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教学就是与美丽相遇
【作者】 胡晓琳
【机构】 山东省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凤林学校
【正文】夜晚归途,华灯初上,树下泊车,伴儿赏景。时而数星,时而寻月,仰指香叶,俯拾树影。忽闻欢笑,大喊哪吒,回头观望,原来如此。光线之下,人影双重,刚好两头,再加两臂。纯真童趣,好奇探索,求真求美,尽显天性。此求真也!
一、尊重了人的内部自然,教学便会与学生的真善美相遇。
真、善、美是人之天性。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写的《小孩不小歌》。
人人都说小孩小,
谁知人小心不小。
你若小看小孩子,
便比小孩还要小。
这首诗歌充分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相信儿童、尊重儿童、理解儿童的教育思想。
前段时间我与20年前教过的一位学生偶然相遇,学生邀我去咖啡厅一坐,刚一落座,学生便滔滔不绝地讲起过往的师生情,其中谈到我曾经因其打架而与其进行了两节课的谈话,他告诉我这次谈话之所以有了很好的影响,是因为我在谈话中跟她谈起了自己在上学时的某种经历。直到此时我才明白,我一直以为很成功的20年前的一次说教,成功的原因却不在于我说的理,而在于我动的情。学生对于我讲的理根本没有听进去,而是无意中谈到的自己的一次经历让学生感到了老师的信任,从而受到了感动,产生了要改变自己的决心。教育顺应了学生的内部自然,便与学生的真善相遇。
初四的化学复习已进入第二轮,一次在复习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化学观点时,我提出让学生发挥想象用类比方法通俗的讲解原子结构如何决定性质?这时,一学习成绩偏差的学生站起来说,其实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活动性与8个人的餐桌会餐很相似,如果一个桌坐了7个人,最有吸引力,很容易吸引到一人来凑齐,这相当于最外层电子数只差一个的原子,对于别的原子非常有吸引力,表现出很强的非金属性。如果只坐了一个人,不容易吸引别人来坐,而是更容易被别的多人桌吸引,就类似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一个,更易失掉电子,表现出很强的金属性。这是一个成绩不突出学生的想象。实际上学生有很大的思想空间,有着天生的创造潜质,只是我们没有给出时间、空间和氛围去激励它。我们的教学设计并不愿意为学生活动留出足够的时间,不愿意容纳学生的思想,不愿意让学生摆脱教师的控制,学生的思维就会日趋刻板。抛秧的启示告诉我们:在拔秧和密植插秧中,倾注了人们的辛勤付出,贯注了人们的丰收意愿,但却破坏了秧苗自由生长的规律,违背了秧苗的自然意志。教学中我们要相信学生有着学习的天性,他们是天生的学习者,他们有着创新的能力,教学过程还学生以自由空间,便还您一份真善美。
二、改变了课堂组织形式,教学便会与大道之美相遇
理想的教学活动可以说是不教而教,无为而为。
如《水污染与防治》一节的教学,以前的教学方式是让学生读书自学,教师归纳总结,重知识,轻实践,从书本到书本,不但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妨碍了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在合作学习理念的指引下,我则将课堂由校内延伸到了校外,变知识的传授为智慧的启发,变知识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教学背景是学校所在地的崮山水库上游的五渚河畔是附近居民饮用水的重要水源,然而,2016年春夏之交,发生了连续几日的自来水发臭事件,给这条生命之源蒙上了一丝阴影。于是,我结合“水污染与防治”的教学,联系五渚河水污染的防治,展开了深入的探究。
带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五渚河畔进行河水污染情况调查,让学生亲眼目睹家乡秀美山川的污染情况,了解果园边被农药化肥污染的水塘的现状,以及乡办工厂旁边的污水池给人们带来的影响。课堂上我让学生谈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学生在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自发地提出想要了解、探究、解决的问题,如:如何衡量水质的好坏?主要的水污染物质有哪些?水变黑变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人们的哪些行为对水源造成了污染?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该怎么办?等等,后来经过学生的讨论,师生共同归纳选取了二个课题:我们家乡人们的哪些做法造成了水资源的污染?要保护水资源我们应做什么?
在愤悱的状态之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研究主题。学生自愿按个性特点、学习状况等的不同进行了合理分组,推选活动组长,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每个小组经过讨论决定小组中各成员的任务,即每人必须调查的领域及收集的证据等)开始了探究之旅。如:外向性格的同学组成实践调查组:欲调查河滩菜的种植过程、果农管理果园的过程,当地工厂的用水及排水情况,甚至要到当地环保机构搞调查访问,进而获得当地的水源情况;动手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强的同学组成监测组:欲通过实验探究,检测当地水源的污染情况;有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同学组成网上调查组:了解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情况,及国内各大中城市的用水及水资源污染情况,以及一系列有关保护水资源的法律法规。各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了研究活动的实施方案,课后小组成员间共同协作,密切配合,展开研究。在汇报课上各小组汇报了行动过程,展示了研究成果:
(1)围绕研究的领域,三个小组整理出了小组研究摘要。
(2)围绕研究的两个问题,分别整理出一份小组研究简报。
(3)以“如果我是市长”为题,写了一份如何保护水资源的计划书。
整个活动过程学生体验到了思索探究的心路历程,又体验到了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提高了同学们参与社会事务的积极性。过程中老师有时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有时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有时甚至是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当学生遇到问题时,让他们各抒己见,在讨论中,甚至是争论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老子说“大道无形”。教师“教”的最高境界是使学生“得道”,获得感悟,得到内化。所以,我们在教学活动中不要把知识这条“鱼”奉献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活动,通过充分的自主学习自主思考,通过合作学习思想交流,获取更大的“渔”。教师只有参与了学生品德形成的过程,参与了这些知识与智慧的生产的时候,他们才会对之产生刻骨铭心的爱。这时,他的德智知行,就如钱钟书先生所说的,是由他的心血浸养的,是联系着他的神经和血脉的。
至情至性而得至行,教学便与美丽相遇。
一、尊重了人的内部自然,教学便会与学生的真善美相遇。
真、善、美是人之天性。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写的《小孩不小歌》。
人人都说小孩小,
谁知人小心不小。
你若小看小孩子,
便比小孩还要小。
这首诗歌充分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相信儿童、尊重儿童、理解儿童的教育思想。
前段时间我与20年前教过的一位学生偶然相遇,学生邀我去咖啡厅一坐,刚一落座,学生便滔滔不绝地讲起过往的师生情,其中谈到我曾经因其打架而与其进行了两节课的谈话,他告诉我这次谈话之所以有了很好的影响,是因为我在谈话中跟她谈起了自己在上学时的某种经历。直到此时我才明白,我一直以为很成功的20年前的一次说教,成功的原因却不在于我说的理,而在于我动的情。学生对于我讲的理根本没有听进去,而是无意中谈到的自己的一次经历让学生感到了老师的信任,从而受到了感动,产生了要改变自己的决心。教育顺应了学生的内部自然,便与学生的真善相遇。
初四的化学复习已进入第二轮,一次在复习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化学观点时,我提出让学生发挥想象用类比方法通俗的讲解原子结构如何决定性质?这时,一学习成绩偏差的学生站起来说,其实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活动性与8个人的餐桌会餐很相似,如果一个桌坐了7个人,最有吸引力,很容易吸引到一人来凑齐,这相当于最外层电子数只差一个的原子,对于别的原子非常有吸引力,表现出很强的非金属性。如果只坐了一个人,不容易吸引别人来坐,而是更容易被别的多人桌吸引,就类似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一个,更易失掉电子,表现出很强的金属性。这是一个成绩不突出学生的想象。实际上学生有很大的思想空间,有着天生的创造潜质,只是我们没有给出时间、空间和氛围去激励它。我们的教学设计并不愿意为学生活动留出足够的时间,不愿意容纳学生的思想,不愿意让学生摆脱教师的控制,学生的思维就会日趋刻板。抛秧的启示告诉我们:在拔秧和密植插秧中,倾注了人们的辛勤付出,贯注了人们的丰收意愿,但却破坏了秧苗自由生长的规律,违背了秧苗的自然意志。教学中我们要相信学生有着学习的天性,他们是天生的学习者,他们有着创新的能力,教学过程还学生以自由空间,便还您一份真善美。
二、改变了课堂组织形式,教学便会与大道之美相遇
理想的教学活动可以说是不教而教,无为而为。
如《水污染与防治》一节的教学,以前的教学方式是让学生读书自学,教师归纳总结,重知识,轻实践,从书本到书本,不但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妨碍了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在合作学习理念的指引下,我则将课堂由校内延伸到了校外,变知识的传授为智慧的启发,变知识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教学背景是学校所在地的崮山水库上游的五渚河畔是附近居民饮用水的重要水源,然而,2016年春夏之交,发生了连续几日的自来水发臭事件,给这条生命之源蒙上了一丝阴影。于是,我结合“水污染与防治”的教学,联系五渚河水污染的防治,展开了深入的探究。
带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五渚河畔进行河水污染情况调查,让学生亲眼目睹家乡秀美山川的污染情况,了解果园边被农药化肥污染的水塘的现状,以及乡办工厂旁边的污水池给人们带来的影响。课堂上我让学生谈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学生在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自发地提出想要了解、探究、解决的问题,如:如何衡量水质的好坏?主要的水污染物质有哪些?水变黑变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人们的哪些行为对水源造成了污染?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该怎么办?等等,后来经过学生的讨论,师生共同归纳选取了二个课题:我们家乡人们的哪些做法造成了水资源的污染?要保护水资源我们应做什么?
在愤悱的状态之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研究主题。学生自愿按个性特点、学习状况等的不同进行了合理分组,推选活动组长,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每个小组经过讨论决定小组中各成员的任务,即每人必须调查的领域及收集的证据等)开始了探究之旅。如:外向性格的同学组成实践调查组:欲调查河滩菜的种植过程、果农管理果园的过程,当地工厂的用水及排水情况,甚至要到当地环保机构搞调查访问,进而获得当地的水源情况;动手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强的同学组成监测组:欲通过实验探究,检测当地水源的污染情况;有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同学组成网上调查组:了解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情况,及国内各大中城市的用水及水资源污染情况,以及一系列有关保护水资源的法律法规。各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了研究活动的实施方案,课后小组成员间共同协作,密切配合,展开研究。在汇报课上各小组汇报了行动过程,展示了研究成果:
(1)围绕研究的领域,三个小组整理出了小组研究摘要。
(2)围绕研究的两个问题,分别整理出一份小组研究简报。
(3)以“如果我是市长”为题,写了一份如何保护水资源的计划书。
整个活动过程学生体验到了思索探究的心路历程,又体验到了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提高了同学们参与社会事务的积极性。过程中老师有时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有时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有时甚至是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当学生遇到问题时,让他们各抒己见,在讨论中,甚至是争论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老子说“大道无形”。教师“教”的最高境界是使学生“得道”,获得感悟,得到内化。所以,我们在教学活动中不要把知识这条“鱼”奉献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活动,通过充分的自主学习自主思考,通过合作学习思想交流,获取更大的“渔”。教师只有参与了学生品德形成的过程,参与了这些知识与智慧的生产的时候,他们才会对之产生刻骨铭心的爱。这时,他的德智知行,就如钱钟书先生所说的,是由他的心血浸养的,是联系着他的神经和血脉的。
至情至性而得至行,教学便与美丽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