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关于学前教育中语言教学的思考

【作者】 岳慧慧

【机构】 山西省柳林县鑫飞幼儿园

【摘要】随着人们对于学前教育认识的不断提升,在学前教育中如何更有效的发掘和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越来越受到我们的重视,但就目前的教学状况来看,我们在学前教育中语言教学这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一方面是如何制定相关的教学课程来进行语言教学;另一方面是教学的方式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才能促进学前教育语言教学的有效进行,从而促进孩子的全面健康的发展,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起到更好的作用。在教师方面,教师自身的语言素养和教学的能力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学前教育;语言教学;思考
【正文】
  孩子的语言能力对于他们的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非常的重要,所以我们应从学前教育时期就把语言教学放在重要的位置,从而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为将来的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语言基础。学前教育时期的孩子正处于一个爱模仿和认知能力较差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非常容易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在对于这一阶段孩子进行教育和培养时,时刻关注孩子的发展动向,根据孩子的语言特点和心理特点进行有效的教学实践,从而制定出有根据性和目的性的教学策略。
  一、当前学前教育中语言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孩子的语言能力差,发音不够标准。
  学前教育时期的孩子正处在语言能力形成的阶段,这时的孩子还不能更明确和清晰的表达自己想说的内容,他们掌握的词汇内容和语言的组织能力都还不能足以形成正确的语句。同时,孩子的声带发育还不够成熟,在发音的时候就会出现不清晰的情况,让听的人不能理解他们想要表达的东西是什么,这一点在孩子语言能力的形成于发展上是很大的难题。
  2、教师自身的语言素养达不到要求。
  现阶段的学前教育有很大一部分是私立的,在招聘教师时往往会忽略教师的能力和专业素质,有很多的幼儿园教师都不具备学前教育的资格证书,这就导致了教师自身的教学质量达不到教学的要求。专业的学前教育教师在接受系统的教育时会接受语言方面的教育,从而在教学时能够准确和有效的进行教学。
  3、学前教育语言教学出现小学化现象。
  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有很多的学前教育机构在制定语言教学的内容时,会偏向小学化的教学内容,认为学前教育的目的就是教会孩子更多的小学知识,从而让更多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学校能让孩子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来吸引更多的生源。然而,这种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孩子语言能力基础的培养,孩子不能在理解的情况下接受知识,而是机械化的记住了所学的内容,从而阻碍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4、缺乏有创造性的教学内容,让孩子失了去学习的兴趣。
  在语言教学时,有些教师会照搬教材的内容,孩子也是跟着教师读教材上的内容,这就导致了学习的单一和枯燥,孩子很容易失去学习的乐趣,不能从中发现不一样的内容,制约了语言教学的有效进行。
  二、对于学前教育中语言教学的思考。
  1、根据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
  要想在对孩子的语言教学中获得明显的成效,就必须足够的了解孩子的语言特点,在孩子的语言特点中找到教学的方向,同时制定有针对性的语言教学方案。根据孩子的语言特点制度的语言教学方案在提高孩子语言能力方面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因材施教能否成功的关键步骤,从而使孩子的语言能力得到全面平衡的发展。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孩子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不断的提高,所以教学的方式就要及时的调整,在不断的调整中寻求最适合孩子发展的教学方式,并及时的摒弃不利于孩子发展的教学方案,改正不足,从而完善语言教学内容。
  2、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不断的完善教师的语言素养。
  教师是孩子在语言学习中的传授者,教师的语言素养就决定了孩子对于语言的学习情况,随着教学方式和内容的不断提升,教师也要不断的学习,在学习中完善自己,在面对孩子时,充分的展现语言的魅力和教学的积极向上的态度,让孩子更愿意去学习愿意。
  3、鼓励孩子乐于表达,并最终善于表达。
  在学前教育阶段的语言能力培养主要就是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要注重表达形式上的正确与否,而不是停留在纠正孩子表达内容的错误上。教师的肯定和表扬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动力,在交给孩子基本语言结构的同时,教师要不断的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提升孩子的语言能力。
  4、调整教学的模式,在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下学习。
  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课堂上就应该听老师讲,不能“交头接耳”,这种模式的教学在对于孩子的语言教学上是很大的限制,只有“放开”课堂教学,在保持课堂秩序的同时,让孩子能和教师一样能发表自己的看法,才能更有效的进行语言教学。
  在众多的教学经验中,我们看到根据孩子的特点定制的教学方式才能更利于孩子的学习,在不断的探索和思考中,及时的调整教学的方案和内容,让孩子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享受对于语言的学习。丰富多彩的语言环境能让孩子对于语言学习更加投入,这就要求教师从自身出发,不断的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语言素养,给孩子营造一个更完美的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戴莲花.论幼儿语言教育实施的重要性及途径[J].学周刊,2013,(13):192。
  [2]]袁晓霞.刍议幼儿教育活动中的因材施教[J].当代学前教育,2014,(03):29-31。
  [3]李丽.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实践教学的探索[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5(10):86-87。
  [4]巫俐群.浅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2):1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