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情感体验
【作者】 方 梅
【机构】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十八里铺镇曹庙希望小学
【正文】情感是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成功的语文教学离不开情感教育。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因此教师应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把教学生正确理解、应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与进行情感教育统一起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下面笔者简要谈几点粗浅认识和具体做法:
一、激发情感的技巧
语文教学是一门激发情感的艺术,教师要善于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情感调动。
1.动情于师,以情传情,营造融洽的情感氛围。
在课堂上,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激起学生的情感波澜。教师绝不能没有表情,教师和学生交流时,首先要做到和蔼、亲切、热情、面带微笑,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其次,教师在课堂上的喜怒哀乐要与文中作者的情感协调、同步,使学生随教学情境而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进入课文所表达的境界。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鼓舞和激励。”教师课堂上充满真诚的赞赏、热情的鼓励和精当的点拨,能够使学生在阅读中学到知识,得到美的享受,表现自我,获得成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真正从感情上体验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2.挖掘课本的情感因素,恰当移情。
现行的小学语文课本,既是教育之“材”,又为教学之“本”,虽然还未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但大部分课文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语言形式,都是适合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经典范文。这些范文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语文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钻研课文,挖掘课文内在的情感因素,上课时努力抓住课文中的动情点。什么是动情点呢?动情点即作者感情爆发点、情与景的“焊接”点。如,《白杨》这篇文章,其动情点是白杨树的高大挺秀。在那大戈壁风沙雨雪压迫下,仍然保持旺盛生命力的白杨“这么笔直,这么高大”,使作者看到了“正直、朴实、伟岸”的品格;“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又使作者看到了建设者们的积极乐观精神。课堂上教师实施教学时要抓住这些地方,让学生着重体会感悟。
3.创设特定的情境氛围,入境生情。
教师所创设的情境要与课文内容协调一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利用音乐渲染、语言描绘、实物摆设等手段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之中,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并激发想象与联想,让学生在情感的氛围中产生情感体验,进而发展认识,陶冶心灵。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感情浓郁的抒情散文时,教师在教室里营造了这样一种气氛:周总理的遗像佩上黑纱,两盆郁郁葱葱的万年青置放在讲台一角,片片白花点缀其间。教室里气氛庄严肃穆,教师在哀乐声中用深沉的语调讲述周总理生平事迹。这一切把人民对周总理沉痛哀悼的感情、悲哀的气氛渲染得淋漓尽致,学生对周总理的崇敬、爱戴之情油然而生。学生在情感的体验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情感不知不觉地得到了升华。
4.以情带声,以声传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语言如果没有情感的血液在流动,就会苍白无力,索然寡味,学生对知识的感触就是迟钝。”教师面对活泼好动的学生,使他们愿意听、能听懂是一个起码的要求,除此之外,还要运用情感的独特作用。充满感情色彩的教学语言,直接关系着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及和谐状态的形成。它具有一种吸引力,既可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和教师的讲解、课文的内容形成共鸣,不仅可以让学生从内容上去感受知识,作用于学生的感官,更作用于学生的心灵。
二、加深体验的方法
语文教学是一门情感体验的艺术,教师要善于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
1.注重朗读,体味真情。
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王崧舟曾说过:“一堂好的阅读课应该做到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情意浓浓”。新课标也强调指出:要在读中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基础训练,也是发展语言和思维的有效途径。以读促思、以读促悟是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最佳途径,在教学中注重朗读,锲入情感,激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语文教学本身就是语言教学,我们应重视朗读,充分利用课文语言的音韵美、节奏美、对称美、声响美、方言美、色彩美、语符美、(下转第90页)(上接第79页)诗意美来教育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及情感,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真正走进课文,走进作者的内心,获得与作者脉搏跳动的同频、心灵呼唤的同声,才能体味到文章的丰富情感。
2.品词赏句,领悟深情。
情感是深深地渗透在文章中的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之中的。在品赏词句教学时,我们要抓住文中关键句,讲清深层内涵,让学生“披文入情”,体会文章的“味”,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如抒情散文《海滨仲夏夜》中作者对大海的描写实意是什么?是在表现人的生活,是潮声,更是心声、时代声。“每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简直成了一片霍霍燃烧的火焰,闪烁着、滚动着,消失了,而后面一排又闪烁着、滚动着,涌了过来。”在这里,作者站得高,看得远,反复使用“涌”“闪烁”“滚动”等动词,生动地展现了大海波翻涛涌的壮阔景观。学生顿感大海的雄伟,饱含激情的笔触,激发了学生积极向上的心志。从词句剖析中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家乡、对祖国、对生活的热爱,培养他们开阔的胸襟和坚强的意志。
3.形象感知,丰富情思。
没有形象地感受,就没有情感地激发;没有形象的阅读教学,必然成了抽象的、单纯的符号活动。因此教师要设法让学生能看到或仿佛看到课文中描写的形象和场景。新课标中也特别提到:“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而“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的感受是揉合在一起的,感受到作品中的生动形象,语言的优美也就感悟到了,语言的优美领略到了,作品中的生动形象也就不难感受了。
课文《丰碑》,写一位将军看到一位老战士冻死在雪地里,他发怒了,想责怪军需处长。当他得知被冻死的老战士就是军需处长,军需处长为了让战士们穿上棉衣而自己没有棉衣,最后冻死在雪地里。课文中这样描述:“将军怔住了,久久地站立,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向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有经验的教师决不会放弃其中的词语:久久地、深深地、缓缓地……通过朗读、增和删的比较,让学生通过语感感受到人物形象,再加上教师本身情感的传递,把作者的情感传到学生的心里,引起共鸣。
4.角色体验,抒发感情。
角色表演一直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游戏活动。学生阅读课文的过程,也就是情感积蓄的过程。根据课文的特点,让学生扮演角色入情入境地去演一演,通过角色表演把积蓄的情感尽情地抒发出来。角色体验伴随着思维的过程,既体现着语言的内化、锤炼、发展,也是情感不断丰富的过程。如教学《将相和》结尾部分时,教师提出问题:廉颇负荆请罪与蔺相如相见后,两人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学生分组讨论后,再分角色进行表演。学生不仅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也加深了对人物的理解。
总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加深学生的体验,学生就会捕捉到作者熔铸在作品中的情和意,产生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加深对文章内容的深层理解。
一、激发情感的技巧
语文教学是一门激发情感的艺术,教师要善于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情感调动。
1.动情于师,以情传情,营造融洽的情感氛围。
在课堂上,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激起学生的情感波澜。教师绝不能没有表情,教师和学生交流时,首先要做到和蔼、亲切、热情、面带微笑,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其次,教师在课堂上的喜怒哀乐要与文中作者的情感协调、同步,使学生随教学情境而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进入课文所表达的境界。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鼓舞和激励。”教师课堂上充满真诚的赞赏、热情的鼓励和精当的点拨,能够使学生在阅读中学到知识,得到美的享受,表现自我,获得成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真正从感情上体验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2.挖掘课本的情感因素,恰当移情。
现行的小学语文课本,既是教育之“材”,又为教学之“本”,虽然还未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但大部分课文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语言形式,都是适合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经典范文。这些范文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语文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钻研课文,挖掘课文内在的情感因素,上课时努力抓住课文中的动情点。什么是动情点呢?动情点即作者感情爆发点、情与景的“焊接”点。如,《白杨》这篇文章,其动情点是白杨树的高大挺秀。在那大戈壁风沙雨雪压迫下,仍然保持旺盛生命力的白杨“这么笔直,这么高大”,使作者看到了“正直、朴实、伟岸”的品格;“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又使作者看到了建设者们的积极乐观精神。课堂上教师实施教学时要抓住这些地方,让学生着重体会感悟。
3.创设特定的情境氛围,入境生情。
教师所创设的情境要与课文内容协调一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利用音乐渲染、语言描绘、实物摆设等手段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之中,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并激发想象与联想,让学生在情感的氛围中产生情感体验,进而发展认识,陶冶心灵。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感情浓郁的抒情散文时,教师在教室里营造了这样一种气氛:周总理的遗像佩上黑纱,两盆郁郁葱葱的万年青置放在讲台一角,片片白花点缀其间。教室里气氛庄严肃穆,教师在哀乐声中用深沉的语调讲述周总理生平事迹。这一切把人民对周总理沉痛哀悼的感情、悲哀的气氛渲染得淋漓尽致,学生对周总理的崇敬、爱戴之情油然而生。学生在情感的体验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情感不知不觉地得到了升华。
4.以情带声,以声传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语言如果没有情感的血液在流动,就会苍白无力,索然寡味,学生对知识的感触就是迟钝。”教师面对活泼好动的学生,使他们愿意听、能听懂是一个起码的要求,除此之外,还要运用情感的独特作用。充满感情色彩的教学语言,直接关系着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及和谐状态的形成。它具有一种吸引力,既可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和教师的讲解、课文的内容形成共鸣,不仅可以让学生从内容上去感受知识,作用于学生的感官,更作用于学生的心灵。
二、加深体验的方法
语文教学是一门情感体验的艺术,教师要善于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
1.注重朗读,体味真情。
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王崧舟曾说过:“一堂好的阅读课应该做到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情意浓浓”。新课标也强调指出:要在读中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基础训练,也是发展语言和思维的有效途径。以读促思、以读促悟是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最佳途径,在教学中注重朗读,锲入情感,激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语文教学本身就是语言教学,我们应重视朗读,充分利用课文语言的音韵美、节奏美、对称美、声响美、方言美、色彩美、语符美、(下转第90页)(上接第79页)诗意美来教育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及情感,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真正走进课文,走进作者的内心,获得与作者脉搏跳动的同频、心灵呼唤的同声,才能体味到文章的丰富情感。
2.品词赏句,领悟深情。
情感是深深地渗透在文章中的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之中的。在品赏词句教学时,我们要抓住文中关键句,讲清深层内涵,让学生“披文入情”,体会文章的“味”,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如抒情散文《海滨仲夏夜》中作者对大海的描写实意是什么?是在表现人的生活,是潮声,更是心声、时代声。“每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简直成了一片霍霍燃烧的火焰,闪烁着、滚动着,消失了,而后面一排又闪烁着、滚动着,涌了过来。”在这里,作者站得高,看得远,反复使用“涌”“闪烁”“滚动”等动词,生动地展现了大海波翻涛涌的壮阔景观。学生顿感大海的雄伟,饱含激情的笔触,激发了学生积极向上的心志。从词句剖析中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家乡、对祖国、对生活的热爱,培养他们开阔的胸襟和坚强的意志。
3.形象感知,丰富情思。
没有形象地感受,就没有情感地激发;没有形象的阅读教学,必然成了抽象的、单纯的符号活动。因此教师要设法让学生能看到或仿佛看到课文中描写的形象和场景。新课标中也特别提到:“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而“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的感受是揉合在一起的,感受到作品中的生动形象,语言的优美也就感悟到了,语言的优美领略到了,作品中的生动形象也就不难感受了。
课文《丰碑》,写一位将军看到一位老战士冻死在雪地里,他发怒了,想责怪军需处长。当他得知被冻死的老战士就是军需处长,军需处长为了让战士们穿上棉衣而自己没有棉衣,最后冻死在雪地里。课文中这样描述:“将军怔住了,久久地站立,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向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有经验的教师决不会放弃其中的词语:久久地、深深地、缓缓地……通过朗读、增和删的比较,让学生通过语感感受到人物形象,再加上教师本身情感的传递,把作者的情感传到学生的心里,引起共鸣。
4.角色体验,抒发感情。
角色表演一直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游戏活动。学生阅读课文的过程,也就是情感积蓄的过程。根据课文的特点,让学生扮演角色入情入境地去演一演,通过角色表演把积蓄的情感尽情地抒发出来。角色体验伴随着思维的过程,既体现着语言的内化、锤炼、发展,也是情感不断丰富的过程。如教学《将相和》结尾部分时,教师提出问题:廉颇负荆请罪与蔺相如相见后,两人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学生分组讨论后,再分角色进行表演。学生不仅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也加深了对人物的理解。
总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加深学生的体验,学生就会捕捉到作者熔铸在作品中的情和意,产生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加深对文章内容的深层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