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参与现状及改进策略之我见

【作者】 德吉卓玛

【机构】 青海省同德县民族寄宿制小学


【正文】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场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问题情景和学习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研究者、探索者,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赏心乐学之所,奇思妙想之处。但从我长期对数学课堂教学的观察发现,数学课堂中学生在参与层面上存在着以下几种典型的不良现状,本文对此浅谈几点个人看法:
  一、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在参与层面上存在的现状
  1.不会参与
  要让学生自主参与,首先必须具备参与的基本方法,倘若学生连书都不会看,分组交流也不会,又何谈自主参与。多数同学的课前预习,就是把要学的内容读一遍,至于是否看懂,能不能进行一些模仿练习等从不考虑。所谓分组交流,在部分学生心中,就是几个人一起等待教师讲解的时间。
  2.不愿参与
  教师还存在一种错误认识,那就是小学生不懂事,自学能力、理解概括能力、参与能力较低,让他自学能学到什么,因而一味地抱在怀里、扶在手里,使学生丧失了许多主动参与的机会,这种教育教学方式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惰性和消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
  3.不敢参与
  不少数学教师对新课程教学理念尚未真正理解,导致部分教师仍陶醉在课堂教学中树立所谓的师道尊严与权威,不允许学生有任何不同于自己的见解,哪怕学生的见解是有创见的。轻则以扰乱课堂纪律为名加以训斥,重则视为异端,变相体罚。使得学生“师云亦云”,丝毫不敢越“雷池”半步。
  4.虚假参与
  在一些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体现学生“自主”的方式在增加,小组合作、小组交流、探索已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然而,我们仔细地分析这些所谓的小组合作、小组交流、探索,就会发现,在这些热闹的背后存在着危机,学生会合作吗?学生会交流吗?学生会探索吗?现在的小组合作与其说是合作、交流,更贴切的只能说是一个学生在做、在说,其他同学在听、在看,缺少的是合作的方法、合作的形式,只不过是徒有一些表面的“热闹”罢了。
  以上这些典型现象反映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尚没有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学生的参与程度很低,这与培养新世纪具有创造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显得格格不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真正参与数学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加以研究并形成一定的策略就显得更有现实意义。
  二、针对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在参与层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
  1.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营造参与氛围
  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是激发和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根本前提。课堂上,教师应从“授业”中解脱出来,调整好与学生间的站位关系,以“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的身份出现。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同伴关系”、“合作关系”,教师必须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期望带给学生,把爱心留给学生,真心实意地尊重、理解、宽容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上不仅敢想、敢说,而且敢于尝试和实践,使他们的思维没有定式,尽量地开放,竭力地辐射;使他们的情绪放松,心理上有安全感;使他们在自己的乐土上能自由地舒展自己的心灵,并以此唤起学生的积极情感,为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参与提供一种良好的氛围。
  2.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参与欲望
  现在不少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已进入学校的课堂。在教学中教师更可以有效地借助于多媒体声、形、图、文并茂的特点,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理,当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进而自主参与课堂教学。
  3.创设探索情境,确保参与广度
  课堂教学效率的优质、高效离不开全体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因此,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要努力创设主动探索的情境,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让学生有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的时间与空间,从而获取知识,发展智能,以更积极的姿态自主参与学习活动。
  (1)教师要创设让全体学生参与的时机。在教学中,能让全体学生动手、动口的就不让部分人代替;能让多数人动口、动手的就不让少数人或个别人代替。课堂教学中“学困生”参与是一个难点,对“学困生”要有一个倾斜政策,不但要给他们多吃“小灶”的机会,还要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条件。例如,教师巡视时,优先关照学困生;课堂批改,重点批改学困生的作业;小组议论,安排学困生先发言;课堂提问,优先考虑让学困生回答力所能及的问题等。对他们的每个微小进步,每一次参与都及时予以鼓励,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2)教师要创设让全体学生参与的时间与空间。40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不仅仅是教师的,更是学生的。但有的教师提出问题后便急于让学生回答,由于学生思考的时间不足,无法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也有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很多问题,但只是一问一答地解决,达不到引发悟性的目的;有时滔滔不绝地讲,其间虽然也给学生参与提供了一定的机会,但是没有给学生留足时间,这样就达不到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目的。因此,在课堂上我们争取多给学生一些学习上的主动权,多给学生一些参与时间和思考的机会,尽可能激发他们的自我投入意识,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参与深度
  学生的参与仅有广度是不够的,必须要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同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参与深度。这就要求教师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教师的提问要讲究艺术,让问题处在学生思维水平的最近发展区,问题既不过分难,又不能过分简单,提出问题的方式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语言要有情趣,内容要有较丰富的直观背景,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才能自始至终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跃跃欲试地冲向知识的海洋。
  5.创设成功情境,保持参与热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过一次成功的欣慰,便会激起多次追求成功的欲望。只有在学生获得成功之后,才会有内在的高层次的愉悦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内动力。因此,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这种强烈的欲望,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而且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参与,从而保持学生那份来之不易的参与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