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新课标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定位与反思

【作者】 欢本加

【机构】 青海省同德县第二民族中学

【摘要】初中地理新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初中地理教育的使命,因此,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应定位在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上。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定位;反思
【正文】初中地理新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初中地理教育的使命。因此,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应定位在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上。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这值得我们各位地理老师深入反思。现就这一问题谈谈我的做法: 
  一、教师角色的定位,反思传统教学师生关系的弊端 
  师生关系的定位传统上是教育与被教育,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教师是教育者,具有绝对的权力,至高无上的权力。在这种关系下,学生没有与教师平等沟通的权力,没有独立发挥自己想象力,创造力的自由,没有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在教育由专制走向民主的今天,特别是新课程的改革和新课标的实施,在教学中更是要求师生要合作,要交流,要沟通,才能共同完成学习目标。所以,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十分迫切,而这种关系的建立有赖于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交流的过程,教师只要扮演好学生潜质的开发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未来成长的参谋和顾问这几种角色,努力改变过去那种“人灌”,“机灌”的形象,就能拉近师生的距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实现新课标中“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二、教学目标的制定,反思课堂教学中“度”的把握 
  普通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试验)明确指出:“基础教育的任务是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有侧重地对学生实施升学预备教育和就业预备教育。”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应该是明确新教材各章节的“教学目的与要求”,对于“新纲”中要求“理解”的内容,即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必须反复讲深讲透;而对于“了解”的内容,则作一般性掌握,至于其他内容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取舍;教学中要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实现向素质教育转轨;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努力摆脱“中考”指挥棒的束缚,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完全能适应今后的生产和生活而必需的知识。为此,在教学中,对于新教材删去的专业性理论性较强的内容,教师只要简明扼要的讲清现象,而不再需要过细过深地探究其理,如“地转偏向力的产生”,“矿床的形成过程”等。  
  其次,从教学内容设计来看,要重视知识的发生过程,淡化纯理论和学生难以接受的东西。纵观新教材,不难发现各单元在编排结构上都有一个共同点:即从生活实例或是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出发,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突出了新教材“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如果忽视章节内容在地理知识系统中的地位,任知识重点没有把握好,只注重传授感性地理知识而轻视理性知识,影响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学生的地理知识系统未能有效地形成,培养学生素质的目标也无法实现。
  另外,在进行地理教学实践时,有时会发觉地理教学效果或目的与预期的设计有较大差异,课后细细分析一下,原因在于进行教学设计时忽视了对教学设计的实践反思,因而也就难以使教学设计在实际应用时发挥出所预想的作用。因此,教师应积极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是否合适,及时看到实践过程中出现的误差,不断探求教学目的,教学工具,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积极改进,从而优化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反思学生学法的指导 
  随着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深入,我越来越感到:设计新颖的教学内容,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对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起着重要的作用。记得过去一般的授课模式主要表现为:“满堂灌”,“一言堂”,忽视学生“主体”作用,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活动。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在教学中,适当增加“花色品种”,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开展角色扮演。地理教学必须改变教师“独家经营”的教学方法,应在教师的“宏观调控”下,吸引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其中角色扮演法不失为一种切实可行而又颇见成效的好方法。角色扮演活动很容易吸引人的兴趣,更不用说天真活泼的中学生,在一些地理课上适当增加游戏活动能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利用图像进行教学 
  地理教学和地理学习都离不开地图,如何进行图文转换,这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问题。对此,我采用图像导学法来解决。利用图像进行教学,强调的是教师语言的引导和图像的引导,并贯穿于每个教学环节。它重视学生动脑(思考),动眼(观察),动口(回答),动手(答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与教师的引导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教与学达到和谐统一。但在实施新教材的教学过程中,我却发现我校的学生存在着如下的问题: 
  1、被动学习。许多同学进入初中后,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表现在不订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抓住重点,没有真正理解所学内容。 
  2、不重视基础。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细心看图,不去认真思考,归纳,总结,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鹜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填图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参考文献:
  [1]刘同,初中地理教学策略[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07)
  [2]马国玲,初中地理教学应加强情感教学[J]. 教育教学论坛. 2010(25) 
  [3]郭改娣,初中地理教学研究性学习的探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