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 情境创设的方法和策略

【作者】 袁宝丽

【机构】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板桥小学


【正文】摘 要: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多种方式创设情境,以便达到形象、生动、直观、调动情感的作用,并且要将情境的创设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要多采用画图画、猜谜语、编歌谣、音乐欣赏、语言激励等方法。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快乐中识字,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习惯。
  关键词:识字教学;情境创设;策略;方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以人为本”和“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逐渐的深入人心,为了不把小学语文教成知识课,不把小学语文当成字、词、句、段、篇的基本功训练。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我们教学中的重要目标贯彻下去。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一二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在这么大的识字量前面,我们如何使学生喜欢识字,主动识字呢?我认为最有效的识字方法之一就是在课堂中创设有利于学生识字的教学情境。
  一、识字教学中情境创设的重要性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把好识字关,语言的发展就会在高起点上步入快速高效的轨道。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只注重识字量,而不注重教学策略,不讲究教学方法,不但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景化教学就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利用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创设出符合学生情感体验的有效场景,可以起到传统语文教学所不能起到的作用。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
  二、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策略
  《新课程标准》关于“识字与写字”的第一学段(1~2年级)就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也就是说识字教学提倡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利用儿童的已有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因此,一切学习活动必须在学生喜欢的基础上进行。但学生识字的过程却往往较枯燥。怎样把识字教学变得活泼生动,使学生能乐学,这就要用到有效的情境创设的策略了。
  1、学习中识字
  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课堂学习是学生识字的一个主要阵地。在课堂读文,学文的识字过程中,要坚持“多认少写”的原则。把识字的过程融入于读书的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分组读,小组读,开火车读等方法使学生尽快对生字字形熟悉起来。当然,还可以利用课件展示继续认识生字,在记忆生字这个过程中,可以利用图片、游戏、猜谜语、动画成字等方法,强化学生的视觉、听觉神经,强化学生对生字字形的记忆。
  除了以上“随文识字”,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利用“新旧知识的迁移”进行识字。在学生掌握一定字形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做加减法”,一个字加一点,减一点,都会变成什么新的字呢?这样既有趣,又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字形,而且在比较的过程中,还能使学生记住形近字,在以后的学习中不会混淆。
  2、生活中识字
  这是一个大的识字环境,学生可以利用电脑、电视、报刊、广告牌、超市里的物品说明等进行有效的识字,当然这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比一比、说一说、画一画等小游戏,让学生对生活中的识字情况进行总结和归类。还可以利用学生喜欢的图书,杂志做出精美的多媒体课件,进行好书推荐的小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刺激学生的视觉神经,进行拓展识字。这些过程都是在进行有效的情境创设。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三、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方法
  1、借助句段、词语识字
  小学低年级语文的识字教学要求就是“多认少写”,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识字是最常用的办法。教师可以按照由篇到段,由段到句,由句到词,由词到字的顺序进行生字的教学。这样由大语境到小语境的变化,学生在已有的语感的帮助下,可以更加轻松地进行识字的学习。在情境创设上,我们可以在读熟课文的基础上,把生字挑拣出来,用猜谜语、找朋友的方法记忆生字,还可以把这些生字连接成一句或者几句和课文内容相关的话,这样不仅认识了生字,还能理解生字的意思,学会运用生字,对课文的学习也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把图片、音乐、多媒体技术作为辅助的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借助图片、音乐、动画等手段识字
  象形字是一种图画文字,例如中国甲骨文的象形字“月”字像一弯月亮的形状;“马”字就是长脸、大眼、鬓毛飞扬、长尾有踢的动物形象等。小学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所以在教授象形文字的时候,可以更多地运用图片、动画等手段,为学生提供生动具体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快地记住字形。
  形声字占据着汉字的大半江山,是汉字基本的构字法则。对于此类字的学习,就要抓住它的特点进行有效的情境创设。比如利用比较法,举例子说明,“清、请、晴、情”是一组形声字,孩子们在记忆的时候就很容易记错,那么就先要抓住形声字的特点,让学生认识这些生字的共同点,“青”是它们的声旁,表示声音。那么不同的是什么呢?是它们的部首,有“氵、讠、日、忄”这些部首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时候为了使学生更清楚的理解部首的意思,可以用图片,动画来创设情境,由“水、说话的小嘴巴、太阳、美好的表情”变成这些偏旁,让学生在这个图片的变化中了解部首的意思,明白形声字构字的特点,掌握规律,从而理解这些字的区别。当然,在这之后,为了加强学生的理解,我们还可以给学生放一段优美的音乐,创设一个春游的想象情境,让学生在这个情境中进行造句练习和说话练习。
  3、用激励性语言引导学生识字
  低年级学生在学习生字的时候,因为识字量大、课堂时间长、自身的生理特点等原因,会出现思维断层、或者反应迟缓,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的激励性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回到学习中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用激励性的语言配合小游戏或者小儿歌来创设情境。比如,在识字的过程中,有的孩子读错了,会不好意思,那么就要鼓励他,“你一定记得这个怎么读,再想一想”。等他读对了,就继续夸奖他说“你真棒!老师相信你,一定读得好,果然就读对了。”这样不但鼓励了学生,还增强了他的信心,使得学生不会产生厌学、怕学的心理。当孩子在识字过程中学累了的时候,就组织学生进行有关生字的小游戏,比如,偏旁组字开火车的小游戏。这样在玩的过程中,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还巩固了学生对于生字的学习。
  总之,情境的创设始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本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能力为前提进行。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喧宾夺主,为了哗众取宠而去创设情境,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进行识字的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2]《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3]《素质教育与实践》
  [4]《叶圣陶教育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