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智慧管理 跨界未来——浙江省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班主任工作的探索实践

【作者】 俞园德

【机构】 浙江省绍兴鲁迅中学


【正文】浙江新出台的高考制度改革方案,“3+3”高考模式、综合素质评价、英语一年两考等一系列新举措,给高中学校和班主任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班主任工作的各种无所适从也相应产生,如师资储备失衡,班主任工作出现“空窗期”;对新模式陌生,班主任工作遭遇“焦虑期”;无奈的走班制,班主任工作面临“失控期”;实施素质评价,班主任工作陷入“忙乱期”。应该说,这些情况的出现是改革的必然现象。笔者认为:与其怨天尤人,不如积极应对,作为新高考背景下的老班主任将改革视为机遇,以开创者、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心态去化解困难、迎接挑战。我给自己的定位是用智慧拥抱变化,用变化彰显自主。我觉得班主任在新高考背景下应做好这六件事。
  1、做各方意见的听众
  不可避免的,面对浙江的新高考、新举措,学生、家长和社会都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的不适应,各种埋怨和吐槽接踵而来,班主任首先需要做一个不急不躁、耐心细致的倾听者,更要做好政策的解读者,还要做好正向心理的引导者,这就需要班主任加强新政策、新规则的研读和学习。为了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参与班级的教育管理,我建立班级家长微信群,为了保护家长和学生的隐私,发表言论既可以实名也可以匿名。可以看到许多家长详细交代了自己孩子的家庭背景、学习习惯、生活兴趣等,积极献言献策;许多学生也流露真情,或彷徨、或沮丧、或兴奋等,面对家长的帖子,学生的咨询,班主任一一做出耐心的回复。另外班主任与学生交流的另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写交流日记。学生把当面不好意思说却又想告诉老师的话写在交流日记里,班主任再针对学生的个性和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师生之间形成了默契,交流日记每周雷打不动地上交,老师回复及时,做到周周清。班级管理其实就是一个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引导学生的过程,另外学校针对班主任、全体教师、全体学生和家长开展了一系列的政策解读和实操训练,最大程度上保证新高考政策实施不走样、不脱轨。
  2、做抓大放小的智者
  “缺点”每个人都有,正处于身心发展期的高中学生尤甚。作为教师,有的时候需要“瞪大眼睛”,帮助孩子们指出并改正“缺点”;但是更多时候需要我们“眯起眼睛”,有意忽视“缺点”甚至将“缺点”幻化作“优点”。面对新高考,面对或大或小规模的“走班”,我们如果还是秉持着旧有的管理班级、面对学生的经验,非但不能达到原有的效果,也许会适得其反。讲空话、欠作业、玩网游等毛病很多学生都有,几乎所有班主任都遇到过,魏书生把这类小毛病形象地称为“隔年的草”,拔得不彻底,隔段时间又会冒出来。很多老师惩罚学生写检讨书。魏书生觉得检讨书“浮皮潦草,不能触及内心深处,不容易找到纠正错误的有效方法”,因此我提倡写心理活动说明书。因为写说明书从思想上找到了原因,就容易在实际中做出转变。学生写了几次就不会再犯了,所以有学生说以前的班主任让写检讨书,是越写越恨老师,现在老师让写说明书,是越写越恨自己。
  3、做平等互助的友人
  在今天的教育大背景下,班主任早已不是高高在上的号令者和独裁者。与学生成为朋友,有助于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及时引导孩子健康成长;与家长成为朋友,有助于建立家校合作的桥梁,避免沟通不畅造成的误解和恐慌;与任课教师成为朋友,有助于团队合作,让“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不再是一句口号。因此,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树立具体长远的目标,明确奋斗方向,激发其内心积极向上的能量,是班级建设的头等大事。班主任老师每接手一届学生,开学初期都会让学生仔细思考,拟定一个三年的规划:三年的总目标,三年的分段目标,具体操作计划等,而且还要召开隆重的主题班会,同学之间充分交流,让目标更加清晰,然后又将学生的目标在班级墙刊或者班刊上展出,让目标进一步强化。老师把目标意识当做一个动态的、常态的思想工作来抓,根据学生的情况作相应的调整和固化。这两年,我连续担任高三(3)班和高二(9)班的班主任,所带班级都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提升,细细思量下来,这与我能够“蹲下身”,真心做好学生、家长、任课教师平等互助的友人有莫大的关系。
  4、做自主成长的导师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自我教育,成长的最佳方式是自我成长。笔者认为要努力做一名“懒惰”的班主任,许多时候,班主任出于“好心”,帮助孩子做了很多本应该孩子自己做的事情,殊不知好心做了坏事,剥夺了孩子自主成长的权利,这样的勤快不要也罢!在高考新政下,不管是“大走班”还是“小走班”,学生自主成长的意识和行为都有所增强。作为班主任,都必须要主动“放开手”,让孩子自主成长、自我发展、自由翱翔,真正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人生导师。针对班级情况,我提出并实施了“人人都是班级干部”、“班级干部AB制组阁”、“一帮一互助式成长”、“互补组团式学习小组”等一系列旨在形成良性竞争、促进班级学生自主成长的举措,不断提升自我、充实自我、完善自我。
  5、做素质评价的史官
  俗话说,“大巧”必有“拙力”做支撑。任何先进的理念和高超的艺术其实都需要老老实实地去实施和操作,笨办法才是高效能的基石和保障。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的制度设计。学校严格规范了从写实记录、整理遴选、公示审核、导入系统到形成档案五个环节的评价程序,按要求如实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具体活动,这对班主任的评价和记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规范操作、公开透明、及时宣讲和解读,需要经受住各种质疑和检验。班主任如史官般公平公正、铁面无私、忠实记录也许是最恰当的方式吧!
  6、做有智慧风骨的杂家 
  作为一名一线的班主任,这三年我自己感觉遇到了许许多多新情况、新问题、新动向,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思考、调整、感悟、收获。感触较深的是两点:一是与其被动改变,不如主动改变,被动改变只能委曲求全,主动改变方能游刃有余、永远站在制高点。班主任是杂家,你需要时时跨界,事事创新。二是要勇于做一名“示弱”的班主任。很多时候,我们班主任都在扮演着“救世主”和“钢铁侠”的角色,总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这样的“强势”也许就是阻碍孩子成长的绊脚石,适当示弱才是大智慧。三年来,我们开动脑筋,开发和实施了“祝福高考系列创意秀”、“校园果子采摘节”、“鲁中学子18岁成人仪式”、“播种希望时间胶囊”、“高三学科社会实践”、“兰亭墨池临兰亭”等一系列的创意主题活动。这些活动以主题鲜明、寓意深刻、形式活泼、创意独特而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并得到同行的认可和效仿。
  我们共同经历着一个变革的时代,一个伟大的时代。高考在变,形势在变,班主任工作不得不变。与其被动改变,不如主动改变,用班主任的智慧和艺术去接纳改变,去拥抱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