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爱和尊重”让我走进学生心里——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书写习惯

【作者】 钟端河

【机构】 四川省德昌县第三中学

【摘要】本文是笔者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撰写的真实故事,浅谈了爱和尊重对学生的影响。
【关键词】爱;尊重
【正文】
   一个早晨,我走进教室刚拿起作业准备批改,可是手中的作业本让我无法批改,这是新转入我班不久的小伟的作业本,上面的作业马虎、潦草。我正要批评他写字不认真时,细想:他是个不爱讲话、性格内向的孩子,以前他书写乱七八糟时,我也曾经批评过,可是他每次都低头不语,我不知道他怎么想的,如果再责备他,只会让他更加沉默。怎么办呢?
  思忖再三,我把他叫到办公室,拿出一本字迹工整的作业地给他,说:“你看这位同学的作业写得怎样?”小伟看了一眼,没说什么。只是轻轻地低下了头。我知道时机到了,接着我拿出字迹潦草、错误较多的作业给他,说:“你看这本作业写得怎么样?”他有看了一眼,半天才挤出几个字:“跟我差不多。”“你再看看两个作业本的名字。”这时,只见他疑惑地看着我,满脸的惊奇。我抓住时机,诚恳地说:“差的一本是李林去年的作业,这一本是他现在的作业。”尔后,我和颜悦色地对他说:“你现在的作业和李林去年的作业差不多,但不能说明你永远是这样。李林同学经过半年的努力能写出工整漂亮的作业,老师相信你一定会像李林一样,用不了多长时间你也能将作业写好,对吧。”听我说完后,他朝我点了点头,脸上挤出了一丝微笑。此时,我仿佛看见一缕阳光透过窗外照进屋子来。
  不久,他的作业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字迹潦草、错误较多,而是一笔一划工工整整的,虽然,笔画还有些生硬,但我相信过不了多久,他一定能写出一手漂亮的好字。
  事后我回想,假如这个同学当时被我给忽视了或者是臭骂一通,又会是怎样的结果?
  我很庆幸的是我找到了让他把字写好的方法;我庆幸的是我没有在他屡次作业脏乱时责骂他,否则,我将铸成了大错却浑然不知;我庆幸我选择了理解他,尊重他;我庆幸我选择了直话曲说,意此言彼,既维护了他的自尊,又达到了指出不足,勉励进步的目的。曾有这样一句话“选择了军人就选择了牺牲,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奉献。”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教师的基本道德,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书育人当中。
  回想以往的教学,我注重“严师出高徒”,注重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学生必须达到绝对的服从,在这样的情况下,虽有一些优秀的人才被培养出来,但这也存在着各方面的不足,比如有些学生对老师的教育表面妥协,但是从心里上是不接受的,自己有自己的想法,教育之后根本不起作用;有时候要求过严还会让学生跟老师对着干,致使有些同学不再爱学习,厌烦上课,甚至不愿意与老师沟通,与老师距离越来越远,这样就适得其反,事与愿违。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更加注重自己与学生的情感的构建,不仅要严格要求学生,还要与学生拉近距离,建立起一种情感的纽带!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他们的自尊。对学生严格要求,却要一切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教师对学生的爱更加坚定、执着、深厚、真正做到心与心相通。
  曾有人说:“教育者所得到的机会是教育的机会;是甘当人梯;是奉献”。“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不尊重学生就没有教育!”
  从此,我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给予学生无限的关怀和帮助,在严格要求他们的同时又注意维护他们的自尊,注意走进他们的心灵!师生之间的“心理交融”是教育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连接师生心灵的桥梁是彼此之间的“爱”,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我们必须有一颗爱心,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设身处地的理解学生,帮助学生,才会有了解学生各方面情况的愿望,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接受教育,他也会使我更加努力地工作,并从中体会到一种特殊的“幸福”。
  教师的爱能够启发学生,激励学生,能够化解一切。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师德是震撼心灵的雷鸣闪电,是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是火的熔炼,是爱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