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作者】 汪双桂
【机构】 青海省湟源县城关镇第一完全小学
【正文】摘 要:在语文教学体系中,阅读教学是极为重要的一环。但现如今由于老师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还不够,阅读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教师应激发兴趣,创设情境,点拨赏析,读思结合,课内外阅读同时抓,让阅读成为一种乐趣。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教材中占有主导地位,而在语文教学体系中,阅读教学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它是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最为有效和直接的途径,是语文教学之源泉,是理解能力之基础。从这层意义上来说,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中心,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但现如今由于老师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还不够,阅读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那么,怎么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才能真正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并进而提高其阅读能力呢?
首先要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参与意识。具体说来,我们要让学生产生一种把阅读当作享受的感觉。这就要求老师积极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功能,引导学生去发现蕴含在课文中美的东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因此,要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就必须加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学习变得轻松快乐,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心情愉快地学习,不再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和累赘。
其次,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同时注重引导学生赏析文本,让学生深入到阅读过程中去。创设教学情境,既要创设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同时也要灵活地创设问题情境以塑造学生积极参与的良好状态。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创设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求知欲往往是由疑问引起的,正如巴尔扎克说的:“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是问号。”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设计一些有深度、有启发性的疑问,启迪学生进行思考,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根据阅读内容设计好问题,检测学生对短文的理解程度。在学习过一篇课文时,可以设计与之类似文体的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但是,学生的兴趣往往是不持久的,还需要教师注意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根据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学习动机的激发和维持更多的取决于外界事物的刺激。为此在阅读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自觉参与到阅读教学中。当然,问题情境的设计也必须有典型性。
与此同时,要在学生的心里真正扎下语文之根,形成语文素养,教师及时点拨,引导学生赏析文本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赏析什么昵?最基本也最主要的就是赏析语言文字之美。比如我在《巨人的花园》一课中,学生读到“偶尔一朵美丽的花探出头来,看见布告牌,又把头缩回去睡觉了。”这是文中一处写得非常精彩、形象的地方,我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还用“做做动作”等方式,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那朵美丽的小花,使他们细致入微地体会到了拟人手法的美妙之处。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可以说文本的解读是老师、学生、文本三者的交互,是教师在正确科学地把握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恰当的引导的过程。通过对文本内容的训练巧妙引导,教师可以让学生的思维积极投入到文本的内涵中去。
再次是注重阅读与思考相结合,努力优化阅读教学。阅读是训练思维、锻炼想象力和培养创新能力最有效的手段。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一定要树立“阅读本位”的思想,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阅读。“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阅读,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只有让学生真正主动地投入到阅读体验中,才能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从而产生独特的个性化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指导学生在读书中思考,在思考中读书。”通过阅读教学,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还要让学生学会质疑和探索解疑。换言之,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读思结合,可以让学生在读前思考——本文主要是写什么,是怎样描写的;也可在朗读中边读边思考——为什么要这样描写。当然,也可利用多媒体方式创设意境,引导学生在情境模拟中学会思考;同时,亦可围绕重点问题展开讨论,在激辩中引发思考。如《小白兔和小灰兔》一文,小白兔在收到老山羊赠送的礼物后,辛劳地播种、浇水、施肥,最终收获劳动果实;而小灰兔将白菜吃完,结果一无所获。文章通过小白兔和小灰兔的对比,让学生懂得“只有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才有收获”的道理。因该文内容浅显易懂,所以笔者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再让学生回答问题——“你喜欢谁?它有什么优点?”这样的教学方法可在很大程度上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促使学生从朗读中感悟出小白兔的勤劳和小灰兔的安逸,从而坚定信念:自己也要成为一只勤劳的小白兔。这种以读代讲、以读促思方式,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情感体验更丰富。所以,在阅读的具体教学师要根据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灵活选用教学方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最后,要真正做好阅读教学,仅仅依靠课内阅读是远远不够的,课内外阅读要同时抓。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共同组成阅读教学,只有两者并举,阅读教学才真正到位,趋于完整。
阅读教学,由于受到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的限制,不能满足学生阅读实践的具体要求。而课外阅读不但是课内阅读的继续和补充,扩展和延伸,更能培养学生自学读书的能力。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了有关阅读的知识,正需要得到演练,课外阅读就为学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课外阅读在学生面前展现着一个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奇妙世界,它指导学生去认识人生,热爱生活,在书海中察古仰今,寻求信仰的力量、精神的支柱。
总之,小学语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是极为重要的。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教学是文本、生活与人的心灵之间的一道桥梁。课堂上,教师应激发兴趣,创设情境:点拨赏析,读思结合,同时注重课内外结合。让学生在愉悦中读书,在感受、体验、交流中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认知,让阅读真正成为了一种乐趣。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教材中占有主导地位,而在语文教学体系中,阅读教学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它是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最为有效和直接的途径,是语文教学之源泉,是理解能力之基础。从这层意义上来说,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中心,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但现如今由于老师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还不够,阅读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那么,怎么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才能真正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并进而提高其阅读能力呢?
首先要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参与意识。具体说来,我们要让学生产生一种把阅读当作享受的感觉。这就要求老师积极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功能,引导学生去发现蕴含在课文中美的东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因此,要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就必须加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学习变得轻松快乐,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心情愉快地学习,不再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和累赘。
其次,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同时注重引导学生赏析文本,让学生深入到阅读过程中去。创设教学情境,既要创设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同时也要灵活地创设问题情境以塑造学生积极参与的良好状态。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创设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求知欲往往是由疑问引起的,正如巴尔扎克说的:“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是问号。”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设计一些有深度、有启发性的疑问,启迪学生进行思考,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根据阅读内容设计好问题,检测学生对短文的理解程度。在学习过一篇课文时,可以设计与之类似文体的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但是,学生的兴趣往往是不持久的,还需要教师注意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根据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学习动机的激发和维持更多的取决于外界事物的刺激。为此在阅读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自觉参与到阅读教学中。当然,问题情境的设计也必须有典型性。
与此同时,要在学生的心里真正扎下语文之根,形成语文素养,教师及时点拨,引导学生赏析文本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赏析什么昵?最基本也最主要的就是赏析语言文字之美。比如我在《巨人的花园》一课中,学生读到“偶尔一朵美丽的花探出头来,看见布告牌,又把头缩回去睡觉了。”这是文中一处写得非常精彩、形象的地方,我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还用“做做动作”等方式,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那朵美丽的小花,使他们细致入微地体会到了拟人手法的美妙之处。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可以说文本的解读是老师、学生、文本三者的交互,是教师在正确科学地把握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恰当的引导的过程。通过对文本内容的训练巧妙引导,教师可以让学生的思维积极投入到文本的内涵中去。
再次是注重阅读与思考相结合,努力优化阅读教学。阅读是训练思维、锻炼想象力和培养创新能力最有效的手段。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一定要树立“阅读本位”的思想,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阅读。“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阅读,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只有让学生真正主动地投入到阅读体验中,才能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从而产生独特的个性化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指导学生在读书中思考,在思考中读书。”通过阅读教学,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还要让学生学会质疑和探索解疑。换言之,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读思结合,可以让学生在读前思考——本文主要是写什么,是怎样描写的;也可在朗读中边读边思考——为什么要这样描写。当然,也可利用多媒体方式创设意境,引导学生在情境模拟中学会思考;同时,亦可围绕重点问题展开讨论,在激辩中引发思考。如《小白兔和小灰兔》一文,小白兔在收到老山羊赠送的礼物后,辛劳地播种、浇水、施肥,最终收获劳动果实;而小灰兔将白菜吃完,结果一无所获。文章通过小白兔和小灰兔的对比,让学生懂得“只有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才有收获”的道理。因该文内容浅显易懂,所以笔者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再让学生回答问题——“你喜欢谁?它有什么优点?”这样的教学方法可在很大程度上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促使学生从朗读中感悟出小白兔的勤劳和小灰兔的安逸,从而坚定信念:自己也要成为一只勤劳的小白兔。这种以读代讲、以读促思方式,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情感体验更丰富。所以,在阅读的具体教学师要根据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灵活选用教学方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最后,要真正做好阅读教学,仅仅依靠课内阅读是远远不够的,课内外阅读要同时抓。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共同组成阅读教学,只有两者并举,阅读教学才真正到位,趋于完整。
阅读教学,由于受到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的限制,不能满足学生阅读实践的具体要求。而课外阅读不但是课内阅读的继续和补充,扩展和延伸,更能培养学生自学读书的能力。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了有关阅读的知识,正需要得到演练,课外阅读就为学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课外阅读在学生面前展现着一个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奇妙世界,它指导学生去认识人生,热爱生活,在书海中察古仰今,寻求信仰的力量、精神的支柱。
总之,小学语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是极为重要的。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教学是文本、生活与人的心灵之间的一道桥梁。课堂上,教师应激发兴趣,创设情境:点拨赏析,读思结合,同时注重课内外结合。让学生在愉悦中读书,在感受、体验、交流中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认知,让阅读真正成为了一种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