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改进农村小学古诗词教学初探
【作者】 马 毅
【机构】 (广西那坡县城厢镇弄底村小学)
【正文】 摘 要:古诗词对学生文学素养、审美能力的提升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小学语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古诗词语言过于凝练,意义深远,小学阶段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困难,影响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就对农村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些分析并提出相关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改进;农村小学;古诗词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古诗词阅读在学生继承传统文化,提高文化素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前,随着语文课改的深入进行,小学语文也加大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力度,教材中古诗词的篇幅相应地增加了许多。但要让农村小学生从其优美的格律、高度概括的语言去了解作者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所感所悟,正确理解古诗词的含义,领会古诗词所要表达的观点,需要教师从问题的根源入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古诗词的困难,提高他们学习古诗词的能力和水平。
一、农村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1.农村学生缺乏学习古诗词兴趣
古诗词创作的时间与现代学生生活相距久远,学生有距离感,加上古诗词语言精练,意境深远,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距较远。农村学生的家长知识能力有限,只会帮助学生认读,不能辅导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内涵及深层含义。学生只是为了读而读,为了背诵而死记硬背,读不出古诗词的意境,无法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不能够通过理解来背诵古诗词。从而对古诗词学习就失去了兴趣。
2.农村教师专业素质不高
在农村教学中,一名老师任多门功课,兼多种职务,很多老师们的工作量大,没有充裕的时间研究教学,自身专业素质很有限,自然把教学重心放在现代文教学上,对于古诗词教学也就只做一些肤浅的字面讲解,对于其深刻内涵与意境没有做讲解。有部分教师则因为专业素质不高而无法正确传授古诗词的深层内涵,破坏了古诗词的意境,影响了学生的理解。
二、农村小学古诗词教学改进策略初探
小学语文古诗词学习阶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虽然它主要以原始知识的积累为主,但是,教师要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利用合理的手段,进行有效的教学。做到探索与实践并行,不断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以下是笔者改进农村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初探,与大家一起分享。
1.欣赏朗诵,理解背诵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处于正在发展的阶段,其思维能力相对较差,对事物的认知基本停留在表层上,但他们的记忆力相当强。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学生古诗词的朗读和背诵,指导学生在朗诵古诗词的同时注入自己的感情,理解作者写作的心境,让学生在古诗词学习过程中加更理解古诗词,了解古诗词的文化。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进行积累。而背诵往往就是学生对于古诗词积累的最好方法。笔者针对这种情况采用欣赏朗诵,理解背诵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同时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积累古诗。例如,在教学《春晓》时,笔者指导学生认读之后,用打拍子的方式教学生诵读五言绝句,让学生体验读诗那种朗朗上口,行云流水的感觉,感受古诗词都严格的韵律美;活动节时间则用曲作家谷建芬谱的曲,教学生唱,一边唱一边加上优美的动作。优美的旋律将学生带入诗的情境,悠然的动作既是对的解释,也是引导学生对诗的理解和领会。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含义和背诵古诗词相结合,从而积累古诗词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思考
古诗词最大的特点就是用词凝练,修辞手法多样。农村小学生要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其表达的具体含义。教师得在教学中有效的引导学生在合理思考的基础之上展开各种可能性的想象与思考。让学生在想象和思考中寻找作者写作时的具体情境,在情境中理解诗词所蕴含的意义。如,在教学《一去二三里》时,笔者通过多媒体动画课件把具体情境展示出来,同时让一年级学生认一认在屏幕上看到了景、人、物。然后指导学生认读诗句。在学生充分诵读诗句之后,笔者用比赛的方式让学生在诗中寻找诗人写到的景物。最后借用多媒体动画课件情境,让学生把自己当作小诗人,以“一天,我和妈妈一起到村外游玩。”开头编故事。在学生编故事之后,笔者引导学生想象当你看到花时,最想做的是什么?妈妈会怎么做?怎么说?……借此理解古诗的含义以及作者想要表述的事件和情感。
3.比较阅读,激活思维
有比较才有鉴别。利用比较阅读法设计古诗词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活跃学生思维是一个有效的办法。教学时,教师可将所学的古诗词与课内所学古诗词作比较,或将课内学习和课外自由阅读联系起来,或让学生运用精讲古诗所积累的方法去自主地学习同一类型的另一首古诗等。让学生举一反三去思考,学会学习,尝试用课内学到的审美方法去鉴赏新的作品。例如,教学《赠汪伦》一诗时,笔者在学生充分诵读之后指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让学生明白诗中谁与谁在什么情况下送别,让其思考离别时的情景。在学生有了诗意境的已经之后让他们用课本剧的形式把诗中描写的离别情景演一演。表演时,有一个同学演得惟妙惟肖,博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掌声戛然而止,笔者紧而提出:谁知道送别诗还有哪些?一个学生站起来说,《送孟浩然之广陵》也是送别诗。说完他拿起书做折扇,漫步吟诵起来,笔者迎合上去,与学生一起融入诗境,殷殷离别之意弥漫于整个课堂。笔者趁热打铁,让学生交流这两首诗的异同,学生各抒己见,从不同脚步展示诗歌内容,加深对内容的理解,深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将古诗词运用于生活
古诗词源于生活。老师在教学时,可以到生活中寻找语气相关的具体事物,把其与各种具体知识点进行结合,然后指导学生进行解读,让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解读建立在自己熟悉的事物之上。例如,在教学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时,笔者先借用当前在农村很多孩子的家长一年四季外出打工,而又因为了省钱甚至几年都不能回家,以及具体的春运事例让学生理解外出的人回家的迫切。再让寄宿生谈谈离开家,独自在校求学的心情。在学生明白背井离乡的心情之时,笔者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贺知章创作《回乡偶书》的时代背景介绍,让学生了解作者的感情,使学生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教学效果证明实际生活与具体的古诗词产生联系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
学生的学习道路上,小学是一个关键的阶段。教师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直接提高学生对于古诗词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成绩,培养其文学素养。
关键词:改进;农村小学;古诗词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古诗词阅读在学生继承传统文化,提高文化素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前,随着语文课改的深入进行,小学语文也加大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力度,教材中古诗词的篇幅相应地增加了许多。但要让农村小学生从其优美的格律、高度概括的语言去了解作者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所感所悟,正确理解古诗词的含义,领会古诗词所要表达的观点,需要教师从问题的根源入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古诗词的困难,提高他们学习古诗词的能力和水平。
一、农村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1.农村学生缺乏学习古诗词兴趣
古诗词创作的时间与现代学生生活相距久远,学生有距离感,加上古诗词语言精练,意境深远,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距较远。农村学生的家长知识能力有限,只会帮助学生认读,不能辅导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内涵及深层含义。学生只是为了读而读,为了背诵而死记硬背,读不出古诗词的意境,无法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不能够通过理解来背诵古诗词。从而对古诗词学习就失去了兴趣。
2.农村教师专业素质不高
在农村教学中,一名老师任多门功课,兼多种职务,很多老师们的工作量大,没有充裕的时间研究教学,自身专业素质很有限,自然把教学重心放在现代文教学上,对于古诗词教学也就只做一些肤浅的字面讲解,对于其深刻内涵与意境没有做讲解。有部分教师则因为专业素质不高而无法正确传授古诗词的深层内涵,破坏了古诗词的意境,影响了学生的理解。
二、农村小学古诗词教学改进策略初探
小学语文古诗词学习阶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虽然它主要以原始知识的积累为主,但是,教师要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利用合理的手段,进行有效的教学。做到探索与实践并行,不断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以下是笔者改进农村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初探,与大家一起分享。
1.欣赏朗诵,理解背诵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处于正在发展的阶段,其思维能力相对较差,对事物的认知基本停留在表层上,但他们的记忆力相当强。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学生古诗词的朗读和背诵,指导学生在朗诵古诗词的同时注入自己的感情,理解作者写作的心境,让学生在古诗词学习过程中加更理解古诗词,了解古诗词的文化。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进行积累。而背诵往往就是学生对于古诗词积累的最好方法。笔者针对这种情况采用欣赏朗诵,理解背诵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同时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积累古诗。例如,在教学《春晓》时,笔者指导学生认读之后,用打拍子的方式教学生诵读五言绝句,让学生体验读诗那种朗朗上口,行云流水的感觉,感受古诗词都严格的韵律美;活动节时间则用曲作家谷建芬谱的曲,教学生唱,一边唱一边加上优美的动作。优美的旋律将学生带入诗的情境,悠然的动作既是对的解释,也是引导学生对诗的理解和领会。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含义和背诵古诗词相结合,从而积累古诗词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思考
古诗词最大的特点就是用词凝练,修辞手法多样。农村小学生要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其表达的具体含义。教师得在教学中有效的引导学生在合理思考的基础之上展开各种可能性的想象与思考。让学生在想象和思考中寻找作者写作时的具体情境,在情境中理解诗词所蕴含的意义。如,在教学《一去二三里》时,笔者通过多媒体动画课件把具体情境展示出来,同时让一年级学生认一认在屏幕上看到了景、人、物。然后指导学生认读诗句。在学生充分诵读诗句之后,笔者用比赛的方式让学生在诗中寻找诗人写到的景物。最后借用多媒体动画课件情境,让学生把自己当作小诗人,以“一天,我和妈妈一起到村外游玩。”开头编故事。在学生编故事之后,笔者引导学生想象当你看到花时,最想做的是什么?妈妈会怎么做?怎么说?……借此理解古诗的含义以及作者想要表述的事件和情感。
3.比较阅读,激活思维
有比较才有鉴别。利用比较阅读法设计古诗词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活跃学生思维是一个有效的办法。教学时,教师可将所学的古诗词与课内所学古诗词作比较,或将课内学习和课外自由阅读联系起来,或让学生运用精讲古诗所积累的方法去自主地学习同一类型的另一首古诗等。让学生举一反三去思考,学会学习,尝试用课内学到的审美方法去鉴赏新的作品。例如,教学《赠汪伦》一诗时,笔者在学生充分诵读之后指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让学生明白诗中谁与谁在什么情况下送别,让其思考离别时的情景。在学生有了诗意境的已经之后让他们用课本剧的形式把诗中描写的离别情景演一演。表演时,有一个同学演得惟妙惟肖,博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掌声戛然而止,笔者紧而提出:谁知道送别诗还有哪些?一个学生站起来说,《送孟浩然之广陵》也是送别诗。说完他拿起书做折扇,漫步吟诵起来,笔者迎合上去,与学生一起融入诗境,殷殷离别之意弥漫于整个课堂。笔者趁热打铁,让学生交流这两首诗的异同,学生各抒己见,从不同脚步展示诗歌内容,加深对内容的理解,深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将古诗词运用于生活
古诗词源于生活。老师在教学时,可以到生活中寻找语气相关的具体事物,把其与各种具体知识点进行结合,然后指导学生进行解读,让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解读建立在自己熟悉的事物之上。例如,在教学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时,笔者先借用当前在农村很多孩子的家长一年四季外出打工,而又因为了省钱甚至几年都不能回家,以及具体的春运事例让学生理解外出的人回家的迫切。再让寄宿生谈谈离开家,独自在校求学的心情。在学生明白背井离乡的心情之时,笔者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贺知章创作《回乡偶书》的时代背景介绍,让学生了解作者的感情,使学生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教学效果证明实际生活与具体的古诗词产生联系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
学生的学习道路上,小学是一个关键的阶段。教师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直接提高学生对于古诗词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成绩,培养其文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