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让作业成为知识与能力的桥梁

【作者】 马彦宏

【机构】 新疆第六师五家渠市一0二团学校

【摘要】新课程改革以来,传统的作业面临多方面的挑战。现行的作业目的和内容还是很重视学生的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注重重复与模仿,而学生的困惑、情感、价值观、创新能力则被冷落了。如何让学生在每天完成作业当中把对知识的巩固悄然变成能力的提升?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通过我的摸索、反复实践和不断的努力找到了几种行之可效的方法。其中浅谈两点:一是给学生布置作业时找好知识与能力的切入口;二是让学生在完成作业中运用知识,提高能力。其中包括对学生现存问题的阐述。在第一点中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中之一是对低年级的字词作业布置,突出游戏成分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强调的是要每天进行复习和使用。还有一方面是老师布置作业时要考虑如何使中高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在第二点中主要谈的是怎样才能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诵读能力。
【关键词】作业;知识;能力
【正文】
  现行的作业状况总让我感到不安,因为学生在机械重复的完成中并没有获得实质性的进步反而让时间白白浪费了。结果造成了我们每个人都熟知的情景:昨天在课堂上所有的学生对生字词语和课文内容都十分了解,能很好的回答为题和举出例子。可是,今天班上足足有一半学生对学过的东西感到模糊,有的人甚至忘了;学生把学过的词语抄上很多遍依然错误百出,不会使用;学生把课文读的通顺流畅可是在遇到给据课文内容填空时还是不会;学生积累了很多好词佳句可是写作文和小练笔时依然素手无策。面对这样的现象,有个念头在我脑子里萦绕不止:怎样才能做到让学生的作业有创造性?让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提升自己的能力?通过我的再三探索和实践找到几点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给学生布置作业时找好知识与能力的切入口
  我相信,孩子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一个原因,就是知识对他们来说往往成了滞销的货物,学生完成作业似乎是“为了存储知识”,而“不进入流通过程”,知识得不到运用。结果作业对学生来说,变成了累赘、讨厌的事情、希望尽快摆脱它。那如何才能使学生完成作业时不断的发展和加深知识?完成作业怎样才能使学习成为动脑筋的活动?
  1.低年级刚开始的学习主要是字词的积累。因此布置作业时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字词的掌握能力。刚开始,每学习完新课,我会让学生回家抄写新学的生字和词语。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发现每次给学生听写时总是错误百出,造句也是张冠李戴,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这些生字词。后来我意识到一二年级的孩子太小,让他们一天要记住那么多生字根本就不可能,而且加重了他们的负担,更重要的是担心孩子们失去了识字的兴趣。我试着把学生每单元要学习的生字词都整理出来,在学习该单元的工作日里让学生每天写五个。我把含有相同情景的词写在一起,比如:大海、舰队、浪花、海鸥、沙滩。或者是字形相近的字,例如:哇、娃、蛙、洼、挂这些字写在一起。在上完课后我会在小黑板上写出今天要写的字词,学生把这些要记住的字或词写在专门的练习本上。在放学前我会对学生说:“在回家的路上,想想我们今天写了那几个字词,它们是怎么写的,有什么含义呢,不会的可以查字典。明天早上醒来,立刻再想想这些字词的写法,把它们默写在练习本上。”第二天上课前我把昨天写在小黑板上的词再次挂出来,让学生当“我是用词小能手”一分钟之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词造句。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发现学生通过这种方法完成作业效率较高,对字词记得也比较牢固。这种游戏性的作业对学生的记忆力和说话的能力都有一定的提高。
  2.作业中的问题是学生知识仓库中的“查验员”。我们以往的作业就是让学生大量的做题,抄写,背诵。我觉得这样的作业,学生在完成时只是在机械的训练,学生的思维并没有参与其中。那怎样才能让学生完成作业时积极的思考呢?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我发现让学生提问题是很好的锻炼思维能力的方法。问题是学生思维的“引爆管”,一旦掌握,学生的思维之花就会绚丽多彩。这种作业方法我在三年级开始使用。要学习新课时,我会给学生布置一项作业,让学生在预习课文的同时提出三个问题。刚开始很多学生不会提,我就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及时表扬提出有意义问题的同学。慢慢地学生都会提问题了,而且提出的问题越来越有价值和意义。比如:在学习课文《永生的眼睛》时,有同学就问“生命的意义和眼睛有什么关系?”,“生命是有限的,可问什么说是永生的眼睛?”。在学习《生命 生命》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齐读完课题后,就有学生说:“老师这篇课文的课题不应该这样读,第一个生命应该用疑问的语句气来读,第二个生命应该用感叹的语气来读。因为第一个生命是作者在问什么是生命,第二个生命是作者懂得了生命的意义。我是通过预习,在课文中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发现的!”看孩子们说的多好呀!这说明学生们在完成作业时认真思考了,通过提问题他们的思维能力真正地得到了锻炼!
  二、在完成作业中运用知识,提高能力
  怎样才能使学生在完成作业时,促进他们的智力成长,发展他们的思维和语言能力,以及培养语感呢?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并在积极的寻找方法。在学生地朗诵训练中我找到了较好的方法。
  新课标各学段的朗读目标都要求“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可是,课堂时间是有限的,让学生通顺、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只能在课下完成。为了让学生乐于读课文,并在朗读中品味语言,体会其中的情感态度。一开始我让学生回家读课文,结果这项作业没有几个人完成,很多学生甚至都读不通课文。我觉得这种方法行不通,就让小组长盯着组员读。这样以来,大部分学生能读通课文了,但是还远远达不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这个要求。更主要是小组长一天下来没有玩的时间,其他学生也把这项作业当成任务来完成。学生们失去了朗读的乐趣,更谈不上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在不断的探索中,我发现给学生做出积极明确的朗读评价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我先在课堂学习中把朗读用画星来评价。读正确在该课画一颗星,读通顺画两颗星,读流利画三颗星,能读出自己的有感情画四颗星,能读出作者和文中的感情画五颗星。让学生慢慢知道该怎样评价。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再让学生下课之后找自己喜欢的同学互相朗读评价,每一篇课文可读三次,按读的最好的一次评价。然后再根据学生得到星星的多少评出“朗读小能手”。通过实践,我发现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了不少,学生对于字词的运用和理解能力也增强了不少。更可喜的是很多学生竟然喜欢读课文了,回家后他们会主动拿出语文书有声有色的读起来!
  作业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容忽视的。要想使作业摆脱繁重、低效无意义的现象,我觉得首先要让作业成为学生积极、主动并乐于去做的事去完成。只有这样才能在已有知识中发现新知识,才能让学生在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感悟能力等方面有提高。
  参考文献:
  []1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P40-45.
  [2]钟启泉.张华. 课程与教学论[M].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P193-196.
  [3]窦桂梅.听窦桂梅老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P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