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谈个性化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构建

【作者】 杨仕才

【机构】 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


【正文】  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囿于教参的舒服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把内涵深沉缤纷多姿的文本内容衍化为千人一腔、千篇一律的同一种结论,把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艺术形象抽象为几条枯燥干瘪琐碎沉闷的概念,抹杀了师生对文本个性化的解读,造成了审美价值的减损和流失。因此,语文教学只有实施个性化教学,大力张扬个性化阅读,充分挖掘阅读主体的阅读潜能,才能使语文教学充满鲜活的生命力,构建起智慧与人格和谐发展的语文课堂。
  一、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个性化教学
  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个体差异,把握不同阶段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比如说,初中阶段要强调真情实感,高中阶段则要强调真知灼见。对不同班级、不同学生尽可能实行分层教学,让学生各有所获,各有所得。
  其次,教师要吃透教学内容,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制订教学方案。以写作教学为例,如果在起始年级学生写作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下,教师统一安排教学显然是不合适的。教师必须解决好依班定调和依人定调的矛盾,对教学进度、教学重点,甚至对具体的作文题目都要进行调整或补充。
  就个性化教学而言,要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缺少。教师必须处理好“适应”与“引导”二者的关系,即既要认同并适应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不同体验和独到见解,又要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给予必要的点拨和启发,千万不能抓住了一些人,而放掉了一批人。
  二、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实施个性化教学
  语文教学个性化的核心是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正如新课标上所指出的:“语文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学生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使他们放飞心灵,为他们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必须的条件。例如《孔雀东南飞》一诗的结尾——“双双殉情”安排得非常好。好在哪里呢?如果由教师将“好”一说到底,让学生被动接受,学生一定体会不深。如果让学生主动去探究,设想一下“除了‘双双殉情’,还有哪些方式可以用来结尾”,那效果就大不相同了。学生可以设想出许多种结尾来,如“双双私奔”、“兰芝改嫁,气死焦母”、“让焦母死去,焦、刘重圆”等,然后再让学生对上述方式一一讨论,进行比较,学生就会自然而深刻地领悟“双双殉情”这一结尾不仅提升了人物形象,而且深化了作品主题的妙处了。在这一领悟的过程中,学生做到了自觉、自由、自为,而“自觉”、“自由”、“自为”正是个性化学习自主性的重要体现。
  让学生自主学习,既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也是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但是,这种转变少不了教师与学生的紧密合作。自主探究是合作的前提和基础;合作探究是自主学习的手段和补充。在教学中,师生合作有利于双方心灵的沟通,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合作精神的发扬。总之,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尽可能地实现师生互动,久而久之,就一定会突出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三、注重人文精神培养,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
  中学语文教材的文学性很强,尤其是在新教材中有不少讴歌大自然的作品。而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往往难以体会其中的景和情,感受不到自然的美,感悟不出自然界中蕴含着的丰富的哲理。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引导学生去品味自然,把人与自然联系起来,从单纯的自然升华到人化的自然,使他们在大自然的灵山秀水中洗去尘世的浮华,滋润纯洁的心灵,体会生命的真谛。读到朱自清的《春》、《绿》等写景散文时,一定要让学生理解作者心中热爱春天以及春天般的博大胸怀……一句话,无论是至清至纯的“关关雎鸠”,还是气度恢弘的大唐之音,甚至是力透纸背的鲁迅作品,我们在教学中都要让学生为之动情,获取美感。
  新课程强调语文教学与生活相融合,就是从个性化的角度出发,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发现,在生活中积累,在生活中感悟。生活中有鲜花和掌声,爱情和幸福,也有荆棘和坎坷,不幸和苦难。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尤其是关注生活中的弱势群体,不仅是培养学生精神的需要,而且是塑造学生性格的需要。教学中,我们既要让学生注意阿Q、祥林嫂、华老栓、孔乙己等人物,也要让学生注意鲁迅先生满腔热忱刻画这些人物形象的目的,更要让学生关注当今社会自己身边的那些打工者、下岗者等弱势群体,为学生塑造自己的人格打下良好的道德基础。尽管有些内容不一定能立竿见影,但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坚持文道统一,分析作品时不回避对社会和人生的关注与思索,那孔子的德政,孟子的仁政,庄子的天人合一,屈原的“虽九死而不悔”的精神,杜甫的“穷年忧黎元”的执著,范仲淹的“先忧后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一定会在学生的心中打下深深的烙印,并不断催化出善心、良知和社会责任感来。
  四、创新评价方式,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
  教学评价是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环节。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评价要与语文的性质和教学的目标相一致,要与学生的参与和体验的获得取向相结合。评价的过程就是学生产生成长感觉的过程,因此,教学评价必须是多元的、开放的,而不是终结性的检测手段。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平等对话,允许学生质疑,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真正体现“阅读是学生自己的事”。有位教师讲完《逍遥游》后,一位同学突然提出了一个问题:“至人”究竟是人还是神?这个问题是正确理解逍遥论的关键。授课的教师很有经验,他没有旁征博引,直接给学生结论,而是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研读课文,相互讨论。教师在一边提示、点拨,与学生共同评价“至人”。结果师生分别从《逍遥游》、《齐物论》中庄子借肩吾与连叔的对话,看到了“至人”的神异特征和本领,从《秋水》中看到庄子用明确的语言对“至人”的神仙特征作出的理性解释,从课文中看到了“无功”、“无名”、“无己”是至人的本质特征,等等。最终得出了“至人”绝不是神仙,脱去那神秘的外衣,实质是通晓万物本性、顺应自然变化的达道之人的结论。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学生在评价“至人”、思考人性的过程中,获取到人生成长中不可缺失的宝贵的精神食粮,为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奠定了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