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作者】 刘 蔚
【机构】 青海省格尔木市教育局
【正文】摘 要: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技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作用,信息技术教育是我们面对信息时代到来采取的有力措施,做好信息技术教育对我国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问题;对策
信息技术主要帮助生正确的认识信息技术,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爱好,既能使其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又能整体上提升我国信息技术普及状况。
1. 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
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与社会需求以及学生成长息息相关,同时也是国家进行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
1.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关键,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如果能够针对这一点加以利用就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具有独特的‘魅力’,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展现出来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这也是做好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关键,学生拥有兴趣在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生活中也更好的去练习,逐渐对今后的发展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国家迫切需要信息技术方面的高端人才,而人才的培养要从基础做起,教育无疑是非常关键的,可以说信息技术教育关系着我国信息技术今后的发展。
1.2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信息技术,阶段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和了解信息技术,并学会使用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这个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知识’被学生应用,为其融入社会做基础。同时信息技术在使用中有一定的道德规范,通过信息技术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到一些网络文明规范,为网络文明进步发展创造条件。学生利用计算机、手机等设备了解社会、查阅学习资料,这也是信息技术教学的一大特点,促进其它学科发展,扩充学生兴趣爱好。
2.当前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与信息技术的联系日益密切,前者极大地推动了后者的改革发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当前我国的教育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全方位地融入了课堂教学,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技术的引进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学的发展进步。但是,不可否认,在具体教育教学实践中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值得我们重视。
2.1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操作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学习掌握一门技术的必然要求,信息技术也不例外,它既包含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对具体的实践操作要求很高。但是,综观目前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实践,普遍存在着“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操作”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理论知识讲解基本上是“填鸭式”灌输、教条式讲解,学生上机操作的机会和时间非常少;部分教师缺少教学经验,未能与时俱进地革新教学方法,难以把握住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这种死板的教学理念极大地打击了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
2.2课程不受重视
课程设置不受重视是当前我国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另一问题,这与我国不同地区之间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不平衡紧密相关。由于信息技术课程不是中、高考科目,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从开始,部分校领导对信息技术课的重要性就认识不够,信息技术课程在中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课时很难得到保证,甚至有些学校还把信息技术课作为了一种“摆样子”课,随时可能受到其他“大”课(如数学、语文等)的排挤。
2.3教师资源的缺乏
(1)在教师编制方面还存在很的缺编的现象;(2)很多学校没有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学老师,很多老师都是兼任或者是对电脑熟悉的人来担任教学任务;(3)教师对伍不稳定,由于信息技术专业的教师就业范围会更宽一点,所以他们在职业与待遇方面会权衡利弊,很容易造成人才流失的情况发生。
3.提高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可行对策
3.1创新教学理念
理念指导行为、决定行为,提高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质量,首要任务就是要创新教学理念。为此,领导和管理层要深刻认识到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站在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历史高度,科学谋划本校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最大程度的支持,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有用的实践型人才。信息技术教师更是要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及时参加专业的辅导进修,唯有如此,方能担当起教授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重任。
3.2丰富教学形式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以上课的形式掌握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而且还应当创造条件,让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用于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应用于其他学科中。如利用信息技术写作业、写作文、做实验,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等,甚至可设立一门以信息技术为工具的“综合课”,以解决目前信息技术课程中出现的“学而不用”的问题。对于有特殊要求和特殊兴趣的学生,我们可帮助他们选择一些有关的信息技术应用项目,如信息技术音乐创作、信息技术绘图、信息技术统计、信息技术辅助设计、信息技术桌面印刷等。
3.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个年轻、充满活力与朝气的学科,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首先要考虑到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1)要对在岗在编的教职工进行定期培训,要让他们对新知识和新教学内容熟悉掌握;(2)尽最大可能使用信息技术专业的老师来担任这门课的教学任务,这样不会在教学过程中偏离教育主题;(3)采取相应激励政策,吸纳具有高水平计算机知识的专业人员来校担任相应的教学课程。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引领着时代潮流,阶段学生正是出于认识社会的开端,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能够帮助学生对信息技术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并运用信息技术,以促进信息技术教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朱伟伟.信息技术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3)
[2]吴双.分析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文理导航,2014(5)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问题;对策
信息技术主要帮助生正确的认识信息技术,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爱好,既能使其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又能整体上提升我国信息技术普及状况。
1. 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
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与社会需求以及学生成长息息相关,同时也是国家进行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
1.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关键,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如果能够针对这一点加以利用就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具有独特的‘魅力’,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展现出来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这也是做好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关键,学生拥有兴趣在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生活中也更好的去练习,逐渐对今后的发展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国家迫切需要信息技术方面的高端人才,而人才的培养要从基础做起,教育无疑是非常关键的,可以说信息技术教育关系着我国信息技术今后的发展。
1.2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信息技术,阶段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和了解信息技术,并学会使用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这个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知识’被学生应用,为其融入社会做基础。同时信息技术在使用中有一定的道德规范,通过信息技术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到一些网络文明规范,为网络文明进步发展创造条件。学生利用计算机、手机等设备了解社会、查阅学习资料,这也是信息技术教学的一大特点,促进其它学科发展,扩充学生兴趣爱好。
2.当前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与信息技术的联系日益密切,前者极大地推动了后者的改革发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当前我国的教育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全方位地融入了课堂教学,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技术的引进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学的发展进步。但是,不可否认,在具体教育教学实践中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值得我们重视。
2.1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操作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学习掌握一门技术的必然要求,信息技术也不例外,它既包含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对具体的实践操作要求很高。但是,综观目前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实践,普遍存在着“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操作”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理论知识讲解基本上是“填鸭式”灌输、教条式讲解,学生上机操作的机会和时间非常少;部分教师缺少教学经验,未能与时俱进地革新教学方法,难以把握住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这种死板的教学理念极大地打击了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
2.2课程不受重视
课程设置不受重视是当前我国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另一问题,这与我国不同地区之间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不平衡紧密相关。由于信息技术课程不是中、高考科目,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从开始,部分校领导对信息技术课的重要性就认识不够,信息技术课程在中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课时很难得到保证,甚至有些学校还把信息技术课作为了一种“摆样子”课,随时可能受到其他“大”课(如数学、语文等)的排挤。
2.3教师资源的缺乏
(1)在教师编制方面还存在很的缺编的现象;(2)很多学校没有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学老师,很多老师都是兼任或者是对电脑熟悉的人来担任教学任务;(3)教师对伍不稳定,由于信息技术专业的教师就业范围会更宽一点,所以他们在职业与待遇方面会权衡利弊,很容易造成人才流失的情况发生。
3.提高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可行对策
3.1创新教学理念
理念指导行为、决定行为,提高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质量,首要任务就是要创新教学理念。为此,领导和管理层要深刻认识到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站在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历史高度,科学谋划本校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最大程度的支持,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有用的实践型人才。信息技术教师更是要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及时参加专业的辅导进修,唯有如此,方能担当起教授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重任。
3.2丰富教学形式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以上课的形式掌握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而且还应当创造条件,让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用于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应用于其他学科中。如利用信息技术写作业、写作文、做实验,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等,甚至可设立一门以信息技术为工具的“综合课”,以解决目前信息技术课程中出现的“学而不用”的问题。对于有特殊要求和特殊兴趣的学生,我们可帮助他们选择一些有关的信息技术应用项目,如信息技术音乐创作、信息技术绘图、信息技术统计、信息技术辅助设计、信息技术桌面印刷等。
3.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个年轻、充满活力与朝气的学科,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首先要考虑到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1)要对在岗在编的教职工进行定期培训,要让他们对新知识和新教学内容熟悉掌握;(2)尽最大可能使用信息技术专业的老师来担任这门课的教学任务,这样不会在教学过程中偏离教育主题;(3)采取相应激励政策,吸纳具有高水平计算机知识的专业人员来校担任相应的教学课程。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引领着时代潮流,阶段学生正是出于认识社会的开端,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能够帮助学生对信息技术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并运用信息技术,以促进信息技术教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朱伟伟.信息技术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3)
[2]吴双.分析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文理导航,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