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作者】 吴秀娟
【机构】 青海省都兰县第三完全小学
【摘要】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获得知识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获取知识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叶圣陶先生说:“凡为教,是为了达到不教的目的”。因此,指导学生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与创造能力,是我们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关键词】小学生;语文教学;自学能力
【正文】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重要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能够自己去获取知识。俗话说的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主动自学,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开发学生的智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自学意识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法国教育家卢梭也说:“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条件成熟时,再教给他们学习方法,这是所有优良教育的基本原则。”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是学生自觉学习语文的前提条件。这个阶段的学生往往好奇心较强,凡事都爱问个为什么,如果我们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由“被动学”变为“主动学”,那么我们的教学就成功了。
(1)设疑激趣法。在指导学生进行自学课文的时候,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这样的学习方法,要求他们边读边想、边学边质疑。
(2)情境引趣法。对于那些写景或抒情的文章,在带领他们进入课文中的情境时,我用这种方法激发他们的自学兴趣。
(3)以读生趣法。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以读激趣,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去自学课文。
2.充分发挥汉语拼音、工具书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中的重要作用
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基础内容,是学生认字、读书、作文、朗诵的基础工具。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学生学习汉字书写水平形成的奠基。识字和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小学生入学时处于语言和思维发展的最佳时期,语言表达及思维能力远远地超越了识字和写字能力,把握学生拼音发音及汉字书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学必须以汉语拼音教学为先导,以实物、图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创立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达到读、写、拼准确,为学生打下标准的汉字读音基础,为学生借助汉语拼音和工具书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要以现代汉字形、音、义三方面的规范为基点,引导学生掌握汉字音、形、义的认识规律,加强识字与听、说、读、写的联系,使识字与语言能力同步发展。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工具书,充分发挥工具书对学生智力开发的作用,鼓励学生借助工具书阅读大量的小学生课外读物。在阅读过程中,巩固了语文知识,强化了语音标准,增加识字量,达到读音准确,书写规范,理解词义,丰富词汇,拓宽了知识视野,为提高他们自主阅读、理解能力创造条件。
3.运用恰当形式,培养自学习惯
一切习惯的形成,例如学生的课前预习习惯、课上认真学习习惯、课后复习习惯、自己搜集资料的习惯等,都应该经过长久的强化训练,教师只有坚持引导学生在小学语文园地里多次实践,他们才会养成习惯。我们知道,学生的自学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为了锻炼学生的自制能力,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习惯,应采取以下几点做法:
(1)培养课前预习习惯。课前预习,既解决了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解放了老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学习小学语文教材时,每次学习新课前,教师都应要求学生对本文的生字词通过查阅资料自己解决,久而久之,学生的自学能力有了大大的提高。
(2)认真听讲习惯。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地方,听讲是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知识的重要渠道,学生只有认真听讲,才会根据教师的讲解独立思考,才能保证课堂教学效率。
(3)课后巩固习惯。虽然我们的学生学习认真,但要想对课文内容融会贯通,必须培养他们课后巩固的习惯。因此在学习小学语文教材时,教师应常常布置学生自读课外读物、复述或者是背诵课文、写读后感等等。
(4)自我检测习惯。这个习惯是我们语文学习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自觉地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检验与评估,对他们的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4.在社会大课堂实践中丰富学生语文知识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作文是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是对学生语文知识掌握程度的综合检验。为此,我们要拓宽教学课堂口径,把课堂融入社会。充分利用附近的外界资源,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如走进大自然,使学生享受大自然的美景,获取作文的素材;走进社区,体验体验社区的人文文化。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选材,正确拟题,运用掌握的知识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教师要积极对每个学生的作品做好指导、点评,及时纠正学生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弘扬学生的创新能力,调动全体同学学习、写作的积极性。这样势必在学生中间形成写作的浪潮。在写作中不断发展完善,写作技巧,积累词汇量,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必须以小学生的好奇心及兴趣为切入点,从汉语拼音入手,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消化理解知识,扩展思维空间,激发探究兴趣,为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定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海静.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中国校外教育,2013,(04)
[2]王文平.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关系.科技创新导报,2013,(05)
[3]熊国彬.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感悟.中国校外教育,2014,(01)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自学意识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法国教育家卢梭也说:“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条件成熟时,再教给他们学习方法,这是所有优良教育的基本原则。”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是学生自觉学习语文的前提条件。这个阶段的学生往往好奇心较强,凡事都爱问个为什么,如果我们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由“被动学”变为“主动学”,那么我们的教学就成功了。
(1)设疑激趣法。在指导学生进行自学课文的时候,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这样的学习方法,要求他们边读边想、边学边质疑。
(2)情境引趣法。对于那些写景或抒情的文章,在带领他们进入课文中的情境时,我用这种方法激发他们的自学兴趣。
(3)以读生趣法。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以读激趣,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去自学课文。
2.充分发挥汉语拼音、工具书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中的重要作用
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基础内容,是学生认字、读书、作文、朗诵的基础工具。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学生学习汉字书写水平形成的奠基。识字和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小学生入学时处于语言和思维发展的最佳时期,语言表达及思维能力远远地超越了识字和写字能力,把握学生拼音发音及汉字书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学必须以汉语拼音教学为先导,以实物、图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创立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达到读、写、拼准确,为学生打下标准的汉字读音基础,为学生借助汉语拼音和工具书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要以现代汉字形、音、义三方面的规范为基点,引导学生掌握汉字音、形、义的认识规律,加强识字与听、说、读、写的联系,使识字与语言能力同步发展。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工具书,充分发挥工具书对学生智力开发的作用,鼓励学生借助工具书阅读大量的小学生课外读物。在阅读过程中,巩固了语文知识,强化了语音标准,增加识字量,达到读音准确,书写规范,理解词义,丰富词汇,拓宽了知识视野,为提高他们自主阅读、理解能力创造条件。
3.运用恰当形式,培养自学习惯
一切习惯的形成,例如学生的课前预习习惯、课上认真学习习惯、课后复习习惯、自己搜集资料的习惯等,都应该经过长久的强化训练,教师只有坚持引导学生在小学语文园地里多次实践,他们才会养成习惯。我们知道,学生的自学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为了锻炼学生的自制能力,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习惯,应采取以下几点做法:
(1)培养课前预习习惯。课前预习,既解决了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解放了老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学习小学语文教材时,每次学习新课前,教师都应要求学生对本文的生字词通过查阅资料自己解决,久而久之,学生的自学能力有了大大的提高。
(2)认真听讲习惯。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地方,听讲是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知识的重要渠道,学生只有认真听讲,才会根据教师的讲解独立思考,才能保证课堂教学效率。
(3)课后巩固习惯。虽然我们的学生学习认真,但要想对课文内容融会贯通,必须培养他们课后巩固的习惯。因此在学习小学语文教材时,教师应常常布置学生自读课外读物、复述或者是背诵课文、写读后感等等。
(4)自我检测习惯。这个习惯是我们语文学习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自觉地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检验与评估,对他们的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4.在社会大课堂实践中丰富学生语文知识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作文是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是对学生语文知识掌握程度的综合检验。为此,我们要拓宽教学课堂口径,把课堂融入社会。充分利用附近的外界资源,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如走进大自然,使学生享受大自然的美景,获取作文的素材;走进社区,体验体验社区的人文文化。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选材,正确拟题,运用掌握的知识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教师要积极对每个学生的作品做好指导、点评,及时纠正学生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弘扬学生的创新能力,调动全体同学学习、写作的积极性。这样势必在学生中间形成写作的浪潮。在写作中不断发展完善,写作技巧,积累词汇量,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必须以小学生的好奇心及兴趣为切入点,从汉语拼音入手,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消化理解知识,扩展思维空间,激发探究兴趣,为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定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海静.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中国校外教育,2013,(04)
[2]王文平.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关系.科技创新导报,2013,(05)
[3]熊国彬.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感悟.中国校外教育,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