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探讨高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

【作者】 张海佳

【机构】 新疆巴州和静县高级中学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情感态度的健康发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转变教学观念,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实施情感教育的和谐氛围;创设教学情境,面向全体,消除情感障碍,培养积极情感;深挖教材情感因素,激发情感共鸣,利用教材实施有效的情感教育;注重在语文课堂教学、作文教学、语文课外活动中实施情感教育。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情感教育;研究;实践
【正文】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情感教育已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能促进学生情感态度的健康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那么,怎样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呢?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来具体谈一谈。
  一、转变教学观念,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实施情感教育的和谐氛围。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实施情感教育,教师必须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新课改把语文教学推向了新的阶段,教学中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合理地创设课堂氛围,最优化地组合课堂结构,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探究,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目标观,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精神,激发和利用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积极情感因素,增强学生学习的原动力、主动性和目的性,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情感素质,通过实施情感教育来实现语文教学中的师生共同参与并和谐发展。教学是一种师生人际交往的过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语文教学的过程是进行思想、情感、信息交流的过程,是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际活动来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有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挖掘学生学习语文的潜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用愉悦的神态、期待的眼神和亲切的话语来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多使用亲切的鼓励性的语言,与学生平等对话,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中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关爱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品质,引导学生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促进他们自主发展。
  二、创设教学情境,面向全体,消除情感障碍,培养积极情感。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应在语文教学中做到情感教育目标与认知教育目标的互动统一,注重师生之间的有效的情感沟通,使师生在快乐和谐的教学氛围中达到情感共鸣,教学相长。创设好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情感、知识、能力的全面发展。如教学《飞向太空的航程》一课时,我用课件展示了远古时期嫦娥奔月的神话、敦煌的飞天壁画及“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情景,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强烈的爱国心。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要面向全体,注重消除情感障碍,培养积极情感。素质教育有十分丰富的内涵,面向全体学生施教,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和根本要求之一。在语文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面向全体,就要坚决贯彻因材施教、分类推进原则,在讲、练等主要教学活动中,运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实现全体学生素质的提高。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增强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信心,多给予鼓励和激励,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的情感态度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凡是符合人的需要或能满足人的某些需要的事物,就会引起人们积极的情感,包括兴趣、动机、自尊、自信、愉快或惊喜等心理状态。积极的情感对语文学习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作用,如:具有乐观向上和活泼开朗的个性有助于学生积极参加语文学习活动,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强烈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大胆实践的精神有助于学生增强学习效果;坚强的意志与较强的自信心有助于学生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真情和循循善诱的教学感染学生,消除学生的情感障碍,减轻心理压力,激发学习热情,使他们身心愉快地参与语文学习。
  三、深挖教材情感因素,激发情感共鸣,利用教材实施有效的情感教育。
  语文教材中蕴涵的情感因素是十分丰富的,教师如能准确把握其中的情感教育内容,深挖课文中蕴涵的情感,恰当地渗透到教学中,就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情感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就是用美文激发情感,动之以情,让学生得到情感的熏陶。语文教材的情感内容是极为丰富的,如强烈的爱国情感、高尚的人格、积极的进取精神、执着的信念、助人为乐的品德等。高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每一篇文章均为文质兼美的佳作,文字的锤炼、内容的表达、情感的抒发,都表现出一种至高的美。每一篇文章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是作者对社会和生活真实的体验,闪烁着圣洁的人性美。如《小狗包弟》,表现了作者善良、正直的品性和严于解剖自己的可贵精神。《沁园春·长沙》,表现了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已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大堰河——我的保姆》,抒发了诗人对保姆大堰河的真挚怀念和热情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教学中,教师要精研教材,多方面收集相关资料,探求作者的创作动机和情感倾向,把作者的博大情怀、细腻情感、忧愤之思,贴切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四、春风化雨,点滴滋润,品情入情,共振共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就是通过启发、熏陶,用情感交流的方法,让学生沉浸在饱含情感的文章之中,接受道德情操的陶冶,净化心灵,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因此,教师要时时把情感教育渗透在语文课堂的听、说、读、写中,渗透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
  导语激情。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时,我在课前先放《好汉歌》:“……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那高亢激越的曲调,使学生听后精神振奋,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节拍唱起来,很快就进入了课堂情境。导入新课的方法多种多样,只要能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又符合课文内容,都可以运用。
  朗读悟情。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要重视朗读教学,使朗读真正点亮语文课堂,激发学生情感。朗读是理解教材情感的重要环节,特别是一些文学作品,如诗歌、散文,抓住了朗读这一环节,就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只有在朗读中才能感受到文本的语言美,才能加深对重点句段的理解,体会作者的写作匠心。在教学中,我注重教会学生朗读方法,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如教学《声声慢》时,我引导学生用低沉悲戚的语调和较为缓慢的语速朗读,并想象词中描写的意境。学生深情吟诵,用心揣摩,细细品味,便能体会到词中景景含愁,句句悲苦,体会到词人心中的种种愁怨。
  赏析入情。语文课本中,诗歌用字精炼传神,散文句式优美多样,记叙文中人物的语言富有个性,细心琢磨文中优美的词句,不但能欣赏语言的优美,还能受到美的熏陶、情的感染。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赏析课文,进入文章的情境,使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如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通过设置问题、分析赏读、想象情境、吟咏感悟,引导学生感悟到词中雄浑苍凉、大气磅礴之美,体会到词人的豪放之情和无限感慨。
  练习延情。教学每一课后,都应设置一些练习题。学生通过做练习,能进一步加深对课文情感的领悟。如教学《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后,我让学生写读后感,谈谈父母对自己的影响。教学《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后,我让学生找出文中富有哲理的语句,并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写心得。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运用丰富的教学语言。语文教学语言或喜悦、或愤怒、或悲哀、或思念、或憧憬、或赞扬、或谴责……要与原文基调一致、和谐。此外,教学语言还要富有文采。在设计教学语言时,要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教师除了要拥有优美而富有情感的语言外,还要有和谐得体的手势、神态等。教师要通过借助面部表情、手势、眼神和姿态等形象的力量来加强感情的表达,激起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走进课堂,要面带微笑,要给学生轻松、愉快、慈祥、富有朝气的感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教得轻松,学生要学得愉悦。
  五、体验生活,抒写真情,点拨情弦,打开情闸,在作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
  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土壤里。任何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寄托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和崇高的理想,或是对美好纯洁事物的热切希望,或是对高尚人格的至诚赞颂、深情咏叹,或是对腐败丑恶的强烈愤怒,或是对生命价值的执着追求。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写作素材,选好突破口抓准诱发时机,在情感浓缩凝聚的关键之处,点拨学生心灵的情弦,引爆他们的情感大坝,打开他们的情感闸门,引导学生在写作中抒发真实的情感。
  情感教育对作文的作用是巨大的。学生在写作文时经常有这种体验:有时举笔维艰,有时下笔如有神,滔滔不绝,似有一泻千里之感。下笔滞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缺少题材,没有生活经验;二是由于思想不集中,情感不投入,思路不开阔。前者看似与情感无关,其实是学生日常生活情感积累少,不善于挖掘有感性认识的素材。作文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学的人文性、情感性的特征,做到教学过程情感化,使学生融情于文字,抒情于笔端。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情感。在作文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积极体验生活,走出课堂,走进社会。我注意紧扣社会热点,激发学生写作情感。社会热点是学生关注的焦点,如“希望工程”、“打工潮”、“追星族”等热点,适当引入作文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和抒写真实的感受。我注重作文命题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可写,写自己的情感体验。我还重视学生的日记训练,利用日记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积淀情感,培养学生较为稳定的情感素质,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情感在作文中渗透,作文在情感中升华。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注重情感教育的实施,学生便能得到爱国情、责任感、爱父母、爱他人等情感的锤炼,逐渐形成高尚的品德。
  六、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注重效果,在语文课外活动中实施情感教育。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利用语文课外活动实施情感教育。语文课外活动,能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语文课外活动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有多种方式,语文教师要不断地去探索。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实施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身心愉快地参与语文学习,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培养他们健康的情感态度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参考文献:
  [1]曹明海.语文教育智慧论[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版
  [2]程达.语文学科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版
  [3]曹明海.新世纪语文教师发展丛书[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版
  [4]周庆元.中学语文教学原理[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