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作者】 王 萍
【机构】 (山东省莱西第一中学)
【正文】众所周知,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而创新型教师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创新型教师不仅应具有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还应具有对本学科和其它相关学科知识的综合能力。现在国家推行的高考模式,也是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化学家门捷列夫在总结成功的原因是说到:“中学时代,同学们的讨论在我一生中留下来不可磨灭的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乐于和善地听取学生的各种意见,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对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都乐于去思考,分析和解决。同时,教师不要过早地对问题作出结论,要给学生留出悬念和思索,给予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讨论和思考,允许他们胡思乱想,激发他们希望展示自己才能的表现欲望。也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点燃他们心中的创新之火。
一、实施创新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1. 营造氛围
实践证明,营造宽容,愉悦,民主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的人格,视学生为朋友,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创新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创新需要民主,只有教学民主,学生才能积极思维,大胆想象,不断产生新观念。创新需要有愉快的情绪,不这样,学生便无法进入创新状态。
化学实验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营造一个民主氛围。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的独立发展,化学教学并不在于机械化地让学生掌握多少化学知识,而是如何引导他们自掘地掌握这些知识。因此,化学实验教师应采用启发的,自动的,手脑并用的,教学做合一的创新教育。
2. 摆正主体
教师应以学生认识过程的思维活动为主,调动学生积极参加教学活动,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体。实践证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动手参与,寻找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化学实验教学中应充分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竞争。近年来,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多是两人或多人合作的结果,这也说明了合作在创新能力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3 肯定学生
化学教育工作者应摒弃传统的只注重知识的考核,死记硬背只能使学生墨守成规,思想僵化,频繁的失败刺激最终会导致学生失去上进的希望,对化学产生厌学情绪。所以,老师应不时地对学生的成绩和进步进行肯定和鼓励,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自我实现的满足感,进而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
4 启发探索
创新离不开探索。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好引导者的角色,不直接向学生提供现成的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方法,结论和方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化学实验教师应给学生施以适当的压力,为学生留下发挥潜能的余地。适当地给学生设置一些必要的压力,使他们产生适度的紧迫感,一方面可以防止他们骄傲自大,盲目乐观的不良情绪,另一方面可锻炼他们的毅力和吃苦精神。
5 加强实验
加强化学实验,有利于提供化学教学效果,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化学实验老师应尽可能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尽可能把演示实验变为学生实验或让学生自己上讲台来做演示实验。探索性实验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动学生主动探究,培养观察操作能力,训练科学思维。而学生实验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增加实验操作机会,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化学实验教学中老师还应积极,有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实践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具有重要作用。
二、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策略
发散性思维是创新的想象基础和动力。在教学活动中必须从以下三个环节中体现
1. 新授课——突出发散思维训练
教师应尽量多地设计一些多角度,新角度。有梯度的问题,激发思维,活化思维,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真正启到培养创新人才的作用。
概念教学必须重视发散思维训练。切忌让学生死记硬背,要在理解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概念的外延。让学生提通过多方位的思考。比较和分析,不仅掌握有关概念,而且培养思维习惯,开发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物质性质的教学中,可通过开放性问题的探讨来培养发散思维。例如“在室温下,有体积相同,无污染的饱和食盐水和蒸馏水各一瓶,请设计实验予以区分”,该问题有很大的开放度,每个学生都能设计出合理的方案。作为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去思考尽(下转第68页)(上接第65页)可能多的合理结论,学生可以从生活常识,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方面进行思考,每一方面又可找出若干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
2 实验课——巧用发散思维训练
实验内容设计,应减少验证性,增加探索性。巧用发散思维训练,使学生多方位观察,多角度思考。如利用一种装置制取多种气体,或一种气体用多种装置制取等,都是进行发散思维训练的好方法。
探索性实验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始终处于不断探索的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实验,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养成良好的学生习惯。
3 复习课——优化发散思维训练
精选问题,有意识地,经常性地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或多题一解,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关键在于教师,只要教师不断地探索课堂教学的结构和教学方法,更新教育观念,把学生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
三 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求异求优
创新的本质就是求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必须教给学生“异中求优”的态度和本领,两者缺一不可。
1 不断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思考问题,可拓宽思维空间。一题多解是进行这种训练的好题材。例如,如何鉴别乙醇和乙酸?学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案1)用无水硫酸铜2)用电石3)用过氧化钠4)用石蕊试液5)用碳酸钠6)闻气味等,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从而得出最好的方法。
2. 不断对学生进行创造想象训练
引导学生尽可能地从不同角度来想问题,提出尽可能多的新观念,新思维和新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例如,给学生一个广口瓶,一个双孔橡皮塞,两支玻璃导管,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看能够组装成什么装置,学生的想象可多了,1)用作洗气瓶2)用于测量难溶于水的气体体积3)用于收集气体4)用于安全瓶5)用于固体干燥剂干燥气体6)用于排水集气
在汇集学生的回答中,发现学生中蕴藏着很大的创新性,有的想法独具匠心,为老师始料不及,通过归纳比较,能收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3 提倡丰富多彩的答案
标准答案只有弊而无利 ,教师可设计一些试题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一来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二来可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化学家门捷列夫在总结成功的原因是说到:“中学时代,同学们的讨论在我一生中留下来不可磨灭的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乐于和善地听取学生的各种意见,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对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都乐于去思考,分析和解决。同时,教师不要过早地对问题作出结论,要给学生留出悬念和思索,给予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讨论和思考,允许他们胡思乱想,激发他们希望展示自己才能的表现欲望。也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点燃他们心中的创新之火。
一、实施创新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1. 营造氛围
实践证明,营造宽容,愉悦,民主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的人格,视学生为朋友,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创新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创新需要民主,只有教学民主,学生才能积极思维,大胆想象,不断产生新观念。创新需要有愉快的情绪,不这样,学生便无法进入创新状态。
化学实验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营造一个民主氛围。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的独立发展,化学教学并不在于机械化地让学生掌握多少化学知识,而是如何引导他们自掘地掌握这些知识。因此,化学实验教师应采用启发的,自动的,手脑并用的,教学做合一的创新教育。
2. 摆正主体
教师应以学生认识过程的思维活动为主,调动学生积极参加教学活动,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体。实践证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动手参与,寻找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化学实验教学中应充分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竞争。近年来,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多是两人或多人合作的结果,这也说明了合作在创新能力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3 肯定学生
化学教育工作者应摒弃传统的只注重知识的考核,死记硬背只能使学生墨守成规,思想僵化,频繁的失败刺激最终会导致学生失去上进的希望,对化学产生厌学情绪。所以,老师应不时地对学生的成绩和进步进行肯定和鼓励,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自我实现的满足感,进而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
4 启发探索
创新离不开探索。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好引导者的角色,不直接向学生提供现成的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方法,结论和方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化学实验教师应给学生施以适当的压力,为学生留下发挥潜能的余地。适当地给学生设置一些必要的压力,使他们产生适度的紧迫感,一方面可以防止他们骄傲自大,盲目乐观的不良情绪,另一方面可锻炼他们的毅力和吃苦精神。
5 加强实验
加强化学实验,有利于提供化学教学效果,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化学实验老师应尽可能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尽可能把演示实验变为学生实验或让学生自己上讲台来做演示实验。探索性实验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动学生主动探究,培养观察操作能力,训练科学思维。而学生实验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增加实验操作机会,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化学实验教学中老师还应积极,有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实践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具有重要作用。
二、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策略
发散性思维是创新的想象基础和动力。在教学活动中必须从以下三个环节中体现
1. 新授课——突出发散思维训练
教师应尽量多地设计一些多角度,新角度。有梯度的问题,激发思维,活化思维,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真正启到培养创新人才的作用。
概念教学必须重视发散思维训练。切忌让学生死记硬背,要在理解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概念的外延。让学生提通过多方位的思考。比较和分析,不仅掌握有关概念,而且培养思维习惯,开发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物质性质的教学中,可通过开放性问题的探讨来培养发散思维。例如“在室温下,有体积相同,无污染的饱和食盐水和蒸馏水各一瓶,请设计实验予以区分”,该问题有很大的开放度,每个学生都能设计出合理的方案。作为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去思考尽(下转第68页)(上接第65页)可能多的合理结论,学生可以从生活常识,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方面进行思考,每一方面又可找出若干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
2 实验课——巧用发散思维训练
实验内容设计,应减少验证性,增加探索性。巧用发散思维训练,使学生多方位观察,多角度思考。如利用一种装置制取多种气体,或一种气体用多种装置制取等,都是进行发散思维训练的好方法。
探索性实验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始终处于不断探索的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实验,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养成良好的学生习惯。
3 复习课——优化发散思维训练
精选问题,有意识地,经常性地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或多题一解,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关键在于教师,只要教师不断地探索课堂教学的结构和教学方法,更新教育观念,把学生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
三 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求异求优
创新的本质就是求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必须教给学生“异中求优”的态度和本领,两者缺一不可。
1 不断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思考问题,可拓宽思维空间。一题多解是进行这种训练的好题材。例如,如何鉴别乙醇和乙酸?学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案1)用无水硫酸铜2)用电石3)用过氧化钠4)用石蕊试液5)用碳酸钠6)闻气味等,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从而得出最好的方法。
2. 不断对学生进行创造想象训练
引导学生尽可能地从不同角度来想问题,提出尽可能多的新观念,新思维和新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例如,给学生一个广口瓶,一个双孔橡皮塞,两支玻璃导管,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看能够组装成什么装置,学生的想象可多了,1)用作洗气瓶2)用于测量难溶于水的气体体积3)用于收集气体4)用于安全瓶5)用于固体干燥剂干燥气体6)用于排水集气
在汇集学生的回答中,发现学生中蕴藏着很大的创新性,有的想法独具匠心,为老师始料不及,通过归纳比较,能收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3 提倡丰富多彩的答案
标准答案只有弊而无利 ,教师可设计一些试题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一来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二来可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