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应用电教媒体技术优化初中音乐教学

【作者】 尼玛次仁

【机构】 西藏拉萨市第六中学


【正文】摘 要:音乐是一门艺术,只有在不断地探索中才能将这门艺术得到升华。众所周知,音乐教育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新课改教育的一门必修课。目前,在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越来越离不开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将以电教媒体技术优化初中音乐教学,势在必行,采用电媒技术体辅助音乐教学,有利于提高初中生的音乐艺术素质和发展音乐才能。
  关键词:电媒技术;优化课堂;初中音乐   
  前言:近年来,互联网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我们的生活、工作、教育等已经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人们的行动、生活、思维方式都将随着这一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而发生深刻的变化。互联网电子技术的发展,不仅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而且引起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随着新课标教育在常规教学中的不断深入,电教媒体技术作为一个全新的教学手段,正出现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合理利用电教媒体辅助初中音乐教学,既能贴近中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最佳状态,又能很好地提高他们整体音乐素养。
  一、通过电教媒体技术教学手段,激发中学生学习音乐兴趣。
  众所周知,音乐教育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新课标教育的一门必修课。而在传统的音乐课堂里,学生只是听磁带,跟老师学唱,枯燥、单调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这样往往使得学生在上音乐课时候容易感到乏味,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自然老师的教学也达不到满意的效果。就算是上一堂音乐鉴赏课,诸多流派、音乐作品、人物、创作环境等,也仅仅是依靠教师枯燥地讲授,这样很难让学生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更是谈何容易。那么,怎样充分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教学,使学生能够找到音乐的感觉,培养音乐的情趣,然后化兴趣为动力呢?我认为,巧妙地应用电媒体技术辅助初中音乐教学是一种高效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以其悦耳的声音、色彩鲜明的图片、生动优美的画面等形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生动、活泼、直观的教学氛围等方面有着其他教学手段所远远不及的优势。它能带给学生无论在视觉上还是听觉上都带来了美感和动感,享受音乐之美。这样自然而然调动学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学生会在我们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实践活动而主动发现、探究,进一步去感受、理解音乐的魅力,并激发强烈的音乐表现欲和创造欲。
  二、巧用电教媒体技术优化初中音乐教学,创设教学艺术情趣。
  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及思维特点,恰当的运用电教媒体教学,创设音乐艺术趣味情景,营造良好的氛围,这样不仅能够调动中学生欣赏、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还能够激发他们思考,从而提高初中音乐教学效果。例如:在欣赏乐曲《春江花月夜》的开头、高潮、尾声三部分片段音乐的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通过媒体技术丰富音乐教学课堂,引导学生结合乐曲和画面用眼、耳、心一齐感受每一段乐曲的力度、速度、音色及情绪。在欣赏乐曲开头部分音乐之时,教师可给学生展现画面——月夜下春江朦胧的美好景致,音乐的开始部分可以选择一段有自由节拍的引子,由黑管和大管奏出,黑管演奏主题音乐,长笛独奏一段装饰性乐句,这部分的音乐力度自由、速度渐快、情绪抒情而优美,把学生带入优美夜色的意境中;在欣赏乐曲高潮部分音乐之时,教师可给学生展现——江波粼粼、游人歌舞的生动画面,此部分音乐是采用多种配器手法,用多种木管乐器合奏,将乐曲推向高潮,音乐的力度渐渐强烈、速度也渐渐明快、情绪变得欢快,学生的情绪此时也会随之高涨、激动,似乎早已身入其境,一片醉迷;在欣赏尾声部分之时,我们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现归舟远去、万籁俱寂的美丽画面,此部分的音乐轻柔、舒缓,让学生沉浸于幽静的月色,遐思悠远、无限。这样的音乐欣赏课,容易让学生投入到优美的音乐和意境当中,将自己和画面、音乐溶为一体。因此,现代化的电教媒体技术教学能以优质的音乐和艺术情趣感染、感动每一个学生,同时,也让学生热爱音乐,热爱思考,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三、巧用电教媒体辅助音乐教学,提高中学生的综合能力。
  电媒体技术辅助音乐教学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教学手段,它能使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它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深奥的理论形象化,学习的过程生活化。特别是我们藏区初中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叛逆期,他们的思维是多种的,是不同形象的,为了都能满足他们不同的学习需求,巧妙地运用电媒体技术辅助音乐教学,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学生在欣赏完高潮部分音乐之后,说感受到自己仿佛置身于其中,思绪联翩,跟着音乐一起进入了和谐而又欢快的月夜下人们那令人神往的美妙生活中,自己好像也欢歌笑舞起来;而在欣赏尾音时,自己又仿佛面对着平静的江面,沐浴在月光下,做着香甜的梦……由此可见,巧妙运用电教媒体技术,是能够充分调动了中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从视、听、想等方面综合的去欣赏音乐,极大提高了中学生的欣赏、感受、想象、理解及表达的能力。如果在欣赏音乐的课堂上,我们仅给学生单一的听磁带录音,学生只能凭单一的听觉去作想象,去感受音乐。这样,他们很容易因枯燥、乏味而分散注意力,更不用说享受音乐之美了。而电教媒体技术与音乐教学进行结合,生动有趣的欣赏教学,有利于引导中学生发挥想象力,培养创造意识,发展音乐兴趣,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究学习音乐中,提高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实践证明,将这两者的结合教学,能很好地渗透多元文化,更能使学生达到全面学习,来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
  综上所述,“音乐是一门艺术,只有在不断地探索中才能将这门艺术得到升华。”恰到好处地选择和运用电教媒体信息技术进行辅助初中音乐教学,已成为新课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音乐课堂教学效果。达到了使每个学生都能满足不同的学习需求,最大限度地开发中学生的潜能,实现由“知识本位”向“人的发展为主”的飞跃,我坚信,这样的教学,音乐之树必将结出累累硕果。
  参考文献:
  [1]吴丹,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的整合[J].教师教育研究,2013,(1).
  [2]胡长玉,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文本库,2014年11,18.
  [3]邓安斌,图文音并茂感受语文之美[J]瑞文网,2016年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