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
【作者】 付 艳
【机构】 青海省格尔木市中山路小学
【正文】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增强对小学生的情感教育,在实际的语文课堂中有效地实施情感教育,这对于培养与陶冶小学生的情操、丰富他们情感的境界都带来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实施策略
情感教育是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基本方法和手段,不仅仅培养学生对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情感认知与理解,同时,也引导和管理了学生的自我情感,实现了学生自我情感的交流与分享。在实施小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结合语文这一学科的人文特点,根据学生的心理和情感特点,发挥语文教学过程中构成情感要素的基本功能,激发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情感。
1.情感教育具有的意义
1.1丰富小学生的情感世界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对丰富多彩的外界充满了好奇心与求知欲,因此他们对周围事物充满探索的欲望,但小学生受到社会经验、认知能力以及实践深度的限制,对自我情感的控制能力不强,从而也严重地影响了身心健康成长,因此在语文课堂中注入情感教育,引导小学生情感发展,从而培养小学生自我控制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陶冶小学生的情操、丰富小学生情感的情感世界,这样也是人文素养教育中加强对小学生情感教育十分重要的环节。
1.2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小学生的情操
情感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潜移默化,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从语文内容中所包含的情感因素出发,在教师引导之下,使得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情感地体验,从而达到培养小学生健康的思想情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尤其是小学生在心理与心智方面的不成熟,再加上社会经验的不足,使得他们对于事物缺乏一定的判断能力,由此教师需要在语文的教学中,增加情感教育的内容,从而促进小学生主动思考。
1.3净化心灵,培养想象力
小学生情感世界比较单纯,但在社会发展中,尤其是当前网络信息的大爆炸时代,对小学生思想的冲击与影响较大,小学生易受外界不良影响,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融入情感教育帮助小学生净化心灵,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同时还可以在情感教育中培养小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如教师在课堂中播放优美的诗歌朗诵,将小学生置于这样的美景中,丰富他们情感的体验。
2.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2.1生活情感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作为一门学习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学科,其教育目的不仅在于传授学生语文知识和技能,更在于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真实情感,最终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小学阶段是思想最活跃、情感最丰富的关键阶段,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内容都与学生日常生活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课文中所包含的生活情感诸如友情、恩情、亲情等带入现实当中,根据学生自身的情感需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生活化主题情感教育,教师应在指导学生深刻体会课文情感要素的基础之上,在课堂上对他们进行提问,以引发学生情感共鸣,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2.2结合课本内容挖掘情感因素
通过分析各种版本的小学语文课本我们可以发现,小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用的课文一般都是浅显易懂的,教师要想让小学生产生对于这些课文的学习兴趣,必须要结合课本的内容,挖掘情感因素。比如,在讲授《诚实的孩子》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的教学任务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课文中的生词生句,通晓课文大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读懂课文的思想内涵,让孩子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诚实的不撒谎的孩子会得到赞扬,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做诚实的孩子,犯了错误要勇于承认。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更好地调动学习的兴趣。
2.3品析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体味情感
正所谓“披文以入情”,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还应通过对文章重点字、词、句段进行剖析,找出其中蕴含的情感因素,深入体味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通过品析情感掌握文章内容的主旨。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由于大部分课文都比较短,小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抓住课文的关键词、重点句,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与分析,通过品析词句来深入理解,真正地走进文本,最终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例如,我们在进行《桂林山水》教学时,可以通过对排比句式的学习与运用,体会优美语句表情达意的作用,在诵读中深入感悟桂林的山水之美,进而在情感共鸣中增加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感情。
2.4示读情感教育,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朗读课文中有所感悟,实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新课标语文阅读的要求。但是,如果学生没有正确理解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则难以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
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示读情感教育,在课堂上有感情地示读课文,注意抑扬顿挫,引导学生在教师的示读中感受情感起伏。与此同时,在示读中运用合适的肢体语言和眼神、姿态,能将抽象的文字内容转化成立体的形象,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之上引发情感共鸣。
3.结语
情感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载体,所以教师需要立足于语文这门语言学科所具有的特点,才能够致力于小学生的情感教育,最终实现对小学生的情操陶冶,从而有效地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提升。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语文的教学中,将语文教材作为基础,进一步地挖掘其中所包含的情感教育,然后真实地贯彻在实际的语文教育中,从不同的侧面实现对小学生的情感教育,达到增强小学生情感的体验与综合素质提高的目的,最终促使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吕立尊.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15,(15)
[2]梅仕文.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3,(20)
[3]李茂林.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对策分析[J].学周刊,2016,(04)
[4]吴文广.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26)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实施策略
情感教育是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基本方法和手段,不仅仅培养学生对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情感认知与理解,同时,也引导和管理了学生的自我情感,实现了学生自我情感的交流与分享。在实施小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结合语文这一学科的人文特点,根据学生的心理和情感特点,发挥语文教学过程中构成情感要素的基本功能,激发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情感。
1.情感教育具有的意义
1.1丰富小学生的情感世界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对丰富多彩的外界充满了好奇心与求知欲,因此他们对周围事物充满探索的欲望,但小学生受到社会经验、认知能力以及实践深度的限制,对自我情感的控制能力不强,从而也严重地影响了身心健康成长,因此在语文课堂中注入情感教育,引导小学生情感发展,从而培养小学生自我控制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陶冶小学生的情操、丰富小学生情感的情感世界,这样也是人文素养教育中加强对小学生情感教育十分重要的环节。
1.2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小学生的情操
情感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潜移默化,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从语文内容中所包含的情感因素出发,在教师引导之下,使得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情感地体验,从而达到培养小学生健康的思想情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尤其是小学生在心理与心智方面的不成熟,再加上社会经验的不足,使得他们对于事物缺乏一定的判断能力,由此教师需要在语文的教学中,增加情感教育的内容,从而促进小学生主动思考。
1.3净化心灵,培养想象力
小学生情感世界比较单纯,但在社会发展中,尤其是当前网络信息的大爆炸时代,对小学生思想的冲击与影响较大,小学生易受外界不良影响,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融入情感教育帮助小学生净化心灵,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同时还可以在情感教育中培养小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如教师在课堂中播放优美的诗歌朗诵,将小学生置于这样的美景中,丰富他们情感的体验。
2.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2.1生活情感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作为一门学习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学科,其教育目的不仅在于传授学生语文知识和技能,更在于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真实情感,最终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小学阶段是思想最活跃、情感最丰富的关键阶段,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内容都与学生日常生活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课文中所包含的生活情感诸如友情、恩情、亲情等带入现实当中,根据学生自身的情感需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生活化主题情感教育,教师应在指导学生深刻体会课文情感要素的基础之上,在课堂上对他们进行提问,以引发学生情感共鸣,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2.2结合课本内容挖掘情感因素
通过分析各种版本的小学语文课本我们可以发现,小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用的课文一般都是浅显易懂的,教师要想让小学生产生对于这些课文的学习兴趣,必须要结合课本的内容,挖掘情感因素。比如,在讲授《诚实的孩子》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的教学任务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课文中的生词生句,通晓课文大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读懂课文的思想内涵,让孩子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诚实的不撒谎的孩子会得到赞扬,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做诚实的孩子,犯了错误要勇于承认。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更好地调动学习的兴趣。
2.3品析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体味情感
正所谓“披文以入情”,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还应通过对文章重点字、词、句段进行剖析,找出其中蕴含的情感因素,深入体味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通过品析情感掌握文章内容的主旨。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由于大部分课文都比较短,小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抓住课文的关键词、重点句,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与分析,通过品析词句来深入理解,真正地走进文本,最终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例如,我们在进行《桂林山水》教学时,可以通过对排比句式的学习与运用,体会优美语句表情达意的作用,在诵读中深入感悟桂林的山水之美,进而在情感共鸣中增加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感情。
2.4示读情感教育,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朗读课文中有所感悟,实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新课标语文阅读的要求。但是,如果学生没有正确理解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则难以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
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示读情感教育,在课堂上有感情地示读课文,注意抑扬顿挫,引导学生在教师的示读中感受情感起伏。与此同时,在示读中运用合适的肢体语言和眼神、姿态,能将抽象的文字内容转化成立体的形象,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之上引发情感共鸣。
3.结语
情感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载体,所以教师需要立足于语文这门语言学科所具有的特点,才能够致力于小学生的情感教育,最终实现对小学生的情操陶冶,从而有效地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提升。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语文的教学中,将语文教材作为基础,进一步地挖掘其中所包含的情感教育,然后真实地贯彻在实际的语文教育中,从不同的侧面实现对小学生的情感教育,达到增强小学生情感的体验与综合素质提高的目的,最终促使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吕立尊.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15,(15)
[2]梅仕文.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3,(20)
[3]李茂林.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对策分析[J].学周刊,2016,(04)
[4]吴文广.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