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高中语文课堂中如何有效渗透法制教育

【作者】 张 峰

【机构】 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

【摘要】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备受关注。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提升法律素质,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语文教学;渗透;融入;深化;法制教育
【正文】
  培养青少年的法制意识,关系着国家的稳定,社会的和谐,家庭的和睦以及个人的安危。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既是新理念教育的内容,更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作为教育第一线的教师,不能再为教教本而教教本。我们应该以人为本,跳出教材,用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模式,发散学生思维,联系实际生活事例,把法制教育渗透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促进国家稳定,构建社会和谐,创建家庭完美。让他们知法、懂法、守法,已成为我们教育教学中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在实际教学中,我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将法制教育渗透在语文的学科教学中:
  一、教材解读渗透法制教育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惊喜地发现,高中课文相当一部分篇目都涉及到一些法制常识。我在教学中积极主动地承担起讲述课文相关法制知识的重大责任。譬如,我在讲到唐代现实主义大诗人杜甫的《兵车行》的时候,给学生讲一讲社会主义新中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有履行兵役的的义务,但是已经远远不像以前的封建社会那样,国家想什么时候征兵就什么时候征兵,想征用谁就征用谁,而是具有一套完备的法律制度,并且十分合理化和人性化。在教学报告文学名篇《包身工》时,就芦柴棒非人的遭遇,可以渗入《劳动法》,让学生明白“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为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介绍或招用童工”是违法的,从而增加学生对黑暗制度的愤慨和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和敬畏。
  我在教学中结合实际,深刻研读教材内容。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充分挖掘文本的法制教育因素,把握时机,适时渗透,使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法制教育。
  二、教学过程体现法制教育
  教学过程是一堂课的关键,是有效完成教学内容,达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法制教育是语文学科贯彻法制教育的基点。我们认为:理想的渗透式有联系的渗透,是无疤痕的渗透,是为了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是为了形成学生全人格的渗透,是从文本到敬畏生活规范和练就真善美人格的融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法制教育,最具有操作性的是在全面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抓住“情·理·法”的统一原则,进行有方向的探讨,教师适当点拨,让学生明确于情于理于法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以此达成教学文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比如教学《小狗胞弟》,我们可以在掌握全文故事,明白文章主题的前提下拓展延伸,出示“踩猫一族”、“猎鸟群组”图片,进而从情、理、法三方面切入,突出《动物保护法》的内容。我们认为,情、理、法的三线交叉处,就是我们有效和无疤痕渗透法制教育的契合点。
  三、作文教学融入法制教育
  叶圣陶先生指出:作文教学思想的精髓就是“教作文与教做人的统一”。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处理好这个“统一”,这就需要我们老师结合作文自身特点,对学生进行生动而全面的法制和公德教育。比如写日记就是渗透法制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有位教育专家说过:“日记是道德长跑,每天坚持,促使人心灵求真向善爱美。”学生写日记是说真话,说心里话,这便起到了催人求真的作用。同时,写日记能规劝自己上进,劝人改过。作为语文教师,我充分利用日记这种写作形式,引导学生回眸生活中不文明、不规范行为,乃至违法犯罪现象,通过日记这个载体进行内心的真实表露,接受深刻的教育。同时通过批阅,和学生进行推心置腹的交流,有针对性地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法制教育。
  在习作教学中引入法制事件,诱发学生思考、分析、比较、反思、议论、总结,不仅可以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而且还可以规范学生的法制行为。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今日说法》《道德观察》《法治在线》《天网》《大家看法》等栏目深受观众的喜爱,原因不仅是由于它们在选题贴近百姓生活、讲述真实生动、弘扬道德风尚、普及法律常识,而且还得益于每一期都有一个好标题。利用这些媒体资源可以向学生传授作文拟题技巧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更重要的是能够以这些特殊的案例为切入点,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整理自己的思想,对事件表达自己的看法,在习作中深化认识,对比自己或周围人的做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四、语文实践深化法制教育
  生活无小事,事事皆育人。生活是一本无形的教科书,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素材。学生是生活中的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耳濡目染一些社会现象。语文教学中,我们除了要积极缩短教学与生活的距离,将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起来,还必须主动拓展教学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得到情感的体验,从而巧妙的渗透德育内容和法制教育内容。可以组织一些关于法制教育的的主题演讲比赛,举行“珍惜青春,远离网吧”演讲比赛,让学生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不应该沉溺网吧,而应该把自己的大好青春年华用在学习之中,争取早日获得佳绩来回报自己的老师、父母和其他亲人,回报社会;举行“青少年如何进行自我保护”的演讲比赛,学生就可以明确地了解采取什么方式才是真正的自我保护等等。
  法治教育其实就是指导学生怎样生活,怎样做人的,它只有和生活情境结合起来,才能产生教育本身所可能产生的作用。搞教育讲师德,当医生讲医德,做艺人讲艺德,当然法制教育也必须讲法制道德。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我时常组织学生模拟法庭审案的形式,让学生来扮演法官、原告人、被告人、辩护律师,再现生活中的某些情境。通过活动,学生不仅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且还认识到作为一个人必须有良好的道德,必须要学会公平、公正、公开对待每一件事,不能徇私舞弊,损公肥私。这其实就是培养他们良好的法制道德。此外还有环境保护调查、制作法制手抄报等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法制道德的形成搭建平台,提供生长的土壤。
  让我们积极开动脑筋,将法制教育渗透进日常琐碎的教学工作中,切实提高学生的法制素质,为学生的健康快速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让法制教育之花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绚丽的绽放!
  参考文献:
  [1]《新时期法制局(办)法制宣传工作指导手册》,法制出版社2009年5月出版
  [2]《公民道德教育与公民法制教育》徐继超 著,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3]《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