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学具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曾 英

【机构】 四川省自贡市蜀光绿盛实验学校


【正文】摘 要:加强直观教学和实际操作已经成为当前小学英语教学的改革趋势。由于操作活动的需要,学具已经成为儿童学习英语知识的重要工具。广大英语教师都想在教学上利用学具,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也不例外。可是怎样利用好学具呢?只要让学生利用学具在玩中把具体的感知和抽象思维联合起来,才有助于他们掌握抽象的英语单词以及奥妙的英语知识。利用学具,使教学内容直观化,使教学过程活动化,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加强学具操作是优化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和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
  关键词:学具;农村小学英语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影子。”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和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使英语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和多变性。加强直观教学和实际操作,已经成为当前小学英语教学的改革趋势。由于操作活动的需要,学具已经成为儿童学习英语知识的重要工具。广大英语教师都想在教学上利用学具,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也不例外。可是怎样利用好学具呢?只要让学生利用学具在玩中把具体的感知和抽象思维联合起来,才有助于他们掌握抽象的英语单词以及奥妙的英语知识。利用学具,使教学内容直观化,使教学过程活动化,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加强学具操作是优化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和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 
  一、运用学具操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为人师的我,现在在一所村小教书,但曾有幸在金丹实验学校代过课,也因此见证了“城市化课堂”。校园建得生动愉快,校内有一个网络系统,每个教室都配备了电脑和连网的电视机。教师在电脑上备好课件,便可以直接连接显示在电视机上。这样,每个教学内容,每个知识点还可以进行分割组合,既依托了教材,又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充实和重新整合。教师在课堂上适时地提供教具,分化难点,学生则能充分灵活地操作和使用学具,变静为动,也挖掘了学生的方面的潜能。就这样,城市的孩子享受在生动且极富个性的学习中。 
  这让我不免关注起我们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农村村小受条件限制,很难像城市同龄人一样接受多媒体教育,但我们也是尽可能地想办法多为孩子提供一些新鲜灵巧的直观学具,让学生能够思维漫游,能够动手操作,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活动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进行积极思维,并有助于把学生的口、耳、眼、手、脚等多种感官调动起来,让学生充分投入活动,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目的。因此,学具操作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学具操作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重要途径,它能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例如:我在课前就要每位学生准备了一个书包,在书包里放一样礼物,可以是橡皮擦、石头,还可以是我们本土盛产的桔子等等,充分运用乡土资源,我自己也准
  备一个,进入课堂,首先问学生:“Hello, boys and girls . Let’s play a game, OK?”然后问学生:“Now, please guess, What’s in my bag?”学生一起回答:“It’s a brush.”“It’s a raincoat.”“It’s a sweet.”“It’s??。”然后给学生分组,让学生下位互相猜对方书包里的东西:“Please guess, What’s in my bag?”学生积极性非常大,兴趣很浓,都急于想知道对方书包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最后被猜对的同学就把礼物送给对方,一下子把学生的课堂气氛调到了高潮。这样教学,既激发了学生对学习英语的热情,令他们学得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大胆表现,又牢固灵活地掌握了英语知识。
  二、运用学具操作,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主动参与学习是创新学习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能力。只有主动积极的参与,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才能真正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潜能,进行创新学习。全新人才观是把是否具有创新能力作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因此,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不断尝试,取材农村乡土资源,大胆开展教学活动,充分利用学具操作,给学生以创造思维的训练。 
  1、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首先必须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活泼的氛围。要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标新立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我通常鼓励他们:“Don’t be nervous.”“It’s doesn’t matter.”通常我会开展游戏和活跃课堂气氛,但同时也注意了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设计了一些富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游戏。如让一个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几个抽象的图形,让其他学生猜。 T:What’s this in English?学生的想法多种多样,乡土气息浓厚,有的把方形猜成了一块田,我们的桔园地、一扇窗等;有的把圆形猜成一个球、一个柚子、一个桔子、一个钟等。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所学的词语来表达。 
  2、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注意改变以往固有的课堂教学结构,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贯穿于教学环节中。比如每学完一段对话,我都会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改编对话,自编自演,增强了胆识,培养了创新。再比如我在教五年级的Unit6的单词:sweet, jelly, nut, lollipop, chocolate, ice-cream时,学生对于这些零食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图片上,这时,我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画出一种零食。方法是拿出一种零食糖果(sweet)问:“Who wants draw a sweet?”哪一位学生到黑板上来画,他在画的时候,我不停地在孩子们中走动,而且用各种好玩的姿态拿着糖果说:“sweet, sweet, a sweet. Who wants a sweet?”目的是引起孩子们的注意,再用相同的方法让不同的学生把这些零食都画下来,虽然画不是很美,但孩子们已对这些零食的名称极其深刻了。学生们自己画零食,其实是最富有创造力的,而且也转变了中文一图像一英文的思维过程,使思维直接由图像转到英文。亲自画的画也成了课堂上最最生动的教具!他们在“画英语,学英语”中品味着知识的魅力,感受着英语和生活的联系,体验着学习英语的乐趣,英语的应用意识在活动中觉醒,创新意识正在活动中萌发。 
  这样让学生利用学具自己尝试的英语教学,既保护了学生大胆猜想的学习积极性,又教给了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方法,富有创意的思考,激励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三、运用学具操作,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利用学具,动手操作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儿童心理学表明:动手实践、操作参与,符合儿童好动的年龄特征,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当学生动手训练时,能使大脑皮质的很大区域得到训练,从而对学生的智力发展起促进作用。同时,“操作是智力的源泉,思维的起点。”把知识的获得与思维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操作学具,给学生探索发现的机会,重视学生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动耳、动眼,而且还要动手、动脑、动口,学生通过自己看、自己做、自己说、进行积极探索之下,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探索实验等方式,主动参与学习,体验成功。 
  如五年级Unit 5里,教学难点在于区别long-short, thin-thick, hot-cold, dear-cheap,很多学生对这些反义词混淆不清,对单词的意思比较抽象。而且在农村村小基本没有多媒体教学的机会,所以教学时,我首先展示一件长大衣、一件短衬衣,告诉他们:“The coat is long, the T-shirt is short. The coat is thick, the T-shirt is thin. I put on my coat. I feet very hot. So I put on my T-shirt. Oh, it’s so cold. The coat is dear, the T-shirt is cheap.”让学生认识这些反义词,然后让学生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哪些东西是长的,哪些东西是短的;哪些东西是薄的,哪些东西是厚的??用硬纸板剪出这些图饰,通过自己做,加深学生对这些单词的印象,最后还要巩固,让学生自己说,拿着这些图饰,互相询问:“Which one do you want? a long one or a short one.”“a short one.”然后把被选择的图饰送给对方。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观察思考,口述自己发现,亲自感受,体验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教师利用学具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学生快乐主动地学习新知识,培养了实践的能力。 
  总之,我们的教学活动必须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小学生掌握英语知识是以他们的感性认识和经验为基础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具体的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思维还不发达,只有把具体的感知与抽象思维结合起来,才有助于他们掌握抽象的单词和发展抽象思维能力。而学具的直观性、可参与性和实践创造性,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尤其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要努力挖掘和制作朴实无华的农村学具,使农村小学英语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村小的学具不仅是预设的,也是生成的,是体现农村特色的板块,是村小教师和孩子之间对话和互动的桥梁,是师生与环境之间开发和交融的体现。我们广大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应积极探索,充分挖掘农村学具教学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