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高效课堂中师生角色的转变

【作者】 寇良燕

【机构】 黑龙江省富裕县第三中学


【正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鉴于新课标的这种理念,我们学校实行了新课改——高效课堂。我本人也积极投入新课改的洪流中,并且教学方法日臻完善。本着阶段性总结与反思的目的,我谈一谈高效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变。
  一、高效课堂教师做什么
  (一)设计针对性、有效性、科学性的导学案
  导学案是每一篇课文的知识点的载体,教师课前设计导学案时,一定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尖子班和平行班不同学生的理解程度,把握学情,设计逻辑性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问题,让学生做完后都有所收获。例如我讲《我有一个梦想》时,问题的设计是这样的:○1我的梦想是什么○2我为什么有这样的梦想○3怎样实现这样的梦想○4你有怎样的梦想,能否与大家共享?几个问题的设计既涵盖了文章的内容,又探索了文章的主题,因此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不会支离破碎。
  (二)在课堂上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和课堂调控的能力
  语文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教学过程,要把“问”的权力放给学生,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要真正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和课堂调控的能力,不能放任自流,把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有意识的引导结合起来,实现有效的教学。
  记得讲《逍遥游》中“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一句,“无己”、“无功”、“无名”特别抽象,学生展示完,其他同学若有所思却不敢苟同。我一看这是没听明白,于是举了几个大家都熟知的例子来诠释这三个词,很明显学生立即有了反应,对庄子的《逍遥游》也有了深刻的体会。
  (三)善用激励手段,让学生建立自信心
  每个学生在思维、记忆、分析、理解、创新等能力上存在着各种差异,但无论他们之间存在何种差异,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期待赞扬”。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教师的赞扬是学生最大的收获。鉴于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多给学生一些成功的体验:如让他们准确写出一个成语,背会一首诗,回答一个问题,做会一道题等;此外,在课堂教学中还可引进竞争机制,采用以小组为单位的评比方法。每周一统计,每月一总结,前三个小组发奖状并发奖金,优秀个人发纪念品。如此,不仅能刺激学生的思维,活跃紧张的气氛,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二、高效课堂学生做什么
  (一)做导学案
  教师精心设计的导学案发给学生后,学生要在规定的时间完成每一课时的学案。一般在前30分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通过独立思考以及查询资料确定问题的答案;后10分钟六人小组合作学习,对不明白的问题进行讨论探究,创设学生之间互学、互补、互促的学习氛围。
  (二)课堂展示导学案
  小组按照老师安排的任务集体备课,然后选代表展示,同组内成员可适当补充,补充不加分;其他组可补充可质疑对抗,每人次加2分。因为有加分激励,学生都积极思考,同组为了“肥水不流外人田”努力补充力求完善;其他组也纷纷思考、设置障碍,为小组集体荣誉而努力。这样的课堂,几乎人人都能动起来,保证学生全员高效参与,这也是高效课堂的目的所在。
  (三)互评与自评,总结经验与不足
  每个展示的同学讲完后,有时自评一番,有时其他同学对他的板书、声音、教态、知识点等做一下评价。这样,既能帮助同学,又能警醒自己,为以后的语文学习储备了较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三、高效课堂中的几点反思
  (一)高效课程不能一味的追求活跃而忽视了基础。
  语文基础知识是语文的基石,没有基础知识的训练,语文教学的创新发展也就失去了意义。活跃的课堂气氛固然重要,但这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我们应把静态的语言文字训练转化为动态的实践活动,这样就会使语文训练与人文精神的熏陶融为一体。
  (二)高效课堂上不要过分重视讨论探索而忽视诵读
  语文课堂没有积累就没有运用,没有大胆的读背,就没有语文素质的提高。我认为只有多读多背才能培养语感,尤其是散文和诗歌。有时为了完成导学案的几个问题,只重视小组代表的展示、师生间的探索,可是却忽视了读背。
  (三)课件使用不要单纯重复而要恰到好处
  我校领导大刀阔斧,給每个教室都安了多媒体,这样使用起课件就比较方便了。现在有一种现象,课件上的答案有时与学生的板书是同样的,这样失去了课件做有效补充的作用。我想教师应该根据本班学生学情,根据导学案问题的难易程度,合理设计课件,使课件使用时如画龙点睛,而不是可有可无。
  (四)学生展示问题不要平分秋色,而要详略得当
  教师设计导学案时,一定会有难易的区分度,那么讲解问题时,也应注意难题详讲,易题略讲,让学生有一个区分度,自然会知道本节课的重难点是什么,这就需要教师引导。
  总之,高效课堂是语文课堂发展的必然。高效的语文教学,教师要从教学的各个方面兼顾学生的感情和教学实际,精心预设。只有构建起高效的语文课堂,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切实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语文素养,从而获得最优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