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作者】 王国华
【机构】 四川省西昌市第一小学
【正文】摘 要:“核心素养”,一个这两年高居教育界流行语排行榜的词。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那么,小学体育教学如何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相结合呢?笔者通过实际教学并结合书籍材料,综合阐述了如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体育教学;创新课堂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而体育学科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了独有的、开阔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以及充分的观察、思维、操作、实践的表现机会,是凝练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最基础的环节。体育课堂教学是为增强学生身体健康和运动能力而进行的师生多边互动教学活动,是学生锻炼体能,获得运动技能,提升健康水平的重要基地。在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今天,创新体育课堂教学,提升体育教学质量,是贯彻“核心素养”和全面育人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最佳体现。
一、转变观念,加强体育素养的培养。
教学理念是教育活动的指导,在提高小学生体育素质的培养中,首先要转变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增强对体育素质培养重要性的认识,以学生健康锻炼为指导,立足于学生体质增强的长远目标,加强体育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力以及坚定的意志,从而促使他们可以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二、更新教学,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可以提高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热情,形成强烈的运动动机,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首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环境,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这样也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实现与教学目标的达成。其次,体育教学的内容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与特征来制定,选择符合小学生特点的、适应他们身心成长的体育活动与项目,同时,也要考虑到趣味性和娱乐性,贴近小学生的实际,更好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再次,在体育教学的方法和锻炼的手段上,应该丰富多样化,单一刻板的教学方法不符合体育教育的特征,也容易使学生感到厌烦。
三、特色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阳光体育,强健体魄,创设多样的体育教学。
为激发学生兴趣,彰显体育魅力,学校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环境,自编自创一些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大课间活动,一改以往课间操的单一与枯燥,既将课间操内容变得十分丰富,趣味十足,又锻炼了身体。
2、以“田径”项目为特色,引领学校体育的发展.
我校每年举办一年一度的田径运动会,这样的运动会影响大,对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与班级集体荣誉感等都有重大影响,每年组织校田径运动队参加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的比赛。每年参与市级比赛,每届学生都有获奖,数次获得团体好名次。学校每年开展中长跑比赛,比赛氛围非常活跃。通过体育课、体育课外活动等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与习惯。
3、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全面促进学校体育运动发展。
学校不仅关注特色项目的发展,也重视其他项目的发展,用更多的项目提供给不同体育兴趣的人群,把体育教学与体育竞赛结合起来,使更多的人参与体育,我校每年要举办跳绳比赛(一分钟跳绳),举办校乒乓球比赛、举办校足球比赛等众多体育项目的比赛。众多项目的开展,激励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形成生动活泼、生机勃勃、生龙活虎的校园体育氛围。
四、在练习形式上的创新中培养学生乐学善学。
体育课学习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既有跑、跳、投、投掷,球类,又有技巧,还有游戏等,这些都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活动。但这种兴趣并不是因为学生意识到体育有多重要而产生的,而是由于在体育运动中感受到这些活动中蕴涵的乐趣而感兴趣。体育的魅力在于竞争性和游戏性的比赛,通过竞争、比赛,激发学生体育兴趣。我在备课钻研教材时,要深入挖掘教材的“娱乐性”也就是教材的魅力所在。由于跑与其他运动项目相比,没有器械、娱乐性较差,相对比较枯燥,于是我在跑的教学中采取比赛的形式唤起学生争胜心理,调动学生积极性。比如:在50米快速跑的教学中:第一堂课我把学生分成四路纵队,横排三个人水平相当进行30米快速跑;第二堂课我采用30米来回折返接力比赛;第三堂课我采用男女混合迎面接力比赛;第四堂课则采用了男女让距对抗接力比赛等。在五年级耐久跑练习中,我采用赋予一定的情节或象征意义分层教学:如同一层次的超前跑,不同层次的让距跑,自我超越跑等。通过竞争性和游戏性比赛,让学生充分体会获胜的滋味,从而对体育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从兴趣变为习惯,进而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总之,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的三个方面、六大素养、十八个个基本要点,不是靠一名教师、一个学科、一个学校来完成的。而需要教师能力提升、学科有效整合、评价机制完善等一些列抓手的保障。同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又离不开每一位教师、每一个学科、每一所学校。
关键词:核心素养;体育教学;创新课堂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而体育学科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了独有的、开阔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以及充分的观察、思维、操作、实践的表现机会,是凝练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最基础的环节。体育课堂教学是为增强学生身体健康和运动能力而进行的师生多边互动教学活动,是学生锻炼体能,获得运动技能,提升健康水平的重要基地。在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今天,创新体育课堂教学,提升体育教学质量,是贯彻“核心素养”和全面育人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最佳体现。
一、转变观念,加强体育素养的培养。
教学理念是教育活动的指导,在提高小学生体育素质的培养中,首先要转变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增强对体育素质培养重要性的认识,以学生健康锻炼为指导,立足于学生体质增强的长远目标,加强体育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力以及坚定的意志,从而促使他们可以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二、更新教学,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可以提高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热情,形成强烈的运动动机,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首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环境,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这样也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实现与教学目标的达成。其次,体育教学的内容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与特征来制定,选择符合小学生特点的、适应他们身心成长的体育活动与项目,同时,也要考虑到趣味性和娱乐性,贴近小学生的实际,更好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再次,在体育教学的方法和锻炼的手段上,应该丰富多样化,单一刻板的教学方法不符合体育教育的特征,也容易使学生感到厌烦。
三、特色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阳光体育,强健体魄,创设多样的体育教学。
为激发学生兴趣,彰显体育魅力,学校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环境,自编自创一些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大课间活动,一改以往课间操的单一与枯燥,既将课间操内容变得十分丰富,趣味十足,又锻炼了身体。
2、以“田径”项目为特色,引领学校体育的发展.
我校每年举办一年一度的田径运动会,这样的运动会影响大,对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与班级集体荣誉感等都有重大影响,每年组织校田径运动队参加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的比赛。每年参与市级比赛,每届学生都有获奖,数次获得团体好名次。学校每年开展中长跑比赛,比赛氛围非常活跃。通过体育课、体育课外活动等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与习惯。
3、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全面促进学校体育运动发展。
学校不仅关注特色项目的发展,也重视其他项目的发展,用更多的项目提供给不同体育兴趣的人群,把体育教学与体育竞赛结合起来,使更多的人参与体育,我校每年要举办跳绳比赛(一分钟跳绳),举办校乒乓球比赛、举办校足球比赛等众多体育项目的比赛。众多项目的开展,激励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形成生动活泼、生机勃勃、生龙活虎的校园体育氛围。
四、在练习形式上的创新中培养学生乐学善学。
体育课学习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既有跑、跳、投、投掷,球类,又有技巧,还有游戏等,这些都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活动。但这种兴趣并不是因为学生意识到体育有多重要而产生的,而是由于在体育运动中感受到这些活动中蕴涵的乐趣而感兴趣。体育的魅力在于竞争性和游戏性的比赛,通过竞争、比赛,激发学生体育兴趣。我在备课钻研教材时,要深入挖掘教材的“娱乐性”也就是教材的魅力所在。由于跑与其他运动项目相比,没有器械、娱乐性较差,相对比较枯燥,于是我在跑的教学中采取比赛的形式唤起学生争胜心理,调动学生积极性。比如:在50米快速跑的教学中:第一堂课我把学生分成四路纵队,横排三个人水平相当进行30米快速跑;第二堂课我采用30米来回折返接力比赛;第三堂课我采用男女混合迎面接力比赛;第四堂课则采用了男女让距对抗接力比赛等。在五年级耐久跑练习中,我采用赋予一定的情节或象征意义分层教学:如同一层次的超前跑,不同层次的让距跑,自我超越跑等。通过竞争性和游戏性比赛,让学生充分体会获胜的滋味,从而对体育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从兴趣变为习惯,进而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总之,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的三个方面、六大素养、十八个个基本要点,不是靠一名教师、一个学科、一个学校来完成的。而需要教师能力提升、学科有效整合、评价机制完善等一些列抓手的保障。同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又离不开每一位教师、每一个学科、每一所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