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

【作者】 张 艳

【机构】 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茅田小学附属幼儿园


【正文】小学数学教育除了让学生获得一定的数学知识外,还担负着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能力,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享受人类文明成果等重要使命。目前,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小学数学教育走入了一些误区,数学让学生望而生威,甚至望而却步。主要原因是有的数学教师对数学教学的研究不够,不能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教学中仅限于对数学知识的传授,不能有效合理地渗透数学文化内容,不能有效地组织学生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和方法,在教学中缺少等待,让学生进行思考的时间少,教师讲解得多,以讲代学,作业机械重复,大搞题海战术,学生负担加重。以上种种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数学教育的发展,削弱数学教育的效果,使数学教育的有些功能被异化。
  如何使数学教育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真正使数学成为学生喜爱的学科,从而发挥数学教育的基本功能呢?本文就此谈一些个人的思考,以期抛砖引玉,供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们讨论和研究。
  一、深刻反思,找到存在问题的原因
  1.知识与能力,学习与应用的严重脱节成为目前数学教学中的严重问题。
  例如,在小学的数学课堂上,某学生算出应用题的答案是:我家平均每天吃掉1.5千克食盐。这样的结果学生竟然没觉察有什么不妥。再如,有一位船长,他准备远航,储备了10头牛和30只羊,问:这位船长的年龄是多大?学生绞尽脑汁的演算,是10+30还是30-10?很少有学生敢于回答:没有答案。我们不禁要问:学生们怎么了?是智力出问题了?当然不是。作为教师,我们反思教学过程会找到答案:来源于生活的数学被公式化了,学生做习题时不会跟生活实际相联系,教学陷入了从概念——概念,从课堂——课堂的僵局。
  2.教师以讲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忽视生活中关于数学的积极因素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数学是经过提炼的生活本色,它来源于生活的事实不容争辩,而教师忽略的正是这一点,课堂成为传授和消化知识的唯一场所。课堂上学习与讲解公式和概念,解例题,作练习,基本上就完成了教学任务,余下的就是督促学生背定义,多做题。说要学生主动学习,但狭小的思维空间和行动空间成为极大的障碍。
  3.在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方面效果不明显。
  1、2、3、4、5是多么枯燥。学生苦恼,教师为难。学生说数学学不好,教师说数学教不好。问学生数学难在哪儿?说得不了高分;问教师数学为什么难教?说成绩不好往上提。得高分是谁都盼望的,而得到高分却不会运用知识解答生活中的问题的,大有人在,看到这种现象,教师们怎么想,学生们怎么想呢?是学了数学也没有多大用处吗?单纯的价值取向和评价体系很容易打击一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于是形成了恶性循环,成绩越是不理想,越没有学习兴趣,找不到学习的乐趣。
  二、重新构建新理念下的高效课堂
  挖掘以上存在的问题的根源,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就是:要学好数学,更要用好数学。必须让学生在课堂上要学好它,要让学生亲自去感受,自觉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念。这对处于指导地位的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将面临一个崭新的科研课题。
  1.转变观念,领悟课改目标的深刻内涵,走入新课堂。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数学,要使学到的数学知识有实际意义,应用价值”。“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是其他科学与技术的基础,是人人必须具备的素养”。只有把握住方向,才能勇往直前,了解了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的任务和新要求,我们要尽快调整好角色,善于和及时转变观念,确立新的课程理念并贯穿到教学中去,让我们共同走进新理念下的数学课堂。
  2.充分展示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既然是文化,它必然普及在生活的各个层面,各个角落,课本中的知识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形。例如,6个同学出去玩,划船时,每条小船乘4人,需租几条船?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就要用到数学知识。看来数学就在每个人的身边。从心里产生“我要学好数学”的愿望。数学从数、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都是有规律可循的。简洁性、整体性、统一性集中体现出“数学美”。在教学时注重体现数学的知识背景。例如,介绍历史上各种记数方法,使学生体会十进位制记数法的优越性,介绍各种计算工具的由来等,趣味性的讲解使学生产生听讲的兴趣。
  3.从实际出发,在学习与应用的实践过程中增长知识与能力。
  从实际出发,一方面,要联系生活实际;另一方面,要注意小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的特点,做到循序渐进。
  (1)在教材的选择上,看是否能以持续发展的数学观念对传统的小学数学内容进行全面处理;是否增强了应用性、趣味性,从生活实际和学生知识能力范围内提出问题;是否给学生提供了知识弹性和交流的空间。例如,新课标下的数学教材设计的主题图、练习的设计、数学广角就充分说明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反过来又为生活服务。
  (2)在教学时,要增加现代数学中更具有广泛应用性的数学内容,可以是教师预设课程,也可以由学生发现,提出而形成的生成式课程,内容可涉及到估算、决策、统计、概率使教学内容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学生。
  通过以上两方面的调整,能活跃课堂,使学生主动的掌握知识,为形成那些对人的素质有促进作用的基本的思想、方法,培养聪慧的“数学头脑”奠定基础。注重社会实践对教学的推动作用。通过教师敏感的捕捉信息或结合有效时机给学生提供应用问题并进行实践。例如,学生学习完位置与方向这一内容之后,教师就有意识的结合学校组织春游的行走路线要求学生绘制一幅从学校到目地的线路图和游览景区方位图,实践作业一布置,学生的热情极高,因为这一路的生活情境他们太熟悉了,能和数学知识联系在一起,真是太奇妙了,有了学生的积极参与,作业完成的非常出色。从数学转换的角度说,数学应用能力强,数学能力则高。高质量的数学实践,将有利地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总之,数学虽然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是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挖掘数学与生活、与自与社会的紧密联系,注重学生素质的深层建构和整体提高。“化知识为智慧,变行为为素养,积文化为品格”的境界应成为每位教师对自己教育行为的孜孜追求,让我们为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数学高效课堂而努力。
  作者简介:张艳,1975年10月出生,汉族。1994年师范院校毕业以后,同年分配到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三岔沟小学任教,2006年9月调到茅田小学,任教期间,多次参加县、乡组织的教研活动并且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