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表现欲

【作者】 许岚凤

【机构】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西潘楼学区东潘楼小学


【正文】摘 要:表现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欲望,是人对自我抱有期望与信心的显示,特别是小学生,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的才能,表现自己的智慧,表现自己的价值的心理尤为明显。当学生的这个心理得到满足时,便会产生一种自豪感而促其更有信心地去学习,去探索,去创造,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表现欲;求知欲;心理探索;才能;智慧;方法;能力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往往居高临下地看待学生,反映在课堂教学中,便是教师个人滔滔不绝地讲个不休。传统教学不鼓励学生创新,独到见解视为异端,只要求符合“标准答案”,学生往往被当作等待“填食”的鸭子,而不是跃跃欲试,充满求知渴望的雏鹰。结果,教师的教学计划完成了,但学生的原有的积极性却消失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主体意识自然也就得不到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呢?由此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重在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增强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意识:
  一、消除心理障碍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表现观,激活表现欲望。小学生受错误表现观的牵引,随着年龄的增长,表现欲受到抑制,表现变得格外慎重起来成为一种潜意识。因此,要让学生参与教学,首先必须唤醒这种被压抑的潜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表现观。使学生明确,表现不是出风头,而是练习与实践,是学习与检验,切莫错失课堂参与的良好机会。
  2.形成科学的评价机制,保护表现欲望。小学生的内心脆弱而敏感,为了激活并保护他们的这种表现欲望,需要在课堂中形成宽 容的评价机制,鼓励学生敢于表现自我,教师不要苛求学生,学生之间也不能互相嘲笑,形成一种相互尊重、民主、宽松的课堂气氛。教师在上课时,奉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古训,放弃绝对权威,而以诱导、协商的方式与学生共同思考,推论结果,并表扬学生发言中的某些亮点,或对学生提出的独到见解表示赞佩,很能使学生对自己的表现充满信心,从而使学生树立自觉的参与意识和角色意识,以平等的角色身份参与到教学的表现活动中去。
  3.设置有利于学生表现的情境,提供表现机会。学生的表现心理成为现实的表现行为,其中介是表现机会。这种表现机会首先要在时间上给学生提供保证,并在情景上创造条件。如果教师一味地大讲特讲,那么学生就没有机会表现;有时班上极少数爱举手的同学老是抢着发言,把机会都占了,那么他人就没有机会了,因而机会还包括份额的合理分配。教师要保护欲望盛的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表现力在难度较大的机会中得以发挥并获得成功,又要将难易适度的机会留给表现欲低或表现力弱的学生,使他们也能在表现的成功中提高热情。教师应当为学生创造表现的契机。无论提问、朗读、复述、背诵、讨论、表演,都要恰到好处地适应学生的欲望和能力,使他们能够最大或较大限度地显示自己的价值。
  二、打破教学陈规,激活学生的表现欲
  如果说,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是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基础,那么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艺术的设计教学方案,突破传统的陈旧的教学模式的束缚,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是引导学生的参与教学的关键。
  1.立足学生的“学”,设计学生的参与活动。以往的教学设计,往往过多的从教师“教”的角度去设计,而很少考虑学生的参与行为。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就必须在教学设计中有目的有意识的安排好学生的各种参与活动,包括听、读、说、问、思、写等活动。如果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把指导学生“自读”作为教学设计的重点,并把学生的其它练习活动有层次的融入到学生读的过程之中。可以这样安排:
  初读知大意——表层理解,抓住课文大意,在此安排理解练习,简单回答和信息转换。
  细读要体会——中层理解,抓住较为具体的信息资料,体会重点意义的词句。
  精读找疑问——答案里面学问深,深层理解,把握文章的结构及其内在联系。
  2.注重提问价值,引导学生广泛参与。让学生围绕一些问题思考、讨论、分析、形成结论,是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常用方法。这里关键是问题的设计。一是要有启发性。人的积极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而又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就能为学生的积极思维创设良好的条件。二是要有社努深入性。对于深入性的阐述:教师设计的问题,不仅能够使学生参与,更够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思考;学生不仅能够解决一般的问题,而且能够去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教师通过问题的设置,能够促使学生多种形式并用,以达到提高和创新的境界。我们注意到,许多课堂表面上气氛热烈,学生活动积极,给人以鼓励振奋之感。但冷静下来一思考,就觉得热烈之中掩盖着浮华,积极里面包含着被动。因为学生的参与仅流于表面,解决一些无需动脑的“问题”,这种提问时肤浅的,这种参与也就停于表面。可见,要想实现真正意义的参与,教师提问就必须剥去华丽的外衣,去追求学生思维活动的深入和展开,使学生达到潜心和入迷的境界。
  3.教学活动要多样化。课堂提问能使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但这种一问一答只是教师与个别学生之间形成某种交流,学生参与的面不广。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计划,引导学生的广泛参与,教学活动的多样化成了必须。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是可以采取听说读写训练,采取讨论、演讲、研讨等方法,这些教学手段都必须坚持一个原则,就要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这样才有针对性,可行性,才有利于学生的活动表现,才能保证他们参与的实效性。
  三、营造和谐氛围,让学生都能够大胆发言
  获取知识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学、听、看是获取知识、增长才干;说、思、做也能获知识,而且是更重要的手段,人的创造性就是通过实践培养出来的。在新课改中,学生在自主的学习,理解,感悟中获得独特的感受,这极大地满足了学生自身的需求。新教材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已有经验和兴趣特点,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童真世界出发,让学生学得自由和愉悦。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将所要学习的内容贯穿于学生喜爱的氛围中,引导学生自主地去学习,善于自我表现。
  1.让良性自我表现伴随学生成长。前苏联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中指出:人人都要表现自己,而且每一个人都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尤其是每个人都想以一定的方式表现自己,此外,还想给他人一个我是怎样表现自己的印象,而且让人们都想到我的“自我”。很显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我的自我”,就是通过表现来展示每一个人内在的素质,这是一个由内而外,“以内养外”的过程。那些利于学生成长、是孩子闪光点的表现,就是良性的表现。良性的自我表现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思维灵活性的发展、提高其学业成绩,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增强自我胜任感和自我效能感,改善学生的综合发展状况,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更为重要的是,课堂自我表现可以使学生获得积极的自我表现经验,这种经验具有不可替代性,并为其今后整个身心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课堂的着眼点在于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相应的发挥,给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创造参与机会,让其感受到成功的满足感,刺激再参与欲望。
  2.让不良的自我表现转化学生成长的润滑剂。自我表现的落脚点是展示自己的优势,而对于学生来讲,每个孩子都热衷于表现自己,但他们潜意识里对是与非是没有严格界定的。那些禁锢学生思想、让学生变得自大的表现就是不良的表现。在绝大多数课堂教学中,我们总是能不同程度地看到这样的现象:在一节课四十分钟时间内,教师总是只提问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把中等生和学困生扔在一边。一节课还不成问题,然而一天下来,一周过去……久而久之,中等生与学困生怯于回答,怕回答了给同学嘲笑,渐渐地不表现自我了,性格变得越来越孤立了。当一学期结束时,那些学习好的学生得到了多少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学习机会,中等生和学困生又得到了多少这样的机会呢?这就是大问题,这里哪还有什么自我表现意识的培养呢?所以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在课堂上的积极策划与指导。当学生的回答或学生的学习行为出现一些偏差时,更为考验一个老师的素质:既不能伤害学生的积极性,准确的评价学生表现出来的闪光点,又要点出其中的不足。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待学生的表现欲,便能反映是否真正承认学生是学习主体、学习主人的问题,也能反映是否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问题,因此,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应当引起我们教师足够的重视,这对提高教学效果是大有裨益的。我们只要抓住学生的这种身心特点,在课堂上善于运用丰富的语言、和蔼的表情、亲善的态度、灵活的方式来激励学生,激发起学生长久的、内在的积极性,给每一个学生应有的人文关怀,相信我们的课堂教学将会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