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析语文教学中的低效与高效
【作者】 马 玉
【机构】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盛堂乡东李店小学)
【正文】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结果。因此,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重视构建高效的课堂。高效的课堂效果是对课堂不断优化的一个过程,也是一个让所有任课教师永远追求的目标,是提高教学成绩最有效的途径。高效课堂应在快乐的氛围中给受教者美的享受,优美的情韵陶冶他们的性情,精巧的训练活跃他们的思维,建立大语文学习的环境才是我们语文教育高效的追求。然而,对语文低效教学的归因,教育界众说纷纭。诸如课程理念难有定论,教材编写失之妥当,教学研究偏好就虚,考试改革明显滞后,评价标准仍然单一,如此等等。这些无疑都是滋生低效教学的土壤。但存一个顽症长期无法根治,就很有必要寻找深层次的原因。这个深层次的原因,可能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的弊陋。一如目前很多的社会、文化、经济问题,都能从传统的文化心理、思维定势、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上找到根源。仔细研究,我们也会发现,语文教学的低效现象也有其特定的文化根源。下面笔者针对语文教学中的低效与高效问题,作几点简要分析:
一、由于传统笼统宽泛的思维方式,导致有效教学界定不当
中国传统文化思维偏于整体把握对象世界,往往通过直觉体察和内省冥证以求通悟事理。这种思维模式的缺陷,在于笼统和宽泛,轻视精确和解析,容易走向空虚玄秘,妨害认识的精确和深入。这种思维特质,作为文化基因传递着,在国人的头脑中潜移默化。这种重整体把握、轻概念界定的思维习惯,也影响着今天的语文教学。
近年来,“有效教学”成为基础教育改革推向纵深的一个重要抓手。然而很多人对这个概念仍含糊不清,或者是各自解读。讨论“有效教学”时,很有必要先对“有效教学”这个概念进行准确的界定。
“有效教学”的“效”,根本的含义当有两个,一是“效果”,二是“效率”。但有些人理解为“效果”,有些人理解为“效率”。他们各执一词,便是源于对元概念的迥异解读;也有人此处按“效果”理解,彼处又按“效率”理解,最终无法自圆其说。不将“有效教学”的元概念弄清,仍将“效果”和“效率”混淆使用,业界的争论将无休无止。
将“有效教学”的概念引入语文教学,必须在顾及语文学科特点的前提下明确界定其概念内涵。笔者以为,语文“有效教学”涉及到隐效与显效、长效与短效等诸多相对关系。语文教学的“有效”,应该是效率、效果的综合体现,最主要还是应该指向“效果”,兼顾“效率”。语文教学效果,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不能由于显性效果不明显而轻易认为是“无效教学”(或“低效教学”),因为还有隐性的效果有待察证。对于语文教学来说,隐性的和长期的效果更值得关注。比如语言能力的培养,是需要很多条件的,其中极为重要的就是时间的保证。效果的检验,除了看眼前,亦应着眼于长期,不能由于当下“效果”差就枉定是“无效教学”或“低效教学”。在急功近利的心态下,我们往往过于追求高效率和当下效果,不免“误判”甚至“错杀”了一些有效教学。从弄清“有效教学”的元概念入手,抓好语文有效教学,当有助于消除语文教学中一味追求“高效率”和“好效果”的时弊。
二、由于传统综合糅融的文化体例,导致课堂教学喧宾夺主
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个特点是,在历史的演进中,几乎没有独立和纯粹的哲学、文学、经学与史学学科,文、史、哲充分交融于一体,成为以章句或文本为表现形式的文化综合体。例如,《诗经》本为文学,又被列入经学。《左传》本为史学,却也被列入文学和经学范畴。由此,我国古代语文教育,历来也成为融识字教育、书法教育与文、史、哲、经、艺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教育,教育内容高度综合,教学目标非常宽泛。
在分科教学相对成熟的今天,一部分语文教师仍旧习惯于把语文教学目标定得过于宽泛。工具和人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文学和文化兼顾……表现在教学目标设计中,往往方方面面均要兼顾。语文教学承担了过多的不应该由语文承担的任务。
众所周知,教学目标是教师期望学生达成的语文学习任务,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保证。但目标要求过多,就给达标带来了困难。其实,目标设计简洁一点,学生反而更容易学得扎实、有效。语文教师应抓住重点,无需时时处处面面俱到。在语文教学中,针对一篇课文或是一节课,要清楚哪些知识只需大概了解,哪些知识需要重点了解并能够运用,要重点训练听说读写中哪一项能力,能力训练达到什么层级,等等。学会取舍极其重要。
以“人文性”为例,新课程标准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着力强调语文教学要为“人的发展打下精神的底子”,这是大有必要的。但是,我们不少教师在理解上有偏颇,认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就是指课文所表现的人文内容。其实,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是指语文课程的人文本质。许多教师弄混了两者,认为落实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目标,就是学生对文本的人文精神的理解和把握,走向了“泛语文”、“泛人文”。真正的语文学科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一旦受到“泛语文”、“泛人文”内容的挤压,就会被边缘化。
再以“拓展与延伸”为例,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它涵盖的知识较任何一科都广泛,它为教师提供了多方面的、跨学科延展的可能性。有效的拓展与延伸,有助于丰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助于学生磨砺意志、陶冶情操、丰富阅历、开发思维、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但是,大可不必每节语文课都花时间来拓展。语文课堂并非“综艺大观”,哲学、历史等文化问题的拓展与延伸,应当适可而止,绝对不能喧宾夺主。
三、由于传统“实用理性”的价值追求,导致教师趋向“成名效应”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知识分子的主流追求。人生所指,不惟学术目的,亦为得到贵人的肯定与恩宠。李泽厚先生将这一现象概括为“实用理性”,就是缺乏对超验价值的追求,只关注现实的、此岸的价值。今天,仍然有不少教师,不惟把职业当作理想;更多的人将其当作谋生获利的手段,追求名利,看重“教而优则仕”。频繁出现的“一课成名”现象,诱使许多语文教师明知是假而违心作假,以追求“成名效应”。表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上,有些语文教师在备课时,更多琢磨的不是学生,而是听课者、评委的心理需求和评价指标,以“教为悦己者教”的心态,把语文课堂变成了“秀台”。久而久之,低专业含量、形式主义、功利主义的无效、低效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流感”。
“表演”课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最为人诟病的有课堂上“伪讨论”、“伪探究”,多媒体取代文本反客为主等。
总之,传统文化之于中华民族,已入髓入心,其中精华有之,糟粕有之。愿我们广大教师借语文“有效教学”的议题,来探究低效、无效语文教学的文化根源。在反思中,直面流弊,让语文教学真正走上一条有效之路。
一、由于传统笼统宽泛的思维方式,导致有效教学界定不当
中国传统文化思维偏于整体把握对象世界,往往通过直觉体察和内省冥证以求通悟事理。这种思维模式的缺陷,在于笼统和宽泛,轻视精确和解析,容易走向空虚玄秘,妨害认识的精确和深入。这种思维特质,作为文化基因传递着,在国人的头脑中潜移默化。这种重整体把握、轻概念界定的思维习惯,也影响着今天的语文教学。
近年来,“有效教学”成为基础教育改革推向纵深的一个重要抓手。然而很多人对这个概念仍含糊不清,或者是各自解读。讨论“有效教学”时,很有必要先对“有效教学”这个概念进行准确的界定。
“有效教学”的“效”,根本的含义当有两个,一是“效果”,二是“效率”。但有些人理解为“效果”,有些人理解为“效率”。他们各执一词,便是源于对元概念的迥异解读;也有人此处按“效果”理解,彼处又按“效率”理解,最终无法自圆其说。不将“有效教学”的元概念弄清,仍将“效果”和“效率”混淆使用,业界的争论将无休无止。
将“有效教学”的概念引入语文教学,必须在顾及语文学科特点的前提下明确界定其概念内涵。笔者以为,语文“有效教学”涉及到隐效与显效、长效与短效等诸多相对关系。语文教学的“有效”,应该是效率、效果的综合体现,最主要还是应该指向“效果”,兼顾“效率”。语文教学效果,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不能由于显性效果不明显而轻易认为是“无效教学”(或“低效教学”),因为还有隐性的效果有待察证。对于语文教学来说,隐性的和长期的效果更值得关注。比如语言能力的培养,是需要很多条件的,其中极为重要的就是时间的保证。效果的检验,除了看眼前,亦应着眼于长期,不能由于当下“效果”差就枉定是“无效教学”或“低效教学”。在急功近利的心态下,我们往往过于追求高效率和当下效果,不免“误判”甚至“错杀”了一些有效教学。从弄清“有效教学”的元概念入手,抓好语文有效教学,当有助于消除语文教学中一味追求“高效率”和“好效果”的时弊。
二、由于传统综合糅融的文化体例,导致课堂教学喧宾夺主
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个特点是,在历史的演进中,几乎没有独立和纯粹的哲学、文学、经学与史学学科,文、史、哲充分交融于一体,成为以章句或文本为表现形式的文化综合体。例如,《诗经》本为文学,又被列入经学。《左传》本为史学,却也被列入文学和经学范畴。由此,我国古代语文教育,历来也成为融识字教育、书法教育与文、史、哲、经、艺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教育,教育内容高度综合,教学目标非常宽泛。
在分科教学相对成熟的今天,一部分语文教师仍旧习惯于把语文教学目标定得过于宽泛。工具和人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文学和文化兼顾……表现在教学目标设计中,往往方方面面均要兼顾。语文教学承担了过多的不应该由语文承担的任务。
众所周知,教学目标是教师期望学生达成的语文学习任务,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保证。但目标要求过多,就给达标带来了困难。其实,目标设计简洁一点,学生反而更容易学得扎实、有效。语文教师应抓住重点,无需时时处处面面俱到。在语文教学中,针对一篇课文或是一节课,要清楚哪些知识只需大概了解,哪些知识需要重点了解并能够运用,要重点训练听说读写中哪一项能力,能力训练达到什么层级,等等。学会取舍极其重要。
以“人文性”为例,新课程标准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着力强调语文教学要为“人的发展打下精神的底子”,这是大有必要的。但是,我们不少教师在理解上有偏颇,认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就是指课文所表现的人文内容。其实,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是指语文课程的人文本质。许多教师弄混了两者,认为落实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目标,就是学生对文本的人文精神的理解和把握,走向了“泛语文”、“泛人文”。真正的语文学科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一旦受到“泛语文”、“泛人文”内容的挤压,就会被边缘化。
再以“拓展与延伸”为例,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它涵盖的知识较任何一科都广泛,它为教师提供了多方面的、跨学科延展的可能性。有效的拓展与延伸,有助于丰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助于学生磨砺意志、陶冶情操、丰富阅历、开发思维、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但是,大可不必每节语文课都花时间来拓展。语文课堂并非“综艺大观”,哲学、历史等文化问题的拓展与延伸,应当适可而止,绝对不能喧宾夺主。
三、由于传统“实用理性”的价值追求,导致教师趋向“成名效应”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知识分子的主流追求。人生所指,不惟学术目的,亦为得到贵人的肯定与恩宠。李泽厚先生将这一现象概括为“实用理性”,就是缺乏对超验价值的追求,只关注现实的、此岸的价值。今天,仍然有不少教师,不惟把职业当作理想;更多的人将其当作谋生获利的手段,追求名利,看重“教而优则仕”。频繁出现的“一课成名”现象,诱使许多语文教师明知是假而违心作假,以追求“成名效应”。表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上,有些语文教师在备课时,更多琢磨的不是学生,而是听课者、评委的心理需求和评价指标,以“教为悦己者教”的心态,把语文课堂变成了“秀台”。久而久之,低专业含量、形式主义、功利主义的无效、低效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流感”。
“表演”课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最为人诟病的有课堂上“伪讨论”、“伪探究”,多媒体取代文本反客为主等。
总之,传统文化之于中华民族,已入髓入心,其中精华有之,糟粕有之。愿我们广大教师借语文“有效教学”的议题,来探究低效、无效语文教学的文化根源。在反思中,直面流弊,让语文教学真正走上一条有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