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做好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师

【作者】 李红华

【机构】 青海省格尔木市中山路小学


【正文】摘 要:在现代教学中,教师要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深入了解学生,从内心深处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要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和尊重,尊重学生的人格、意愿、隐私权等,肯定学生、赏识学生;要善于改变自已、发展自己,结合自身的工作转变观念,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能力;要做好角色转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倡导学生自主学习。
  关键词:新时代;小学语文;教育教学
  随着时代的前进,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形势的发展日新月异;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时代在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转变角色,改变观念,同时也让我们教师在当前面临着各类机遇与困难并存的挑战。在这蓬勃发展的信息时代,我们应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呢? 我以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爱岗敬业
  作为教师必须具有爱岗敬业的精神,这是一名合格教师的首要条件。一名教师如果不热爱教育事业,就谈不上对学生的热爱,更谈不上能教好书,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才会热爱自己的学生,关注他们的生命成长。我们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向学生输送精神的食粮。这主要靠我们教师人格的影响和人性的发挥。教师的崇高的在于无私的奉献,在于爱心的流淌,在于对孩子的尊重。
  二、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还必须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不说通晓天下事理,至少也要初步了解文学、历史、科学、哲学等与语文相关学科的梗概。而我们有些语文教师除了读教材,备课外,几乎不再去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还堂而皇之的说出许多自己的理由——小学语文知识结构简单,根本用不着去认真钻研……其实小学语文看似简单,可它却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它是小学教学内容的核心组成部分,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人文性,况且我们面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教给他们的不仅是知识与技能,还有方法和过程,更重要的是情感和态度。
  三、心中有儿童
  一个班四五十个孩子,语文教师,了解他们每一个吗?更多的时候,我们是把注意力放在了两头,特别是那些调皮捣蛋的,学习跟不上的,缺少家庭关爱的。对中间段的学生,往往因为他们的“安静”而有些忽略。我们的课堂也常常会有称赞,但我们的眼里有真诚吗?公开课上或许有,那是因为学生精彩的发言为自已争了光。家常课上,更多的则是“必须”“不能”之类的规定。我们按着教学进度教着一篇篇课文,如果学生没有按照预定的轨道前行,我们会恼怒、斥责吗?我们关注学生考了多少分,可曾在乎这分数带给他们的感受吗……一句话,我们真的把儿童放在心里了吗?把儿童放在心里,是一种了解。既要细致地观察、耐心地倾听、友善地走近、自然地融人,更要主动科学地研究儿童,准确掌握他们的性格、兴趣、经验储备、发展水平等各方面的特点,面向“每一个”,努力实现“夫子教人,各因其材把儿童放在心里,是了解后的尊重。无论是聪明伶俐的还是笨拙幼稚的,无论是乖巧听话的还是调皮捣蛋的,教师眼中有“人”,有“这一个”,尤其是信息化时代、多元化社会,造就了更多有独特的个性、别致、才能的儿童,需要教师理解、善待。把儿童放在心里,是满足儿童的实际需要。儿童需要学习语文,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提高语文素养,但他们更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渴望被关注、体贴,渴望得到老师的信任和支持,渴望实现梦想赢得成功,这是他们生命成长的强烈诉求,这也应该是语文教育的最终目标。把儿童放在心里,是对儿童真诚、博大的关爱。教师会欣赏儿童,也会善意地批评;对他们严格要求,也会宽容他们的失误;是耐心等待儿童的成长,也会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最重要的是,所有的一切都来自教师心底对他们真正的无私的爱。
  四、更新思想
  我们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必须具有吐故纳新的思想。在素质教育推行的过程中,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家为了让我们适应这些新的教育发展形势,对我们进行了各种形式的培训与交流,可是我们许多教师还是“涛声依旧”。这不能不让人感慨万千,难道我们心中就真的容不下新课程改革这个新事物吗?难道它就没有一点能让我们吸收和借鉴的东西吗?虽然说课改过程中所提出的各类理论不一定都是完全正确的,但至少它是的观念是发展的,有许多地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况且我们也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才能知道它的优劣。而且它的提出也决不是在说空话、大话,是有一定的理论依据的。
  总之,新时代的语文教师不但要爱岗敬业,有新的教育理念,还必须是个才华横溢,在教学中运筹帷幄,充满自信与关爱的人。他能以自己深厚的文化,丰富的情感,优美的语言,教学的智慧去驾驭课堂,让学生喜欢语文,让学生感到语文学习是一种精神享受。以你的体态,你的眼神,你的笑脸,你的手势……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让学生在你的引领下成为一名体格健康、品质高尚、学习优秀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顾建德,关于构建新的课堂文化的思考.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3).
  [2]张丽,课堂文化的转型与重构明.广东教育(教研版),2007。(9).
  [3]赵慧军,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课堂教育改革.科学教育.2001.(2).
  [4]杨宏丽,课堂文化冲突的多视角审视.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