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高段语文朗读教学中的问题与教学对策

【作者】 徐 艳

【机构】 四川省荣县旭阳镇富北学校

【摘要】语文是读的学科,应加强以读为径的朗读教学,这不仅能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发展理解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听、说、写能力。因此,我们在学生识字量达到一定程度的高段语文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并实践朗读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段;朗读教学;实践策略
【正文】语文姓语,乃读也,语文是以读为径的学科,也是自能读懂的学科。实践告诉我们,只要反复朗读,就能达到“其义自见”的理解境界,在“促写”方面就是“不会作诗也会吟”,甚至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地步。这就是朗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意义。正是这种巨大作用,语文需不开读,必须以读为策,正是如此,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各个年段都必须重视朗读。”因此,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把朗读作为语文课堂的重头戏,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在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加强朗读教学的重要性
  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策略之一,不仅可以调动学习语文兴趣,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阅读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因而,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新课标不仅重视朗读,提出朗读教学的目标,还提出了“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并创新策略予以执行。我们知道,小学阶段,大抵分为三个阶段,低、中、高,而低段学生才入门,虽然我们也重视朗读,但由于识字量小,所以,常把教学重点放在了识字上。而到了中、高年级,学生有了一定识字量和朗读能力,我们就把朗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了。而现在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既怕写,也不善说,书面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都欠佳,都与新课标要求有一定差距。而这两种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朗读。因为朗读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语音、语义、语法的感受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对语言额的敏感度,从而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并进一步提高和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小学高段语文朗读教学现存在的问题
  (一)朗读时间不充足。新课标要求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反复地读,而现行课堂却没有给学生这样的机会,因为,我们大多数老师重视的是对课文知识的讲解,往往只在上课之前让学生读几遍文章。我们知道,小学生在没有家长和老师的监督下容易产生懒惰心理,所以这根本就起不到朗读的效果。还有一些老师为了赶教学进度,缩短学生的朗读时间,这样一来学生失去了锻炼的机会,这对学生朗读习惯的养成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学生不能将整篇文章有感情的朗读几遍,也不能理解文章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对于学生理解课文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二)学生朗读目的不明确。从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来看,没有明确朗读教学目标的现象十分常见,这就制约了朗读教学的开展。在上课的过程中,有些有朗读,但是没有为学生讲清在朗读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应该读出怎样的思想感情,使得学生的朗读为了朗读而朗读,在朗读过后也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这样一来,实际的朗读效果与计划中的朗读要求相差甚远,不能达到应有目的。
  三、小学高段语文朗读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给朗读腾出时间。朗读教学在当今语文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小学中、高年级的朗读教学。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给朗读腾出时间,将朗读放在教学的一定高度上,加强对学生在朗读上的训练,不能重写轻读。这样一来,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使得朗读成为学生在语文学习的道路上走向成功的金钥匙。此外,还要将朗读作为一项长期发展的工作来做,为学生制定朗读计划,朗读计划中明确学生本阶段所要完成的朗读任务,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二)让学生明确朗读目的。在上课之前,老师首先要摸清文章的主线,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出明确的朗读目标。这样,才能让学生带着目的读,才能让学生知道我要寻求什么。在上课过程中带领学生一起来学习本篇文章,并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学会自己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朗读文章,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作者在写这篇文章中的思想感情,这样一来有利于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
  (三)灵活运用朗读方式。朗读过程中,我们尽量不要采取每人一段或者一人通读全文的方式,老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对不同的文章进行朗读。在朗读诗歌的时候,首先让学生自己感受诗人在写这首诗时的思想感情,让学生了解诗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写这首诗的,在读的过程中要将自己想成诗人,并有感情的朗读。对于叙事性的文章来说,文章中有一些内容是人物之间的对话,这样的话可以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如《穷人》这篇文章中,文章有许多内容都是以对话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所以在读这篇文章时应该让学生先通读全文,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分角色朗读,并在朗读结束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所扮演的人物的性格是怎样的,自己为什么喜欢他。这样一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而对于写景的文章而言,首先让学生选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再进行朗读,并说明自己喜欢的原因,最后鼓励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这样个性化的朗读,对学生的写作也有一定的意义。最后,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老师应该及时指出并指导学生给应该怎样去朗读。此外还可以采取学生之间互相评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在今后的朗读中能够起到积极地作用。
  总之,朗读教学在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对学生理解所学内容、提高文学素养有着积极地推动作用。所以,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出一套适合学生的朗读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进行相应的朗读,这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是极其重要的。
  参考文献:
  [1]赵江华,浅谈小学高段语文阅读中的问题与教学策略[J].读与写,2015年。
  [2]郭春花,浅谈农村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指导[J].东方青年,2013年。
  [3]丁伟,小学高段语文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及教学策略[J].课外语文,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