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对幼儿实施挫折教育之浅见
【作者】 徐才焮
【机构】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永兴学区中心幼儿园
【正文】摘 要:挫折教育,是指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和健康教育的需要,创设或利用某种情境,提出某种问题,让幼儿通过动脑、动手来解决矛盾,从而使他们逐步形成对困难的承受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出一种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只有让幼儿在克服困难中充分感受挫折,正确理解挫折,才能培养他们不怕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的能力和主动接受新事物,承认并敢于面对挫折的信心。
关键词:幼儿教育;适应能力;挫折;情境;环境;方法;策略
“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虽然这是西方教育届流行的一句俗话,但它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是因为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不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而深感痛苦。但是,对待挫折的良好心态并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不断受挫和解决困难中炼成的,最主要的是在学校、家庭、社会的良好教育下养成的。
进入新世纪,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很多家长特别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但因一味地迁就、溺爱,使得如今的孩子变得任性、脆弱,经不起一点点挫折。一旦有点风吹草动,便有一种恐惧不安的情绪体验,表现为紧张,过于敏感,精力不集中,心情郁闷。轻者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重者则严重影响身心健康,产生心理障碍。可见,挫折教育,刻不容缓。
所谓挫折教育,是指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和健康教育的需要,创设或利用某种情境,提出某种问题,让幼儿通过动脑、动手来解决矛盾,从而使他们逐步形成对困难的承受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出一种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挫折,反映在人身上是一种体验,叫挫折感,它是指当一个人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往往会产生沮丧、失意或紧张的情绪反应。事实上,不少独生子女的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安全、衣、食、住、行等,而忽视了对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对孩子吃苦耐劳精神和向困难挑战精神的锻炼,而这些正是适应社会高速发展,培养跨世纪人才所必须的,也是孩子心理健康发展所需要的,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挫折教育。努力增强挫折教育的系统性、实效性,为社会发展培养身心健康的新型人才。即通过挫折教育大讨论活动,进一步明确挫折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育措施,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以便有利于教师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更好地培养教育学生,帮助幼儿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幼儿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使幼儿具有勇于开拓创新,坦然应对挫折的良好素质。具体来说,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孩子对挫折正确的认知和理解是挫折教育的关键,是我们进行挫折教育的第一步。幼儿年龄小,对事物的认识是具体形象的。我们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时,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经历挫折而后成功的影视作品,或者是家长、教师的亲身经历,甚至包括身边的小朋友经过失败而成功的小故事,幼儿通过这些真实可感的事实能够直观地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真实地感知挫折,认识到生活有顺有逆、有苦有乐,从而对挫折有初步的认识。只有让幼儿在克服困难中充分感受挫折,正确理解挫折,才能培养他们不怕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的能力和主动接受新事物,承认并敢于面对挫折的信心。
其次,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要破除幼儿的依赖性。作为教育者应该给孩子面对现实的机会,让他们意识到成功是建立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的。例如有一次,班里小朋友要玩球,结果不够,笔者就请了一向比较胆小的乐乐去其它班借借看,她当时就显得有些胆怯但还是去了。笔者用双眼余光瞥着小家伙,只见她径直往隔壁班走去,快走到门口时,她终于忍不住回过头来搜寻我。眼看着她几乎就要退缩了,笔者故意别过头去,假装没看见。临班老师满面笑容地招呼着乐乐,她犹豫了片刻,终于鼓起勇气说了要借皮球。当她拿着自己借来的皮球给笔者时,她呵呵呵地笑了,没想到平时与人说话都不敢今天还帮老师做了事。笔者轻轻拍拍她的头,随后又向她竖起大拇指,将她大大地夸奖了一番。无论是快乐、失望,还是痛苦,都要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去经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会做错事、说错话,那不要紧,我们要告诉他们,人在小时候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就是那些有名的科学家小时候也常犯错误,他们也会遭遇失败、挫折,如爱迪生、爱因斯坦……重要的是在遇到困难、失败的时候要自己想办法解决。这样才能使孩子有足够的能力去面对未来各种各样的挑战,去适应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
事实上,幼儿的活动范围有限,许多挫折是现实生活中不常遇到的。我们在利用自然情境进行挫折教育的同时,还要注意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情境和机会,让幼儿得到各方面的锻炼。为了提高幼儿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我们可设置难度不等的情境,让幼儿逐步经受磨练,有目的地培养幼儿的耐挫力。比如说远足、劳动、竞赛、批评、延迟满足等活动和手段,可以锻炼幼儿的意志,增强他们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待失败、打击的能力。
此外,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在游戏活动中容易让幼儿接受和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在游戏时可设置一些人为的障碍,让幼儿自己解决……如让幼儿到暗房子里去取东西;和小朋友闹矛盾怎么办;户外游戏时引导幼儿走“独木桥”爬障碍物,在角色游戏中可安排幼儿分别扮演人际关系冲突中排斥和被排斥的角色,让他们体会不同的心理感受,引导他们分析产生冲突的原因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等等。当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创设一些挫折情境,如:把幼儿喜爱的玩具藏起来,鼓励他们自己去寻找等等;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观性,生动活泼的形象往往更容易打动幼儿。因此,我们要善于利用生活中那些鲜活的事例来教育孩子,树立榜样。如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幼儿摔伤,擦伤等情况。这时,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平静地对幼儿说:“没关系,老师和你一起到保健室包一下好了,下次注意一点就行了。”或者说:“没关系,很快就会好的。”老师这样的行为给幼儿很好的暗示,使幼儿自然而然地学会怎样坦然地对待挫折,怎样勇敢地面对未来。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和家长也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为孩子树立榜样,教育孩子勇于面对困难,面对挑战。例如游戏走“独木桥”时彤彤会说:“老师我怕,我不走”。这时我说“别怕,你可以的,你看能走过去,你也一样能做好。”或者说“我相信你会跟其他小朋友一样勇敢的。”这样在榜样的力量下,孩子会变得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勇敢,能增强战胜困难的自信心。这时,笔者的一句“你能行”就会变成孩子的“我真行”。
总之,重视加强对幼儿的挫折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一项长期艰苦细致的系统工程。教会幼儿面对挫折,战胜挫折,并非一朝一夕可得,也并非刻意追求能成,关键是顺其自然,顺应幼儿的发展规律。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挫折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不断深入人心。为使孩子们成为素质好、能力强、身心健康的一代,我们务必要按照现代教育的标准,精心组织,多层次、多形式、多途径地开展好各种挫折教育活动。
关键词:幼儿教育;适应能力;挫折;情境;环境;方法;策略
“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虽然这是西方教育届流行的一句俗话,但它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是因为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不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而深感痛苦。但是,对待挫折的良好心态并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不断受挫和解决困难中炼成的,最主要的是在学校、家庭、社会的良好教育下养成的。
进入新世纪,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很多家长特别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但因一味地迁就、溺爱,使得如今的孩子变得任性、脆弱,经不起一点点挫折。一旦有点风吹草动,便有一种恐惧不安的情绪体验,表现为紧张,过于敏感,精力不集中,心情郁闷。轻者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重者则严重影响身心健康,产生心理障碍。可见,挫折教育,刻不容缓。
所谓挫折教育,是指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和健康教育的需要,创设或利用某种情境,提出某种问题,让幼儿通过动脑、动手来解决矛盾,从而使他们逐步形成对困难的承受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出一种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挫折,反映在人身上是一种体验,叫挫折感,它是指当一个人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往往会产生沮丧、失意或紧张的情绪反应。事实上,不少独生子女的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安全、衣、食、住、行等,而忽视了对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对孩子吃苦耐劳精神和向困难挑战精神的锻炼,而这些正是适应社会高速发展,培养跨世纪人才所必须的,也是孩子心理健康发展所需要的,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挫折教育。努力增强挫折教育的系统性、实效性,为社会发展培养身心健康的新型人才。即通过挫折教育大讨论活动,进一步明确挫折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育措施,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以便有利于教师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更好地培养教育学生,帮助幼儿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幼儿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使幼儿具有勇于开拓创新,坦然应对挫折的良好素质。具体来说,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孩子对挫折正确的认知和理解是挫折教育的关键,是我们进行挫折教育的第一步。幼儿年龄小,对事物的认识是具体形象的。我们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时,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经历挫折而后成功的影视作品,或者是家长、教师的亲身经历,甚至包括身边的小朋友经过失败而成功的小故事,幼儿通过这些真实可感的事实能够直观地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真实地感知挫折,认识到生活有顺有逆、有苦有乐,从而对挫折有初步的认识。只有让幼儿在克服困难中充分感受挫折,正确理解挫折,才能培养他们不怕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的能力和主动接受新事物,承认并敢于面对挫折的信心。
其次,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要破除幼儿的依赖性。作为教育者应该给孩子面对现实的机会,让他们意识到成功是建立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的。例如有一次,班里小朋友要玩球,结果不够,笔者就请了一向比较胆小的乐乐去其它班借借看,她当时就显得有些胆怯但还是去了。笔者用双眼余光瞥着小家伙,只见她径直往隔壁班走去,快走到门口时,她终于忍不住回过头来搜寻我。眼看着她几乎就要退缩了,笔者故意别过头去,假装没看见。临班老师满面笑容地招呼着乐乐,她犹豫了片刻,终于鼓起勇气说了要借皮球。当她拿着自己借来的皮球给笔者时,她呵呵呵地笑了,没想到平时与人说话都不敢今天还帮老师做了事。笔者轻轻拍拍她的头,随后又向她竖起大拇指,将她大大地夸奖了一番。无论是快乐、失望,还是痛苦,都要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去经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会做错事、说错话,那不要紧,我们要告诉他们,人在小时候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就是那些有名的科学家小时候也常犯错误,他们也会遭遇失败、挫折,如爱迪生、爱因斯坦……重要的是在遇到困难、失败的时候要自己想办法解决。这样才能使孩子有足够的能力去面对未来各种各样的挑战,去适应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
事实上,幼儿的活动范围有限,许多挫折是现实生活中不常遇到的。我们在利用自然情境进行挫折教育的同时,还要注意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情境和机会,让幼儿得到各方面的锻炼。为了提高幼儿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我们可设置难度不等的情境,让幼儿逐步经受磨练,有目的地培养幼儿的耐挫力。比如说远足、劳动、竞赛、批评、延迟满足等活动和手段,可以锻炼幼儿的意志,增强他们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待失败、打击的能力。
此外,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在游戏活动中容易让幼儿接受和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在游戏时可设置一些人为的障碍,让幼儿自己解决……如让幼儿到暗房子里去取东西;和小朋友闹矛盾怎么办;户外游戏时引导幼儿走“独木桥”爬障碍物,在角色游戏中可安排幼儿分别扮演人际关系冲突中排斥和被排斥的角色,让他们体会不同的心理感受,引导他们分析产生冲突的原因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等等。当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创设一些挫折情境,如:把幼儿喜爱的玩具藏起来,鼓励他们自己去寻找等等;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观性,生动活泼的形象往往更容易打动幼儿。因此,我们要善于利用生活中那些鲜活的事例来教育孩子,树立榜样。如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幼儿摔伤,擦伤等情况。这时,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平静地对幼儿说:“没关系,老师和你一起到保健室包一下好了,下次注意一点就行了。”或者说:“没关系,很快就会好的。”老师这样的行为给幼儿很好的暗示,使幼儿自然而然地学会怎样坦然地对待挫折,怎样勇敢地面对未来。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和家长也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为孩子树立榜样,教育孩子勇于面对困难,面对挑战。例如游戏走“独木桥”时彤彤会说:“老师我怕,我不走”。这时我说“别怕,你可以的,你看能走过去,你也一样能做好。”或者说“我相信你会跟其他小朋友一样勇敢的。”这样在榜样的力量下,孩子会变得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勇敢,能增强战胜困难的自信心。这时,笔者的一句“你能行”就会变成孩子的“我真行”。
总之,重视加强对幼儿的挫折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一项长期艰苦细致的系统工程。教会幼儿面对挫折,战胜挫折,并非一朝一夕可得,也并非刻意追求能成,关键是顺其自然,顺应幼儿的发展规律。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挫折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不断深入人心。为使孩子们成为素质好、能力强、身心健康的一代,我们务必要按照现代教育的标准,精心组织,多层次、多形式、多途径地开展好各种挫折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