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学好高中数学的方法与建议

【作者】 容小芳

【机构】 广西钦州市浦北县金浦中学

【摘要】数学不是靠老师教会的,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靠自己的主动思维活动去获取的,学习数学就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养成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正确对待学习中困难和挫折,养成积极进取,不屈不挠的良好的心理品质,在学习过程中,要遵循认识规律,善于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去发现问题、注意归纳总结。
【关键词】学好;数学;方法;建议
【正文】
  一、形成“以我为主”的学习模式
  数学不是靠老师教会的,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靠自己主动的思维活动去获取的。学习数学就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败不馁,胜不骄,养成积极进取,不屈不挠,耐挫折的优良心理品质;在学习过程中,要遵循认识规律,善于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去发现问题,注重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不满足于现成的思路和结论,经常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从多侧面、多角度思考问题,挖掘问题的实质。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只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也不行。对课本知识既要能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结合自身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
  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要养成良好的计算能力
  高考作为一个标准化的考试,最后的比拼和你有多聪明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而是你做题是否足够熟练,可以又快又准的计算出结果。通过训练希望大家能够达到看到一个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与一元二次函数,脑海中很快的闪现出如何进行因式分解或配方;给你一个多项式,能够很快地反应如何对它进行恒等式变形的效果。大家要相信首先这个基本功是可以被训练出来的,而且计算能力对大家在高中数学取得好成绩是非常有帮助的。很多同学到了高三冲刺高考的时候都没有解决计算这个老大难问题。
  我举个例子。很多同学刚开始接触到抽象函数的时候,需要根据题目中给的函数性质来进行解题,一开始好痛苦,要么放弃,要学会另辟蹊径,在脑海中去构想有没有哪个平时遇到的函数刚好符合这些性质,拿来套用。我想说这种方法如果是在考场上,那果断用,因为考试的目的是拿分,但是往往并不如人愿。所以我希望大家把平时功夫做扎实,能够认认真真的去尝试用题目条件得到的代数等式进行一系列的推导,让自己去接受锻炼,并且习惯这样的模式。我可以这样说,如果平时你都不这样去做的话,一方面你考试的时候肯定也做不出,另一方面你也自动规避了可以锻炼自己的机会。
  2、要养成良好的解题的习惯
  懒惰永远是你取得好成绩最大的敌人,所以大家平时不要眼高手低,不愿下笔去算。大家现在要转变思路,从原来的“我会做”变成“我做对”。千万不要因为觉得有思路我知道而不去动手,因为很多时候这个我知道只是你脑海存在的模糊影像,当你真真切切去做的时候才会发现自己的不足。
  3、要提高自我调控能力
  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及各科教师的教学方法。立足于自身的实际,优化学习策略,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从而使自己学得好、学得快。
  三、善于总结、对症下药
  很多同学会吐槽题海战术,但是大家想,你们觉得高中数学需不需要大量做题?我想你们心里都有答案。大家觉得题海战术没用是因为你在盲目的刷题,这个过程中往往你所做的事情是把一道题对完答案看完解析然后就丢到一边,再去刷新的题目。我想说这样做是不够的,为了让题海战术有效,我们还应该就一个事情,就是勤总结,自己找一个笔记本,把你错的题或者你觉得非常棒的题记下来。大家想,如果你能从高一就开始坚持下去,那么等到了高三这个笔记本就是你自己独一无二的参考书,它记录了你前两年学习各个知识模块时很熟悉的地方和经常犯错的地方,可以说它是你自己通过三年的积累打造而成的。
  这个时候家长就可以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可以分享一下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我当年就是把我需要记的题目告诉老爸,然后老爸把那些题和解析从参考书或试卷上剪下来,然后贴到笔记本上去。那么有了自己的笔记本以后,很多同学还会犯一个错误就是觉得自己既然已经写在本子上了,那以后就不会犯错了,就把笔记本撇在一边不管。这个也是不对的,如果不进行反复的加强记忆,那么你一周以后基本上就忘的差不多了,所以建议大家平时抽出一些零碎的时间看看笔记本,这个并不需要你单独拿出很多时间去做这个事情。
  记数学笔记,特别是对概念理解的不同侧面和数学规律,教师在课堂中拓展的课外知识。记录下来本章你觉得最有价值的思想方法、例题,以及你还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以便今后将其补上。把平时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或推理记载下来,以防再犯。争取做到:找错、析错、改错、防错。达到:能从反面入手深入理解正确东西;能由果朔因把错误原因弄个水落石出、以便对症下药;解答问题完整、推理严密。熟记一些数学规律和数学小结论,使自己平时的运算技能达到了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熟练程度。经常对习题进行类化,由一例到一类,由一类到多类,由多类到统一;使几类问题归纳于同一知识方法。阅读数学课外书籍与报刊,参加数学学科课外活动与讲座,多做数学课外题,加大自学力度,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及时复习,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进行适当的反复巩固,消灭前学后忘。
  例如:①从数学思想分类②从解题方法归类等,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专题化、网络化。经常在做题后进行一定的“反思”,思考一下本题所用的基础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想,是否还有别的想法和解法,本题的分析方法与解法,在解其它问题时,是否也用到过。无论是作业还是测验,都应把准确性放在第一位,通法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速度或技巧,这是学好数学的重要问题。
  四、善于掌握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学好高中数学,需要我们从数学思想与方法高度来掌握它。中学数学学习要重点掌握的数学思想有以上几个:集合与对应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运动思想,转化思想,变换思想。有了数学思想以后,还要掌握具体的方法,比如:换元、待定系数、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等等。在具体的方法中,常用的有:观察与实验,联想与类比,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一般与特殊,有限与无限,抽象与概括等。解数学题时,也要注意解题思维策略问题,经常要思考:选择什么角度来进入,应遵循什么原则性的东西。高中数学中经常用到的数学思维策略有:数形结合、进退互用、化生为熟、正难则反、倒顺相还、动静转换、分合相辅等。
  总之,学好数学的核心是悟,悟就是理解,为了理解就要看、做、想。看笔记,做作业后的反思,章节的总结,改错误时的找原因,这一系列活动都是“悟”。要自觉去“悟”,就要提高主动性、制定好目标,相信数学就会学好。
  参考文献:
  [1]林崇德.教育的智慧——写给中小学教师.开明:开明出版社出版,1999年.
  [2]刘兴福.中小学德育问答.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1990年.
  [3]谭仁杰.做研究型教师. 陕西:陕西师范出版社,2006年.
  [4]方勤华.高中数学教师数学专业素养研究.甘肃: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