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语文综合教学的几点思考

【作者】 黄玉琴

【机构】 青海省门源县第三初级中学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入综合性学习模式可以为教学提供新的活力与动力。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渠道,其作用是不容质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课堂上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正确关系。”语文综合性学习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语文课堂也变得更加开放而丰富多彩。
【关键词】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思考
【正文】
  语文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新世纪,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人才的素质核心,作为基础教育主体学科的语文教育要率先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语文综合性学习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蓬勃兴起,它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团结合作精神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这就是综合性学习的价值所在,它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意义深远。它重在学科内外的联系,重在学习过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能较好地整合知识和能力,尤其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等。
  一、合理使用新型教材,重视教学实践
  综合性教学方针的提出,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新的要求。教师在课前备课和课堂教学时都应该在结合教材内容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教学的出发点。语文这门学科是特殊的文字学科,有独特的艺术性,每个人的理解都可能不同。很多教师在面对综合性教学提出的新内容时都无所适从,因为害怕出错而选择过于依赖教材,完全根据新型语文教材内容对知识进行讲解,忘记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使语文知识愈来愈枯燥无味,学生对其学习兴趣逐渐降低。初中语文教学中,例如在讲解小说这个文学体裁的时候,教师应该多结合教材课文内容而不是只钻研小说的文字概念。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一篇小说的成功离不开这三要素的精心雕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侧重于讲解这三要素的重要性及其描写方法,运用教材的大量文字向学生阐释小说的概念和写作方法。教材的语言一般较专业精练,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往往不能很好地理解,学习效果与目标背道而驰。课堂教学运用教材是无可厚非的,但应该注意使用的合理性,过于看重教材只会使教学内容呆板无趣。教师应多注重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新型教学方法,让学生体验到综合性学习的乐趣。
  二、着重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精神,改进教学方法
  初中对学生来说是学习生涯中的过渡阶段,也是学生思维发展渐趋成熟的关键阶段。经过小学长达六年的学习,学生逐渐养成学习习惯。到了初中这个阶段,便自然而然地根据自己的想法理解知识。如果说小学阶段所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的话,那么初中对学生思维的锻炼与发展则是夯实基础的过程,也是学生提升自我发展自我的关键时期。语文综合性教学这一教学方针是符合人才培养要求的,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精神,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对语文进行综合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改进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对知识进行教授时,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三、吸收时代先进思潮,丰富教学内容
  在全面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各学校都对教学方针进行了整改,在以前的基础上增添了新的内容。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学校应该吸收先进思潮,摒弃传统的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唯一评判学生是否优秀的标准,改变不合时宜的教学机制,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语文学习,由于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已经十分熟悉,学习起来缺乏新鲜感和神秘感,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综合性教学方法的提出为初中语文教学指明了新方向。文言文的学习往往是学生最不喜欢的,不同于现代文章,文言文必须逐字逐句地进行翻译才能理解其大概的意思。在翻译过程中学生难免觉得枯燥以致不能坚持将整篇文言文翻译清楚,理解起来就比较模糊。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教师可以将一些比较容易理解的文言文安排给学生讲解,学生先自学之后再讲解给同学听。
  四、多元评价,促进自我发展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所以,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而在教学实践中,不少老师往往把评价重点放在知识的掌握上。 我想,对学生的评价应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评价与学习效果评价相结合;应以肯定性、激励性评价为主;应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及评价的全面性;应注重个体的差异和个体的进步;应评价学生知识掌握及各种能力的情况。让学生分享成功的喜悦,综合性学习,注重的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强调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如何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呢? 变单一的分数评价为多元评价,既能保护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能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展。在对学生的综合性学习的评价中,我注重了评价方式的拓展,一是加大了学生自评的力度,让学生自我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并进行自我评价,如朗诵自己创作的诗歌,并自我点评。 二是开展学生互评,如学习小组成员间相互评议、组与组之间的相互评议。 在这些评议之中,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促进了学生的自我发展。
  总之,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课型,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为我们语文教育开辟了一个新的教学领域。有许多问题还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继续探索,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在探索中我们要注意积累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料,把综合性学习向校本化迈进。
  参考文献:
  [1]姜霞.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及实施策略[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