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新课改下体育课准备活动教学策略新思考

【作者】 康 燕

【机构】 山东省滨州实验学校

【摘要】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准备活动对一堂课的成功与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课改的深入及体育的不断发展,体育课准备活动的作用和意义更为被人们广泛重视。
【关键词】新课改;体育教学;准备活动;有效性;实践与思考
【正文】
  准备活动是体育课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准备活动部分,充分发挥准备活动的作用,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创造条件。因此,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准备活动部分,充分发挥准备活动的作用,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创造条件,同时也使学生养成在参加激烈活动前先做好准备活动的良好习惯。
  一、准备活动的作用
  准备活动是指在体育课、体育锻炼、运动训练或比赛前所进行的一系列身体练习,它是通过有目的的肌肉活动使身体各器官系统机能迅速地进入工作状态,以适应激烈活动的要求,从而使参加运动者从身体和精神两个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挥。
  ㈠生理作用
  1、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通过准备活动的身体练习,就会在大脑皮层相应的中枢留下痕迹,可以使一般神经中枢和运动神经中枢都处于兴奋状态,各中枢间的暂时联系得到迅速的接通,提高了大脑的分析、判断和综合能力,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机能得到增强,对新技术能很地建立运动动力定型。
  2、提高内脏器官的功能
  准备活动的身体练习对人体的循环和呼吸系统起着良好的作用。通过练习使血液循环加快,心脏的工作效率加强,心输出量增大,肌肉中血流量增加;同时呼吸加快,肺活量增大,肺部气体交换加快。这可以使内脏器官功能预先得到增强,植物性器官的生理惰性得到克服,体内新陈代谢水平得到提高,肌肉活动时就会得到更多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也使乳酸和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迅速地排出体外,人体的运动能力得到加强,有效地防止了机体过早地产生疲劳,避免了因运动量过大而产生的头晕、恶心、呕吐甚至休克等不良现象。
  3、提高体温,防止运动操作
  通过准备活动的身体练习,可以使身体感到发热。体温适当升高,体温调解功能加强,提高了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神经传导的速度,加快了肌肉收缩和放松的速度,降低了肌肉的粘滞性,防止了在正式练习时因强度过大而发生各种运动损伤。
  ㈡心理作用
  在准备活动中,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和学生自身的练习,特别是组合新颖、动作优美、节奏感强的身体活动,学生就能在心理上感觉到知觉,由注意到记忆,表现出愉快兴奋的情绪和情感体验,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品质,成为意志行动的推动。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掌握运动技术、技能的愿望和兴趣,使他们产生正确的学习动机,提高主动学习的愿望和兴趣,使他们产生正确的学习动机,提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为基本部分的教学创造了有利的心理条件。
  二、准备活动的内容
  准备活动可分为主动性和被动性两种形式。主动性包括一般性、专门性和混合性准备活动,被动性包括透热疗法、按摩、热水淋浴和其它一些没有练习成份的手段。被动性准备活动在体育教学中是不采用的。
  ㈠一般性准备活动
  主要是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使全身主要肌肉群、关节、韧带得到充分活动,使物质代谢能力、体温、呼吸和血液循环系统能力得到加强,中枢神经系统和运动器官的兴奋性得到适度的提高。可以采用、走、跑、跳、持轻器械、徒手操、舞蹈和运动量较小的游戏等活动方法。
  ㈡专门性准备活动
  主要是使与完成基本部分主要教材有关的肌肉群、关节、韧带和器官,以及各系统的机能做好充分的准备,增强专项运动技能,调整运动性和植物性器官之间的相互关系,基活动应符合专项动作的特点。可以采用一些模仿练习、辅助练习或诱导性练习,以及专项身体素质练习等方法。
  ㈢混合性准备活动
  在准备活动中既有一般性准备活动,又有专门性准备活动,具有两种准备活动的生理效应,在专项课教学中多采用这种方法。
  三、怎样做好准备活动
  ㈠思想上高度重视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是体育课的一个部分,不仅是学生身体练习,预防运动损伤和不良生理现象的发生,发展一般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正确的体态和姿势。因此教师在思想上必须高度重视,使得每节课都能认真地、有针对性地做好准备活动。
  ㈡严格要求学生做好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做得好坏不仅决定于教师的重视程度,更取决于学生的认真程度。如果学生不重视,任凭教师如何精心组织、安排也是不会收到应有的效果的。所以,教师必须严格要求学生,向他们阐明道理,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准备活动的重要性,提高准备活动的效应。其次,教师要领做准备活动,并以自己的标准、优美的示范和准备、洪亮的口令来影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㈢准备活动的内容要丰富、新颖
  为了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取得课堂教学的良好效果,准备活动就必须求新,不能千篇一律,否则学生会产生厌烦心理,也就达不到准备活动的目的。要根据课的内容、任务安排丰富、精彩、多样化的准备活动内容,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队列、队形变换练习;各种跑步练习;编排新颖的徒手操以及运动量较小的游戏等等,使学生在新奇的体验下完成准备活动。
  ㈣注意其它影响因素
  要想做好准备活动,起到应有的作用,除了教师和学生的因素外,还要注意以下几个因素。
  1、组织形式
  准备活动一般采用集体形式进行,可定位做,也可行进间做,根据情况队形可以变换。一般由教师领做,也可由经过培养、挑选的学生来领做,但教师必须加强指导。
  2、时间
  准备活动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引起疲劳。在40分钟左右的课中,约为6——8分钟;不同季节可稍短或稍长些。另外,准备活动与正式练习之间的间隔时间不要过长,2——3分钟较为适宜。
  3、运动量
  准备活动的运动量不宜过大,全身感到发热出汗即可,否则将产生疲劳。
  总之,准备活动作为体育课的一部分,必须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丁亮.浅谈对初中体育课准备活动的再认识[J].田径,2015(11).
  [2]方玲婷.探讨如何改革创新中学体育课的准备活动[J].江苏教育,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