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渗透客家文化 激活语文课堂

【作者】 郑天存

【机构】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莲塘镇白花小学)


【正文】摘 要:客家文化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教学中若能很好地运用客家文化,那么就能激活语文课堂,使语文课堂鲜活、生动起来,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 
  关键词:客家文化;语文课堂;增添光彩
  客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我们并不是专题研究客家文化,而是透过纷繁复杂的各种文化现象,洞察负载它的客家民系的社会,让学生加深对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层次性和历史纵深感的认识。客家文化,它以悠久的历史吸引众多学者的研究观光。语文学科是人文教育的重要阵地,下面我结合实际,谈谈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几种做法。
  一、引客家方言,添课堂气氛之趣 
  客家方言是客家文化的一大特征,有古训流传至今:“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在教学中使用普通话和客家方言结合进行讲授,采取“双语”教学,通过 “双语”互补理解,可以使课文内容更形象,更生动。 教学时,教师先让同学们说说,然后也举了一例,并用客家话大声吆喝了一句:“豆腐花喔--- 管烧落肚(趁热吃进肚子),食了有补!”结果同学们觉 得异常亲切,情绪高涨,课堂气氛非常浓厚,深深领会 吆喝的内容、形式、意义…… 
  学习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时,先让学生收集 整理一些客家俗语、谚语,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用客家 话展现:“春明耙田,谷雨莳秧。”“谷雨前后,种瓜种 豆”“春无三日晴,冬无三日雨”“春寒多雨水,夏寒断水流”…… 课堂教学中客家方言的适当穿插,能够给学生以亲切感,同时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二、利用客家文化,活跃语文课堂
  客家文化是生动的、感性的、具体的,无时无刻不在生活中凸显。要使学生意识到语文就在身边,就要将原来枯燥的语言现象、语体知识等在生活中重现,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才是开放式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
  1. 走进生活,点燃关注客家文化的热情。“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颖恰当、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堂导入能激发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学我们中国过端午的习俗:门口要插上艾叶、菖蒲,取“艾叶如旗,重招百福,菖蒲似剑斩千邪”之意;喝雄黄酒,祛除身上百毒百邪,同《白蛇传》故事有关;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这样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拉近了学生与生活的距离。
  2. 综合实践,激发学生关注客家文化的兴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一座当地建筑、一首民间歌谣、一些民间故事、一句民谚俗语、一个地方戏片断、一篇当地名人写的作品引导学生讨论。综合实践活动《到民间采风去》就是借“采风”机会进行乡土发现,从信仰禁忌、婚嫁寿筵、特产风味等方面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欣赏生活、热爱生活。如土特产、地方小吃、美食、芋子饺,就是在秉承中原饮食传统的同时,又有地方特点。不同时令的农事节日所举行的各类庆祝活动,游大粽、烧炮、犁春牛,都带着深深的农耕社会的烙印。走古事、游大龙、元宵花灯等更具有特色风情。
  3. 品味诵读,带动学生关注“客家文化”。在平时教学中,重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积累,重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独立思考和感悟,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在阅读教学中,组织学生搜集客家学艺术作品,见缝插针,有机拓展,进行审美阅读,感知、赏析、评论。
  4. 传承、弘扬客家文化精神,激发写作情感。
  “美好的童真永远保持下来”,在变异中获得再生,这就是批判地继承。传统美德的生命延续下去,在时代精神中充分体现,它属于一种传统的再生,也就是新的时代精神对于一个意蕴丰富的客家文化进行新的取舍和强调。我们强调“文以载道”,通过作文认识生活,真实反映生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三、探客家文化,拓第二课堂之实效
  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是课堂教学。但是,语文是综合性和实践性极强的的学科,所以必须“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这就是语文的“第二课堂”。客家文化之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方言土语 等均可成为开拓第二课堂地。 结合客家文化的特色案例有不少:
  1. 春节到了,请以“家乡味”为话题,探究客家传统文化、自然 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方言土语等。开学回来,同学们的成果展示可谓五彩纷呈:如有现场观赏,甚至亲自参与的烧架子花、装故事、打十番、采茶灯元宵活动;有走访乡村老人采集到的山歌 和传说…… 
  2. 探客家文化,拓语文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对发展学生思维、提高智力、培养兴趣、学会合作、体会民族文化、提高作为客家人的自豪感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在活动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极大的提升。。
  总之,客家文化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教学中若能很好地运用客家文化
  就能语文课堂教学增添光彩,使语文课堂鲜活、生动起来。有人说:“语文是芳香浓郁的咖啡,让人温馨浪漫、流连忘返;语文是香气扑鼻的绿茶,让人神清气爽、回味无穷;语文是滋味芳醇的美酒,让人浮想联翩、心潮澎湃。”开拓活力四射的语文课堂是每个语文老师的使命,在探索的路上,吾愿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郭起华的《客家人价值观的民间视野——客家谚语解读》(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
  [2]卢小燕的《从客家谚语透视客家人的农业文化心理》
  [3] 广东梅州市委统战部主管《客家人》杂志系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