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探究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个体素质能力的培养
【作者】 赵冠军
【机构】 (河南省西平县第二初级中学)
【正文】摘 要:培养与发展学生的个人素质能力、实践能力是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体验性、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具有较突出的能力培养目标取向。在确立主题阶段,培养学生发现与合作能力;在材料准备阶段,培养学生自主力与甄选力;在活动实施阶段,培养学生实践探索能力;在交流总结阶段,培养学生评价与创新能力。整个实践过程,都是培养学生全方面发展的具体落实,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只有植根于生活与师生,结合实际,注重实践,才能有深厚的底蕴与强大的生命力,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主义高素质复合人才的要求。
关键词:初中;实践活动;能力培养;问题意识
成功智力,是包括创造力、分析力、实践力等,组成达到人生中主要的目标智力。成功智力在现实生活中,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顺应时代的变化,不断修正与发展的。因此,教师应注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跳板,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下,我便结合自己身的教学经验,详细论述综合实践活动对提升学生个体素质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一、确立主题阶段,培养学生发现能力
确立主题,是决定中最重要的一步骤。因此在确立主题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从身边和教材入手,把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进行自主分析与总结。随后,进行小组合作,相互探讨与交流彼此想法,形成最终的主题。这一过程中,学生所收集的资料在头脑中会形成鲜活而具体的表象,成为思维发展的优质基础,让学生更客观地去确定主题,为推动综合实践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主题也要具有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主题本身对学生要有足够的吸引力,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实践,激发出学生的探索欲望。通常情况下,为了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我们确定的主题可以从生活角度出发,如“身边的好人”、“热搜的明星”等等。
二、收集材料,培养学生自主力与甄选力
主题的确立后,小组应围绕主题充分开展前期的准备活动,其中包括前期资料的收集与甄选,为活动方案提供合理的依据。因此,小组成员应收集大量与主题相关的信息,并进行小组汇报交流,制定初步计划与方案,讨论分析计划的可实行度。这一阶段的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工作,指导学生在各种材料中,利用某种标准或方法进行对比,进行材料的分类与分析,从而培养学生有目的的多方面思考,思维的扩散,在众多材料中,甄选出符合小组需求的。而为了提高这一阶段学生搜集资料的效率,我们要对学生科学分组,保证每一个小组间成员的多样性。
三、活动实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所重视的是学生在探究课题、问题解决的过程,运用自身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交流能力等进行不断的实践,从实践中不断发现不足与优缺点,从而使认识与实践相结合,形成一个循环过程。通过实践,学生能把自己的想法落实,从而获得巨大的、无法遏制的学习动力。例如,在《身边的好人》这一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可以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入手,确定他们所认为的好人好事的具体所指,进而定义他们心目中好人的具体标准。并在此标准的指导下进行“身边好人”的推荐。
四、交流总结,培养学生的创新力
交流总结,是培养学生创新力的具体举措。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不同的个体,因此,交流过程中思维的触碰将大大激发学生日后对综合实践的兴趣。因而在实践后,学生会得出一定的结果,小组通过对结果的分析,提出优缺点,并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创新改进,通过创新性,使原有方案更加优化。另一方面,综合实践活动,是脱离于课本,为学生提供自主能动性、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平台,从主题的选择到最后的落实,都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因此,在整个活动中,学生的创新力会得到大大的提升。
五、团队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都是以合作的形式进行,在一个完整的综合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情况进行分工,充分让学生发挥个体优势,而学生要分工协作、相互配合与交流,从而扬长避短,达到小组合作最优化。另一方面,可通过交流辩论的形式,促进师生或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使之从不同角度,不同观点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构建完善学生的认知与知识。团队活动下的综合实践活动与传统单体的综合实践活动相比,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也更考验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结语:综上所述,综合实践活动能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与提升,另一方面,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走上社会、观察社会、认识社会的重要课程,它注重的不是行为的结果,而是行为过程的本身,强调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须遵循“亲历实践、深度探究、全面发展”原则,在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之间架桥一座沟通的桥梁,为之铺垫。
参考文献:
[1][美]R.J.斯腾伯格著,吴国宏等翻译.成功智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吴志华.论学生实践能力发展[D].华北师范大学.2006.
关键词:初中;实践活动;能力培养;问题意识
成功智力,是包括创造力、分析力、实践力等,组成达到人生中主要的目标智力。成功智力在现实生活中,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顺应时代的变化,不断修正与发展的。因此,教师应注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跳板,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下,我便结合自己身的教学经验,详细论述综合实践活动对提升学生个体素质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一、确立主题阶段,培养学生发现能力
确立主题,是决定中最重要的一步骤。因此在确立主题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从身边和教材入手,把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进行自主分析与总结。随后,进行小组合作,相互探讨与交流彼此想法,形成最终的主题。这一过程中,学生所收集的资料在头脑中会形成鲜活而具体的表象,成为思维发展的优质基础,让学生更客观地去确定主题,为推动综合实践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主题也要具有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主题本身对学生要有足够的吸引力,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实践,激发出学生的探索欲望。通常情况下,为了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我们确定的主题可以从生活角度出发,如“身边的好人”、“热搜的明星”等等。
二、收集材料,培养学生自主力与甄选力
主题的确立后,小组应围绕主题充分开展前期的准备活动,其中包括前期资料的收集与甄选,为活动方案提供合理的依据。因此,小组成员应收集大量与主题相关的信息,并进行小组汇报交流,制定初步计划与方案,讨论分析计划的可实行度。这一阶段的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工作,指导学生在各种材料中,利用某种标准或方法进行对比,进行材料的分类与分析,从而培养学生有目的的多方面思考,思维的扩散,在众多材料中,甄选出符合小组需求的。而为了提高这一阶段学生搜集资料的效率,我们要对学生科学分组,保证每一个小组间成员的多样性。
三、活动实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所重视的是学生在探究课题、问题解决的过程,运用自身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交流能力等进行不断的实践,从实践中不断发现不足与优缺点,从而使认识与实践相结合,形成一个循环过程。通过实践,学生能把自己的想法落实,从而获得巨大的、无法遏制的学习动力。例如,在《身边的好人》这一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可以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入手,确定他们所认为的好人好事的具体所指,进而定义他们心目中好人的具体标准。并在此标准的指导下进行“身边好人”的推荐。
四、交流总结,培养学生的创新力
交流总结,是培养学生创新力的具体举措。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不同的个体,因此,交流过程中思维的触碰将大大激发学生日后对综合实践的兴趣。因而在实践后,学生会得出一定的结果,小组通过对结果的分析,提出优缺点,并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创新改进,通过创新性,使原有方案更加优化。另一方面,综合实践活动,是脱离于课本,为学生提供自主能动性、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平台,从主题的选择到最后的落实,都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因此,在整个活动中,学生的创新力会得到大大的提升。
五、团队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都是以合作的形式进行,在一个完整的综合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情况进行分工,充分让学生发挥个体优势,而学生要分工协作、相互配合与交流,从而扬长避短,达到小组合作最优化。另一方面,可通过交流辩论的形式,促进师生或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使之从不同角度,不同观点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构建完善学生的认知与知识。团队活动下的综合实践活动与传统单体的综合实践活动相比,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也更考验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结语:综上所述,综合实践活动能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与提升,另一方面,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走上社会、观察社会、认识社会的重要课程,它注重的不是行为的结果,而是行为过程的本身,强调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须遵循“亲历实践、深度探究、全面发展”原则,在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之间架桥一座沟通的桥梁,为之铺垫。
参考文献:
[1][美]R.J.斯腾伯格著,吴国宏等翻译.成功智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吴志华.论学生实践能力发展[D].华北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