立了个体的心理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能力。学生们由此获得了成功的喜悦,把奋斗目标付诸于实践之中,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鉴于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创新性的教学,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我们应不断创新英语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积极思考,大胆想象,不断产生新设想、新思路,为学生在各方面不同内容、不同方式的实践情景中获得创新意识的培养,在经历创造性劳动的体验中,获得创新精神和品质的培养,共同打造出丰富多彩的高中课堂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