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

【作者】 普 尺

【机构】 西藏那曲地区小学

【摘要】数学课堂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阵地,是发展数学思维的天地,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可以改变学生学习数学枯燥无味的现象,促使学生迸发出满腔的学习热情和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师充分挖掘、合理巧妙地设计。
【关键词】数学;学习兴趣;激发;培养
【正文】心理学指出: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教学实践也可以证明,当学生学习的兴趣产生时,就会使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就愿学、爱学、乐学,而且学得活、学得好,正所谓“乐学之下无负担”。在教学中,只有当外在的情感触及学生内在的情感的需要时,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处于一个积极的接受状态。要想使学生摆脱对学习数学的畏惧、畏难、缺乏兴趣的状态,让学生对数学要学、爱学、乐学,教师就要使教学手段具有艺术性、新颖性、趣味性。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1.改变数学教学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绝对的权威,学生不敢质疑,更不敢挑战;教师照本宣科,填鸭式灌输到底,扼杀了学生的思维灵感和创新性,抹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课堂教学成为学生的催眠曲,有些学生成为数学的学困生。这样的失去激情、活力的课堂,是低效的课堂,甚至是无效的课堂。为了改变这种状态,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融入学生中,和学生交朋友,上课时要面带微笑,要有亲和力,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敢于喜欢与教师共同
  探讨数学难题;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协同模式,把课堂的主阵地让给学生,实行师生角色转换,以数学导学案、检测案为导向,把学生眼看、耳听、脑思、手动有机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参与课堂数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乐意走进课堂,去品味学数学的情趣,才能有展示自我能力的欲望。课堂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对学生施教的过程,而且是学生认识和学习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
  2.1在表扬、包容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把抽象的概念、枯燥的计算转变成学习兴趣的源泉?在教学中,教师要有创意、创新,多一些表扬、激励,即使学生回答问题出现错误,也要多一些包容,不要全责备,鼓励他们“再想想”、“从另一个方面考虑看看”。对于学困生,教师要提问,辅导,让他们克服因数学成绩差而产生的自卑感,使他们感受到教师温情的阳光普照,使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心理学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这样,能使学生在教师的循循善诱、因材施教过程中亲其师,信其道。
  2.2创设故事性情境,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和逻辑性都较强的学科,缺乏形象性和生动性,学习时学生觉得枯燥、乏味,产生厌烦心理。学生喜欢听故事,尤其是扣人心弦的故事,可谓百听不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结合数学内容编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有机地融入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
  3.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学习兴趣
  数学教学不但需要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且要在教师有组织的指导下让学生开展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将实践活动与学生的情感体验结合起来,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得到培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当代社会的小学生视野宽阔,接受能力强,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操作学具寻找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在新旧知识的转化中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利用动手操作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在对具体形象的认知中建立表象,
  抽象的理解知识。通过多种感官,根据学生好动的特点,让他们亲自动手制作、画图、比较、测量、拼剪,学生积极性就高,教学效果就好。锻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动脑思考,语言表达,并独立、自觉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愉快的操作活动中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既发展学生的思维,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参与教学,要比看和听获得的知识更多、更牢固。
  4.展示教学思维过程,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数学教学是思维过程的教学,没有学生的参与就谈不上兴趣,学生参与最主要的就是思维的参与,所以在我们的教学中,无论是概念的形式、规律的总结、习题的解答,都是充分展示思维的过程,要让学生在思维中不断进步,以降低思维的起点,减小思维的跨度,来创设思维的情景,为学生参与知识的“再创造”打下基础。兴趣是可以培养的,思维是可以提高的,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展示我们的思维过程。
  5.利用课外活动,拓展兴趣空间
  除了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各种途径发展学生兴趣以外,第二课堂的开展也会对学生兴趣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课外活动比之课堂教学更加具有开放性,更有利于就地取材,因材施教。拓宽学生视野,发展学生特长。形式多样环境宽松也是课外活动的特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开展不同的学习内容。如:低年级可以组织讲故事、猜谜语、做数学游戏等活动;中高年级可以组织课外活动小组,课外阅读小组,开展数学竞赛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外活动中,不断培养起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要让孩子们热爱数学学习就必须培养他们的数学兴趣。教师要努力去思考探索,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是有趣的,有价值的,必须努力去学习。一旦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了兴趣,就会转化为动力。这样学生才会积极主动,轻松愉快地学习,既能促进思维的发展,技能的形成,又达到了提高数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朱超. 如何培养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和数学思维[J]. 快乐阅读,2012(8)
  [2]刘素盆. 也谈如何培养小学数学学习兴趣[J]. 家教世界,2013(3)
  [3]刘显国. 激发学习兴趣艺术[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