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水族文化的形成、传播及发展

【作者】 蹇世平

【机构】 贵州省三都民族中学

【摘要】水族传统文化丰富多彩,独具特色,是祖国丰富文化遗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简要介绍水族文化的形成、传播和发展,目的是更好地传承水族文化,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水族文化;形成;传播;发展;民族概况
【正文】我国的水族主要聚居在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贵州的荔波、独山、都匀、榕江、从江等县及广西的融安、南丹、环江、河池等县。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水族人口数为406902。使用水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水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通用汉文。
  文化艺术
  水族的文化艺术丰富多彩。民间流传着各种形式的诗歌、故事、传说、寓言以及剪纸、刺绣、印染和雕刻等工艺美术。民歌内容广泛,形式多样。人们善于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有长篇叙事诗,也有即兴的短歌,反映的内容十分广泛,有对古代人类起源和民族迁徙的叙述,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有对纯真爱情的热情赞颂。散文形式的故事传说和神话寓言,内容丰富,情节生动,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既是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研究水族历史的珍贵资料。水歌有大歌和酒歌两种,歌唱时,以和声伴唱而不用乐器伴奏,大歌是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唱的歌,酒歌多在婚丧或宴会的场合下唱的。水族民间乐器有锣、皮鼓、芦笙、胡琴、唢呐等。铜鼓是水族传统的乐器,每逢喜庆节日都跳铜鼓舞助兴。
  风俗习惯
  水族男女都爱穿青、蓝两色服装。男子穿大襟长、短衫,用青布包头。妇女上身通常穿蓝布大襟无领半长衫,胸前围一块刺有茨藜花纹的围兜,下身穿青布长裤。妇女衣裤四周镶有花边。节日穿裙子,将长发梳成一把斜绾头上。每逢盛大节日或宴会时,喜欢带各式各栏的耳环、项圈、手镯等银饰。水族以大米为主食,次为玉米、大麦、小麦、红薯等。喜食糯米饭、鱼类及烧酒、甜酒,并以此作为祭品和节日招待亲友所必需的食品,房屋建筑多系木质结构,历史上多为“干栏”式楼房,现在平房占多数。
  水族热情好客。节日期间,客人到家,不论认识与否都要热情招待。待客饮食中以酒为贵,贵客则以杀小猪及鱼招待。猪头、鸡头象征尊贵,所以鸡头要敬给客人,猪头留作饯行席的供祭品。
  水族的家庭形式为一夫一妻制的父系小家庭。以前,水族青年男女恋爱婚姻讲求“门当户对”,“婚姻论财”。在封建家长制的束缚下,青年男女的婚姻多由父母包办。结婚时新郎不迎亲,请几位未婚青年代迎。新娘撑伞步行到男家,不举行仪式。欢宴宾客后,新娘当天或次日即返娘家,一般经过半年后,才到夫家长住。水族的丧俗繁杂,其程序大致分为报丧、入殓、择吉、安葬、立碑、除服等6个阶段。
  宗教信仰与重要节日
  水族过去信仰多神,相信万物有灵。以“六一公”、“六甲公”为正神。相传为“水书”的创造者。凡遇生死、疾病、灾荒都要请鬼师占卜念经、杀牲祭鬼神,以鱼祭为特点。卜法主要有鸡蛋卜。水族古代有石棺墓,其棺椁形似“干栏”,周围雕刻铜鼓及各种花纹,颇具有民族特点。清末,曾传入天主教。但信教者为数很少。
  水族有本民族的历法,与夏历基本一致。不同的是水历以夏历八月为岁末,九月为岁首。从八月底至十月初的4个亥日都是“端”节日子,是水族最隆重的节日。水语称“借端”。节日期间举行赛马及跳铜鼓舞、芦笙舞等活动。并举行盛大的宴会。部分水族过卯节,即以9月卯日为节日。此外还有“额节”、“霞节”、“苏宁喜节”等。
  水书
  “水书”是水族勤劳与智慧的高度结晶,因而形成了水族独有、中国特有、世界罕见的一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遗产。“水书”,水语称作“泐睢(le sui)”,“泐(le)”,是水族人对文字和书籍的统称;“睢(sui)”,即水族自称。“泐睢”汉译为“水书”。
  水书的神秘还在于它的“古”和“反”。水语称水书为“泐睢”。泐,源于古汉语,是母语遗存;睢,是水族从古至今的自称读音,是发祥于睢水流域的烙印。唐代设置抚水州,安抚自称“睢”为主体对象的人类群体,从此以“水”代“睢”。这是中央王朝确认水族之始,也是水族演化为单一民族的历史见证。
  水书到底有多少个字?1986年出版的《水族简史》称有400多个,《中国水族文化研究》称有500多个字。而专家在查阅的2000余卷水书中,发现异体字主要集中在12地支、春夏秋冬、天干、九星等单字上,例如,发现“寅、卯”等字的异体字已各有30多个。对于水族古文字的异体字,保守地推测,如果每个水文字单字至少有1个异体字计算,那么水文字总量约有1600个。
  水族是一个崇尚鬼神的民族。水族的崇拜对象,从宏观上讲,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鬼,另一类是神。凡阴暗的、落后的、消极的、对人民不利的灵魂就是鬼,凡光明的、先进的、积极的、对人民有利的灵魂就是神。总的来讲,神既可以施福于人类,也可以惩罚犯错误的人,而鬼往往都是加害于人类的。水书就是各种鬼怪魂灵、各种禁忌事项及各种避邪驱鬼方法的集成,水族人丧葬、祭祀、婚嫁、营建、出行、占卜、节令、生产等,一举一动都受水书的制约。因此,在水族的社会生活中,水书具有广泛的作用和举足轻重的地位。
  水书除了包涵大量的原始宗教信仰内容以外,它还保存了亟待挖掘和破译的天象、历法资料和水族古文字资料。水书所反映的天象、历法资料,是一份极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它的一些基本理论,如九星、二十八宿、八卦九宫、天干地支、日月五星、阴阳五行、六十甲子、四时五方、七元历制以及水历正月建戌等内容,就是水族先民高级智慧和艺术的结晶,它包含着科学的哲学伦理和辩证唯物史观,在我国文化史上有着灿烂的一页。“鬼师”从用途、使用功能方面把水书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白书”,主要用于丧葬、祭祀、生产、出行、房屋营造、经商、嫁娶和占卜等方面;另一类是“黑书”,又称“水书秘笈”,能掌握此书的鬼师极少。黑书就要用于“放鬼”和“退鬼”。
  水书大致有以下三种类型:一是象形字,有的字类似甲骨文、金文;二是仿汉字,即汉字的反写、倒写或改变汉字形体的写法;三是宗教文字,即表示水族原始宗教的各种密码符号。书写形式从右到左直行竖写,无标点符号。见到的水书载体主要有:口传、纸张手抄、刺绣、刻、木刻、陶瓷煅造等。水书主要靠手抄、口传流传,结构多为象形,主要以花、鸟、虫、鱼等自然界中的事物以及一些图腾物如龙等所撰写和描绘,仍保留着远古文明的信息,因而被专家、学者誉为世界象形文字的“活化石”。 
  作为全国唯一水族自治县,三都在“民族文化塑县”的战略决策指导下,紧紧抓住水族文化唯一性、原生性和互补性,加大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水书、马尾绣、水族端节的保护与传承,高扬“水文化”旗帜,用“水文化”来撬动三都旅游,提出“神秘水族·魅力三都”这一响亮主题,把水族文化旅游推进到发展起点超前、发展目标明确、发展方式高效的快车道。
  为打造世界知名的“中国水族文化旅游城市”名片,三都先后成功举办了中国贵州三都水族端节、中国贵州三都水族卯文化风情之旅、水族落户深圳锦绣中华民族生态村、贵州三都·中国水书第一、第二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民族语言空间认知范畴暨水族语言文化研讨会、中国著名作家三都行·大型水族文化采风活动、神秘水族 魅力三都·中国水族民族生态旅游节上海启动仪式、黔南州第三届旅发大会暨中国水族民族生态旅游节等活动,成功排演了大型原生态水族歌舞史诗画卷《远古走来的贵族》,并远赴上海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巡回展,拍摄了《水族文化瑰宝——水书》、《水族山寨的铃声》、《神秘姑鲁产蛋岩》等一批专题片,宣传水族文化,提高了三都水族民族生态旅游的知名度。“神秘水族·魅力三都”旅游品牌愈加闪亮,一个集观光、休闲、度假、会议、运动、娱乐、科考等为一体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水族文化风情旅游目的地正在快速形成。
  参考文献:
  [1]潘朝霖、韦宗林主编,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出版《中国水族文化研究》 
  注:本文系黔南州专项课题《水族传统文化在中学政治课堂中的运用研究》的最终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5B091。
  课题主持人:王兴才。执笔:蹇世平。课题主要成员:王兴才、赵晓斌、蹇世平、陈杨、周凤让、潘广林、周德年、杨承平、谢朝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