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谚语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妙不可言

【作者】 丘景川

【机构】 广西陆川县良田镇第二初级中学


【正文】《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初中英语教学要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其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显然,加强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成为初中英语教育的重点。本文谈谈如何利用谚语培养初中学生英语能力的一些体会。
  一、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动力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是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正因为这样,很多教育家都很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两千多年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又从自己丰富的教学实际经验出发,认为“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赫尔巴特学派甚至将兴趣视为教育过程必须借助的“保险丝”。他们都认为“好学”对教育非常重要。然而传统纯记忆的学英语的方法比较枯燥,让一些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看到英语就感到头疼,这在目前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学生学习最重要的是要有兴趣,失去了兴趣,成绩就会越来越差。作为初中英语老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老师会省很多精力;学生也要善于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有了兴趣,自己就会如饥似渴地学。我认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英语谚语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英语能力的有效方法。
  二、每日一句,逐渐积累。
  在英语教学中,每天提供给学生一句谚语。选择适合初中学生的谚语,这些谚语短小精悍,音韵和谐,琅琅上口,所含的道理通俗易懂,非常适合于背诵。例如:No pains,no gains.(不劳无获)。Grasp all, lose all.(贪多必失)。Out of sight,out of mind.(眼不见,心不烦)。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学生如果能够每天记忆一句谚语,长期坚持,定能由量变提升到质变,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脱口而出,受到贴切、生动、幽默、风趣等意想不到的语言效果。
  三、对比中英谚语,理解不同文化。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中外之间存在着文化差异。语言深深地扎根于文化的土壤中,离开了特定文化背景的语言是不存在的,二者血肉相连,不可分割。中国文化远源流长,汉语中也有很多谚语。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在英语中则译为:“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不懂中国文化,就不可能正确理解、翻译。有些英语谚语可以找到中文中与之相匹配的谚语,有些则没有。在英语教学中,对英、汉谚语进行分析、比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中西语言的深刻内涵和文化差异。
  四、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语言的功能在于交际。交际主要的两个方面是理解(他人)和表达(自己)。表达能力的高低与语言信息的输入量和储存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都知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诌。同样道理,熟读和记忆大量的英语语言材料对于学生来说是很有必要的。坚持学习谚语有利于学生积累大量句型和词汇,供学生自己举一反三、模仿、套用和改写。
  五、了解文化差异,增强交际能力
  “文化是冻结了的交际,交际是流动的文化”。利用谚语教学能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增强交际能力。谚语是中国古代人们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总结归纳出的语言瑰宝。英语中也有谚语,它们都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我们只有了解这些谚语的文化背景,才能对谚语进行总结和运用,才能把中西方文化衔接起来,找到共同的地方。例如:Do as the Romans do. 如果了解这个谚语的背景,就不难翻译“入乡随俗”。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了解西方文化,吸取它的精华是中学英语教学目的的一个方面。除了无名氏创作或人民群众普遍认同的俗语外,英语谚语的主要来源是《圣经》、莎士比亚等文学大师的作品。有些谚语则从英语成语和家喻户晓的句子演变而来,经过广泛流传和逐步完善,已经成为英语语言的精华和西方文化的结晶。如:Too much curiosity lost Paradise / Forbidden fruit is the sweetest 皆源于《圣经》中亚当和夏娃的故事,两人由于好奇心太重,偷吃禁果,结果被逐出伊甸园。通过学习大量谚语,可以促进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和吸收,逐步提高英语语言素养和阅读理解能力,减少或消除由于文化差异所引起的交际障碍,为进一步学习和使用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知道Every Jack must have his Jill这一谚语,就不难理解在阅读中碰到的像Mr Smith’s daughter is already over 30, but she still hasn’t found her Jack.这样的句子。因为在说英语的国家里,Jack是常见的男子名,而Jill是常见的女子名,分别用来代表男子和女子。学过 Every dog has his day(人人都有得意时),进而了解dog一词在英语中毫无贬义,当外籍人士称你一声“You lucky dog”时,你便不会面有愠色、佛然不悦了。再如: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血浓于水);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Charity begins at home(仁爱先及亲友);Half a tale is enough for a wise man(聪明人凡事只须听一半,就会明白究竟);Distant water cannot quench a fire nearby(远水救不了近火)等,进一步说明中文和英文两种文化之间的相似之处。
  六、渗透品德教育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课堂教学是渗透德育的主要途径。在英语教学中也应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情感、品德修养,真正寓德于教,教书育人,激发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
  不少英语谚语的含义反映的是我们的生活道理、人生哲理,教人守德、惜时、为善和求真;劝人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和勇于进取,对学生具有教育意义。如:Honesty is the best policy.(诚实为上),教育学生要做个诚实的人,待人坦诚,要有真才实学。Nothing is difficult if you put your heart into it.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Rome wasn’t built in a day. (伟业非一日建成)。Better early than late. Better late than never.(早做比晚做好,晚做比不做好)。Never do things by halves.(办事切莫半途而废),等等。经常接触思想正确、勉励性强的英语谚语,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能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习惯,陶冶情操。这些谚语给予了学生教诲、启迪等积极的影响,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指导。
  谚语是语言中的一大瑰宝,能很好地辅助英语教学:既能增加语言实践、巩固基础知识、了解文化内涵、提高智力水平,又能起到陶冶情操、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我们教师要多学习、多研究,选择一些有积极意义的谚语,发挥谚语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