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明代黔西北的则溪制

【作者】 糜又生

【机构】 (贵阳市花溪区教育培训研究中心)


【正文】“则溪”又作“宅溪”或“宅吉”,语的原意是“仓库”。因土司将其所属之地分若干片,在每片中心地点驻兵电粮,设立仓库征钱粮,从而逐步演变为行政域,“则溪”便为这一行政区域的称号。
  “则溪”在黔西北比较集中,水西有13个则溪,乌撒有9个则溪,扯勒部以古蔺为中心的则溪中有8个建在贵州,有7个的大部建在毕节、金沙一带,个别在黔北。毎一则溪置一幕魁管钱粮,置一落幕濯管文武,又称“骂写”或“骂色”。则溪之下置“骂商”、“亦续”若干,通称“骂初”。处于战略要地的则溪,则置一二骂写,即慕濯,以一“更苴”统之。任职者无禄,只授以土地,有功可世袭,否则更换。则溪的起源,可上溯到距今约4000年左右。则溪作为一种制度,作为一级行政区划,发育最完全而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是古罗甸国地区(今黔西北大部),陆续建成13个则溪。
  毕节地区位于黔西北,明代这里的建置较复杂,有乌撤军民府和贵州宣慰司的土司辖地,又建卫所的辖区,乌撒军民府今威宁、赫章两县之地,贵州宣慰司系水西安氏和水东宋氏二土司合置,水西安氏亲辖地分为“水内”、“水外”两部分。“水内”为鸭饱河以西之地包括今毕节地区的大方、黔西、金沙、织金、纳雍、毕节(一部分)及水城(71年オ划出)七县,“水外”(水外六目)在邻近县的修文、息烽、清镇、安顺、平坝、普安等县市的一些地方。乌撤在今威宁、赫章两县建有9个“则溪”,水西建有13个“则溪”,11个在“水内”,2个在“水外”,明代乌撤和水西的20个“则溪”扯勒部的则溪有七个的大部分建在毕节市和金沙县境,黔西北的则溪密布了今毕节地区境地。乌撒、水西和扯勒部建的则溪制,在黔西北的毕节地区全面的实行则溪制,国内属个别,国外没有这一独特的历史。本文侧重谈黔西北明代水西(水内)的则溪制。
  (一)
  则溪制度是明代水西、乌撒等地最有特色的政治制度,它渊源于彝族的“家支”制度,是“家支”制度政权化、地域化的结果,它具有地缘关系、血缘关系相结合,军事组织和行政组织相结合,管军、管政、管财等,从政权关系看犹如州、县。“则溪“是实行土目分治的基本单位,它的职能一是管兵马,二是管钱粮,负有管军和征赋税的双重任务。因此,则溪的头目“上马管军,下马管民”,一身兼有军民长官二任;则溪之民,既要当兵,又要纳粮,“平时则输之粟,有急则助之兵”,亦兵亦农承担服兵役与纳赋税两种义务。水西宣慰使安氏、既是当地的最高统治者,又是水西土地的所有者,当地人民和土地都归其所有,故有“世袭其职,世有其土,世长其民”之说,因此,他们有权将土地连同人民分封给“十二宗亲”及各士目,并通过他们征收赋税和征集兵员。在这种封建领主制度下,地租与国家赋税合而为一,由土目而则溪,由各则溪总纳于安氏土司。
  则溪,管钱粮兵马,水西的11个则溪(水内),早期管钱粮兵马的官员,各则溪有3人,一管钱粮兵马,二管钱粮,三管兵马,其住地个别的不清,大多在今县、乡镇、村处。人、地分别按顺序述:木胯则溪的阿大阿户、阿户,在毕节梨树乡联合村阿父桥,阿伍在毕节朱昌镇花厂村官寨;火著则溪的洛纳归宗,归宗在纳雍雍熙猫场邻近几里,以义在纳雍洛寨乡英底村;架勒则溪的扯名底苏在钟山水域办,阿隆在中山汪家寨镇郊,扒瓦在水城保华乡;化角(法戈)则溪的额选德楚、德楚在大方理化乡大营村,法沙在织金茶店乡海马村官寨;则窝则溪的阿慕以则,褒金在黔西五里张石门坎村;以著则溪的更俄阿嫩,以苴在野西永新乡、阿布在黔西大关镇;雄所则溪的仁阿伍、阿乌迷在金沙后山乡那杵河寨,密苏;的独则溪的苴芭哲洁,这借,义戛刺;朵你则溪的阿施阿额,那威、卧这在纳雍乐治镇;安架则溪的俄必迭在水城果布戛乡永姑村官寨,阿者七在六枝郎岱镇,底苏;胧胯则溪的鲁额胧胯,胧胯,支铺。
  (二)
  清康熙初年建府,一府辖几个则溪之地,每个则溪之地改编几个里,里下又分甲村。各则溪及里的方位和范围对应毕节地区县、乡镇作一简介。
  水西的11个则溪的大体方位。木胯在大方西北境,化角在大方县南境,火著在纳雍县境,架勒在水城北境,阿架在水城南境,的都在水城、六枝之间,胧胯在织金东境,朵你在织金西境,则窝在黔西北境,以著在黔西东境,雄所在金沙县南境。
  据《大定府志》中述:…康熙三年(1664)水西、乌撤反讨平之,明年(1665)置四府(威宁、大定、黔西、平远)。大定(今大
  方)由木胯、火著、架勒、化角四则溪隶之,编为八里(东乡编悦服、乐贡二里、归化角则溪之地也。南乡编大有、嘉禾二里,归火著则溪之地也。西乡编永顺、常平二里,归架勒则溪之地也。北乡编仁育、义渐二里,归木胯则溪之地也。里各十甲)。以水西城为黔西府,由则窝、以著、雄所三则溪隶之。编为8里(黔兴里即州城所治;崇善里在城东;安里在城南;西城里自城西至东北,归则窝则溪地也。敦义、永丰二里在北界通遵义,归雄所则溪地也。新化、新民二里在城东去城最远,归以著则溪地也)。以比喇城为平远府,而的独、朵你、安架、胧膀四则溪隶之,编为九晨(曰向化、曰怀忠、曰兴文在东境,为庞膀则溪旧地)。曰幕恩在城北,曰太平在城南为中境,中为朵你,曰敦仁曰崇信为西境,西为的都,曰时丰,曰岁稔为西方远景,远为安架)……。
  水西11则溪改编为29个里,有8个则溪各分2里,有的分6里不等。各里范围地,在今县的乡镇有的占几个,有的10几个。木则溪编2里。仁育里在大方的双山、兴隆、文阁、八堡,毕节的梨树、岔河、朱昌、田坝、阴底、八赛、田坝头,纳雍的羊场、厍东关、维新、姑开等15个乡镇;义新里在大方的东关、核桃、达溪、竹园、响水、飘井、长石、果瓦、大山,毕节的阿市10乡镇。火著则溪编2里。大有里在大方的鸡场、黄泥塘、牛场,织金以那、板桥、中寨,纳雍的乐治、王家寨、雍熙、水东、老凹坝11乡镇;嘉禾里在纳雍的雍熙、鬃岭、阳长、勺窝、百兴、曙光6个乡镇。架勒则溪编2里,水顺里在钟山的黄土坡、月照、德乌、,风凰、荷城、滥坝,水域的盐井、南开、保华、玉舍、勺米、纸厂、双戛13乡镇;常平里在钟山的汪家寨、大河、老鹰山、观音山,水城的董地、木果、发箐、青林、陡箐9乡镇。化角则溪所编2里。乐贡里在大方的小屯、高店、绿糖、风山、百纳、普底、六龙、雨冲、沙厂、大水、黄泥、星宿、三元,金沙的安洛,新化、城关、大田,黔西的金坡18乡镇;悦服里在大方的羊场、理化、马场、鼎新、猫场、织金的金龙、纳雍的龙场、董地、化作、昆赛、猪场、左鸠戛、锅圈岩、乐寨、沙包,水城的金盆16乡镇。则窝则溪编为4个里,跨黔兴里在黔西的洪水、林泉、锦星、红林4乡;安德里在黔西雨朵、金碧、新仁,织金的拿(纳)雍4乡镇;祟善里在黔西的大关、钟山、谷里、铁石、素朴、太来、协和7个乡镇;西城里在黔西的仁和、定新、甘棠、重新、中廷、中坪,金沙桃园村7乡镇(村)。以著则溪编为2个里,新化里在黔西的永新、花溪,金沙的长坝、沙土4乡镇;新民里在金沙的城关、平坝2乡镇。雄所则溪编2里,敦义里在金沙的安底、茶园、岚头、化觉、高坪、禹谟6乡镇;永丰里在金沙的龙坝、本孔,源村、官田4乡镇。独则溪编为2里。崇信里在织金的鸡场、熊家场,水城的比德、化乐,纳雍的新房乡等地;敦仁里在织金的阿弓,白泥,少普、三塘、后寨,纳雍的张家湾、雍熙7乡缜,朵你则溪编为2里,慕恩里在织金的三甲、绮陌、城关3乡镇;太平里在织金的珠藏、熊家场、黑土、普定的鸡场坡4乡镇。安架则溪为6个里,时丰里在水城的野钟、阿戛、蝠龙、猴场,米箩、红岩、果布戛,六枝的箐口8乡镇等;岁稔里在水城的龙场,杨梅,都格、发耳、花戛、坪寨、顺场、鸡场、新街、营盘,普定的原丫口乡,盒县的八担三村12乡镇村;家仁里在六枝的郎岱、毛口,中寨、陇脚、折溪酒、洒志6乡镇等;时和里在六枝平寨,堕脚、新窑3乡镇;崇正里在六枝的牛场、新场2乡镇;明禳里在六枝的岩脚一地。胧胯则溪编3里。向化里在织金八步、茶店、普翁、实兴、桂果5乡镇等地;兴文里在织金的猫场、上平寨2乡镇;怀忠里在织金的营合、龙场、化起、牛场、自强、大平6乡镇。
  另外,于的则溪(大部份在修文等地)、六慕则溪,在清镇、贵阳、平坝、普定等地的一些地方,原属水西,地处水外六目,水西讨平后被削去,不再属水西辖区,就不在今毕节区境。
  (三)
  土司的土地和人口均为土司所有,收益主要归土司土目所有,赋税则由土司统一认納。水西的土地大体分两类,一类是宣慰及各土目的私地,称为“官庄”;另一类分属各则溪的“公田”租给人民耕种。官庄由宣慰或土目派人经营,“众苗通力合作,土目亩收利”即采取劳役地租的方式,令当地人民无偿为之耕种,收获物归土司、土目所有。公田实际上是生产者的“份地”,耕种者既是土司、土目的佃户,又是他们的士兵,“分地而耕,纳租于主”,纳租方式分为3种,按“夫差地”、“门户地”、“人租地”承担。种“夫差地”的人,承担某种劳役世代不改,种奶妈田的世为土司、土目子女喂奶;种“上马田、下马田”的为土司、土目垫脚上马、下马;种“火把田”的专为他们打火把;种“筷子田”的专门供给筷子,等等;有些是整个村赛为领主服某种差役,故有养牛、马、羊寨、厨子寨、轿子寨等名目。种“门户地”的人,种一片土地称为”一杆门户”以村寨、家族、家庭为单位,按土地多少好坏交租,除交纳一定粮食,还必须交纳一头牲畜,土好的交牛或马,次的交猪或羊租,差的交鸡租,故名牛、马、猪、羊、鸡租地等名目,种“人租地”的人不纳粮以子女作地租交给领主,不得过问,由领主作丫头、娃子等使用,这种残酷的地租形式,是奴隶制的残余。
  参考文献:
  [1]《毕节地区志财政志》,糜崇习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8-12
  [2]《大定府志》,贵州省毕节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点较,中华书局出版,2000-6
  [3]《彝族源流》,王明贵、王显 民族出版社 2005-1
  [4]《西南民族社会形态与经济文化类型》,史继忠 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1997-4
  [5]《贵州通志·前事志》,贵州省文史研究馆,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