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高中语文课堂提问之后教师应做四件事——以《故都的秋》为例

【作者】 张道权

【机构】 安徽省定远中学


【正文】语文教师对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有效性、技巧性通常会比较关注,而有关课堂提问之后教师该做些什么的文章却并不多见。
  语文课堂上的问题设置固然重要,然而在提问之后教师如何处理则更多地反映出授课教师驾驭课堂、引导学生的技巧。假如我们仅把注意力投放在对于问题的设计上,而忽视提问之后的处理,草率发问后就匆匆收场,那么,即使问题设置较为理想,实际收效也会大打折扣。问题设置得好,好比庖丁手中有了一把锋利的牛刀;提问之后处理得好,则是庖丁对牛刀的自如运用。刀好是前提,用刀才是关键。两相结合才会游刃有余,展现出神奇的魅力。在此,笔者试从四个方面谈一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之后老师应该做的四件事。
  第一件事:巧妙留白,缓急有度
  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抛出问题之后并不急着指名回答,而是打个顿,静静地稍停片刻。这“静等”的过程便是留白。课堂提问意在调动学生的思维,而学生由阅读文本而产生思维,再将思维转化为语言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作为保证。因此,提问后的留白是增强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一个细微却又重要的技巧。
  对于一些有深度的问题,如果未等学生思考就仓促指名作答,表面感觉环节紧凑,气氛热烈,而得到的低质答案实则无益。所提问题即使经过精心设计,也会在热闹中流于形式。而提问之后恰当的留白却能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以《故都的秋》为例,老师要求学生自选画面进行赏析。学生先要通过比较确定要赏析的画面,然后思考赏析角度,最后还要组织语言。这一系列的思维过程都需要时间,倘若催促作答,学生未经思考的答案往往零碎而无章,肤浅而散乱。此时若能留一段白,冷一下场,将思考的权利交给学生,学生思考后给出的答案会较为理想。
  问题难易程度不同,学生思维活动所需时间长短也不同。留白的技巧在于时长的把握。如果不分问题的难易而一律拉长留白的时间,不仅会拖慢课堂节奏,还使学生的思维敏锐度下降,反而不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故都的秋》教学中,文本整体感知环节中设计了两个问题,一是请学生给五幅秋景画面取名,二是五幅画分别从哪些方面展示故都的秋的。这两个问题的留白时长差别很大。前一问题学生简单思考即可较好地答出。而面对后一问题,学生需要综合五幅画,筛选信息并加以归类,难度大得多,所留时间应当更长。这样时缓时急,张弛有度,变换的节奏能牢牢把握住学生的兴奋点,实现课堂效率最大化。
  第二件事:认真观察,注意倾听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教师在课堂上不只将关注点放在教学内容上,更是放在学生活动上。”在提问之后留白的时间里,教师应当观察全班学生,看他们是否理解问题。一般而言,领会了问题的学生表现较活跃,或微张着嘴身体前倾仰面对着老师,表情愉快;或举手要求回答。此时的教室略有声响。相反,提问后教室一下子寂静无声,学生或抓耳挠腮,或低下头躲避老师的眼睛,则说明学生没懂,害怕回答。当一个问题提出后,个别学生跃跃欲试,多数学生一片茫然,那么此时点名回答并作结就显得不合时宜。启发引导就显得十分必要。
  学生起立作答时,教师当有“三不做”。一是不另做他事。如果老师备课不充分,趁着学生起立回答时看教案,便无法引导学生,更无法将问题引向深入。二是不东张西望。那样会让学生觉得自己不受重视,自尊心受到伤害。三是不随意打断。随意打断学生回答的现象在许多语文老师的课堂上很普遍,原因是老师觉得学生所答与自己的设想不沾边,浪费时间,于是中途截断,强令坐下,然后另请他人或干脆自己包办,挫伤了回答者的积极性。恰当的做法是目视答题学生,倾听、微笑、颔首,并短暂地扭头用目光与全班学生交流,再注视答题学生,直到学生答题完毕。如能配之以手势,来鼓励答题学生,或吸引全班学生,那样,全班学生的注意力老师会跟着老师的神情走,思维集中,参与度广。
  第三件事:分解问题,降低难度
  一个问题抛出后,有时学生会茫然无措。面对提问之后这样的冷场局面,缺乏经验的老师往往将问题原原本本重复若干遍而无果,只好勉强点名回答,答案自然不着边际。无奈何老师自报标准答案来,学生成“书记”,奋笔疾书。这样的课堂教学实效性当然无从谈起。
  叶圣陶告诉我们:“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所设问题遭遇“卡壳”时不必匆匆结束,也不必越俎代庖,授课教师此时应该做的事情是灵活地将问题进行分解,降低难度,一步步引领学生作答。比如,《故都的秋》的教学中学生最难理解的问题恐怕是故都秋色中的悲凉美。笔者教学中提出问题:郁达夫不远千里赶到北平,来饱尝一尝的这故都秋味中竟然还有悲凉这一味,你们理解吗?学生十分茫然,表示不能理解。于是我随即对问题进行分解。子问题一:几幅画面中哪些景物或多或少带着些悲凉之感呢?学生十分容易地答出:破屋、破壁腰、疏疏落落的秋草、落蕊、秋蝉的衰弱的残声等。子问题二:《红楼梦》中林黛玉为什么喜欢“留得残荷听雨声”这句诗?引导学生进行画面描述,通过感知得出结论:林姑娘是从文学家的视角审视残荷。子问题三:对《故都的秋》进行画面描述,走进画面,感受悲凉味的美,让学生明白,这是文学家的审美情趣。最后,我将原问题再次提起时,学生顺利作答。一个看似不易解决的问题,经过笔者的分解处理,得到圆满解决。而且因为问题难度降低,学生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优化语言上,“简洁的语言”这一要求落在了实处。
  分解问题不是抛弃原问题。它是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目的,以降低难度为手段的组合性提问。在提问之后对问题的分解是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其实质是扶着学生走。
  第四件事:科学点评,规范答语
  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不应该以类似“嗯”、“啊”、“好”、“不错”这样的词来敷衍评价,而应该进行科学点评。点评主要立足于三个方面。
  一是由谁评。有人认为课堂评价的任务当然由老师来完成。这个观点是片面的。老师是评价的主持者,但未必一定是评价的执行者。应让学生当点评的主角,这样既能调动其思考的热情,又能提高其对问题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学生以旁观者的身份评价他人的同时也懂得了答题的要求和技巧,一举多得。
  二是怎样评。学生的答案和教师备课时预设答案会有一定的差距,怎样评价学生的答案呢?以标准答案为唯一评判准则的做法很不可取。一种意思有多种表达,问题的正确答案往往不止一个,主观表达怎可强求一致?在教学《故都的秋》时,要求给画面命名。秋晨静观图、秋槐落蕊图、秋蝉残鸣图、秋雨话凉图、秋树佳果图这样的答案固然非常好,而秋院图、秋槐图、秋蝉图、秋雨图、秋果图的概括也未尝不可。只要对问题的认知基本合理,就应当肯定。以标准答案作结论的做法是误入歧途,危害甚重。
  三是评什么。学生语言品质的培养是一件意义深远却最易被忽视的事情,多数语文教师在评价学生课堂答语时注重内容的对错而轻视学生语言表达的优劣。我们应该及早走出这一误区,做到既评答案内容又评语言表达。《故都的秋》的教学中,笔者要求画面赏析,学生初无章法,笔者在句式上加以规范引导:我欣赏的是_____画面,在这幅画里,作者描写了_________等景物,营造出一种______气氛特点。学生作答后,老师的评价分为画面赏析是否合理,语言表达是否准确、简洁、连贯。
  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的语文基本素养,高中语文教师要将学生这一能力的培养放到优先发展的地位。评价时只考虑答案对错而忽视口语表达的做法会使得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大打折扣。
  课堂提问之后教师所做的事关乎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关乎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培养。它包括停、观、启、评等诸多技巧,授课教师应该精心处理,不可以草率待之。提问之后处理得当,一堂课会生机盎然、意趣横生。如果不当,则形式大于内容,华而不实。以上仅作浅析,希望更多同仁关注这一话题,互相切磋,共同研究,在有效教学的大道上走出精彩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