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建立优秀班主任的评价机制

【作者】 苟建林

【机构】 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


【正文】摘 要: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管理和考评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管理的成效,能使班主任工作井然有序,能使班主任素质得到提高,能使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能使学生进取向上,健康成长。建立班主任工作的“评价机制”,就是要对班主任的工作实行“过程管理”,并起到导向、调节、激励和鉴定的作用,从而充分调动班主任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班主任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优秀班主任;评价机制;管理办法
  引言:要建立和健全班主任工作的各项管理制度。根据班主任的任务,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出班主任的工作职责,使班主任明确自己应尽的职责,工作做到有的放矢。近年来,永定一中制定了一系列班主任工作管理制度,使班主任明确了工作的目标、任务、内容,在指导班主任做好本职工作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教育管理工作的落实
  教师评价机制的确立,对老师们身心素质的发展有决定性的作用。教师评价就是对老师各种行为举止以及日常中的表现情况进行衡量的一种方式,该方式的使用能有效的提升老师们的素质水平以及其自身的教学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整体教学的效果以及质量。该机制的确立能精准的判断出老师们的教学质量的水平,还具有一定的引导效用,老师们会按照该机制进行各类教学工作的开展,严苛的依据规定进行教学方案的调整。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评价机制的实施对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学校需要建立出优秀班主任的评价机制,发挥出该机制的优势,首先,在建立优秀班主任评价机制时,需要对老师们的工作业绩进行了解,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业绩融入到其中,以此来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采用评价的方式,评判出老师在教学工作中是否尽心竭力,是否完成了相应的教学任务等,这种评价方式能对每一位班主任的素质能力进行考量,与此同时,还能及时的发现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依据其问题,找到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处理好这些问题,防止这些问题对学生们的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不仅能让老师们得到发展,还能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其次,机制的确立,能给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便利,确保了其数据信息的客观性,进而提升了整体老师队伍的素质建设程度,对班主任日常的工作表现进行了衡量,分析出了整体班主任队伍建设以及发展的状况,反应出各类老师之间工作水平的差异程度,给优秀班主任的建立带来了一定的帮助,为其管理人员的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最后,要对班主任评价机制的结果进行分析,避免各种人员调配不公平现象的发生,学校的相关领导需要对每一位班主任自身的教学情况进行了解,综合性的掌握班主任的基本素质,对其从事的教学工作的效果以及表现等进行了解。制定出一套适合该学校发展的优秀班主任评价机制,时刻秉持着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的管理教学中,发挥出班主任的效用,提升学校整体师资力量队伍的建设水平,让学校的教育工作可以顺利的开展。
  二、完善班主任考评制度
  考评制度的确立对于班主任自身的发展来说,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学校需要对班主任的职责进行了解,依据班主任自身的责任以及教学义务建立出一套比较完整的考评制度以及标准,并适当的构建出一个考评小组,通过考评小组的考察,对各个班主任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分析,客观性的评价班主任的日常行为表现以及性教学能力,考评制度的内容要尽可能的完整,还要保证该考评小组工作的公开程度以及透明程度,让班主任们都能依据该制度履行自身的职责,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以及效果,并不断的改善自身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理念,强化自身的素质。
  三、激励机制建立
  激励机制在优秀班主任的评价机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学校在对班主任开展相应的考核评价工作之后,需要将其评价的结果公示出来,展现给学校内的工作人员,依据该考核的结果,进行人员的调动。应将评价结果与班主任评先评优、职称(职务)晋升,年度考核、津贴等挂钩,真正体现多劳多得、质优多得,真正调动班主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树立先进典型,注重师德表现
  可根据考核结果,定期表彰优秀班主任,并在此基础上推荐参评县、市、省级优秀班主任,从而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也让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和表率作用。通过发展性指标的评价,让教师进行纵向比较,看到自己的进步与提高,同时帮助教师找出自己基本素质方面的薄弱部分,发现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的不足,因此,我们达成共识,教师评价的结论不在于判断一位教师过去工作的成败,而旨在指明教师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因此,在教师评价中,对发现的问题和获得的结果我们都根据每位教师的实际情况,包括个人特点、教学条件、学生状况等进行分析,寻找一个能被评价教师接受的结论。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评价的作用。
  结语: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作,是学校管理中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随着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已进入实质性的实施阶段和新课程实验的全面启动,加快健全班主任队伍的培养、管理和发展机制,建立一支适应当代教育要求的、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已成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各个学校只有不断探索新时期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努力提高班主任的素质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肖慧.  中学新任班主任专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D]. 四川师范大学 2015
  [2] 连宝宝. 普通高中班主任队伍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 2014
  [3] 王瑶. 哈尔滨市市区与农村中学青年班主任专业成长对比研究[D]. 黑龙江大学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