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论电教媒体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马云霞
【机构】 青海省德令哈市第二中学
【摘要】信息技术教育的飞快发展,使得电教媒体手段成为广大教师、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电教媒体技术,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电教媒体技术的引入,成了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的有力助推器,它能作为孩子们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更能让学生在新时代、新课改的背景下,经历自主学习数学的过程,积累学习数学经验,掌握学习数学方法,提高学习数学能力,真正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关键词】电教媒体手段;小学高年级数学新课改;有效应用
【正文】
引言:现代化信息技术教育的飞快发展,使得电教媒体手段成为广大教师、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电教媒体在数学新课改教育教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它的运用适应了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为数学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对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起到了越来越明显的支撑作用。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效利用现代化电教媒体的动画、图像、解说、文字、音乐等多种信息,能使小学生通过电脑手段,观其境、闻其声、触景生情,充分调动了积极性、主动性,能更好、更快地把握数学新课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一、利用现代化电教媒体手段,优化自主预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说:“懂得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学生没有积极性的课堂绝不是好课堂。”要上好一堂数学课,必须让学生知道这节课学什么,现在我校(德令哈市第二中学)乃至整个地区学校倡导新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先预习,然后在创设问题的指引下自主学习,现代化电教媒体技术在这个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清晰地展现教学要求,而且可以瞬息万变地呈现出预习提示,给孩子们的自主学习指明方向。在教学活动中灵活有效地运用电教手段,恰当巧妙地创造一种直观形象的情景导入,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为高效的数学新课改教学打下基础,为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数学提供前提。
二、利用现代化电教媒体手段,开展小组合作,经历探索学习过程
现就经历来说,经历是指:“亲身见过、做过或遭遇过的事。”苏娜丹戴克说过:“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会完全理解。”不可能所有的学生都能在自主学习中掌握所有的知识点,也不可能所有的学生都能准确无误地领会教师讲解的要点,这就需要学生亲自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新课改》中明确倡导:“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我们只需要对孩子们进行适当启迪和引导,尽量让孩子们亲自去合作体验学习的过程,在实践探索中去获得新知。有了现代化电教媒体手段,我们教师可以轻松组织孩子们参与学习活动,也可以将自己小组的研究成果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大胆地进行展示与交流,让全班同学都一起分享;与此同时我们教师也可适时对他们交流的内容进行补充与拓展,有条件的可以直接在大屏幕上板书教学内容或对数学新课改教学重难点进行回放。
三、利用现代化电教媒体手段,引导学生思维
教育心理学家指出:儿童一般是依靠感性认识转而得到思维能动性。及时创设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当学生对教材中重、难点的理解出现障碍,导致学生“思维”受阻时,我们教师及时使用电教媒体手段,能帮助他们的思维具体化、角色化、多元化,有效地推动孩子们的积极思维,从而受到势如破竹、事半功倍的效果。心理学家契克岑特米哈依在研究人们幸福感时发现,乐观体现经常发生全身心投入到某一事件的时刻,真正的快乐是在过程中,而不是取得之后。多媒体技术引领小学生在得到某中程度的进程后,会获得一种个人控制感,并在学习数学新课改中得到满足和乐趣!
四、利用现代化电教媒体手段,展示交流,完善评价制度
教学成果如果是老师得出来的话,还有什么教学意义,尽可能给每一位学生展示的机会,可以采取多种展示交流的方式,如: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操作信息技术展示交流或可以表演、游戏、讲故事等,可以采取自己给自己说,给同桌说,在小班内说,在全班展示等方式,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讨论和交流,我们给予适当的引导,在信息电教媒体技术上留下学生交流的足迹,以便对他们进行更公正的评价。我们不仅要关注他们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恰当呈现并合理利用评价结果,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通过评价得到的信息,可以了解他们数学学习达到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并适当地让他们帮助我们进行总结与反思,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以便为我们师生的实际的“教”与“学”进行适时调整各自的教学方式与学习状态,取长补短。
总之,信息技术教育的飞快发展,使得电教媒体手段成为广大教师、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电教媒体技术,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电教媒体技术的引入,成了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的有力助推器,它能作为孩子们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电教媒体的有效运用能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解放他们的思维,发挥他们的想象,让他们在新时代、新课改的背景下,经历自主学习数学的过程,积累学习数学的经验,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真正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真正成为数学新课改的受益者。
参考文献:
[1]谢勇杰、吴淑杏《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2015-01-04.
[2]欧桂女《运用电教媒体手段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在线文档分享平台,2013-04-09.
引言:现代化信息技术教育的飞快发展,使得电教媒体手段成为广大教师、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电教媒体在数学新课改教育教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它的运用适应了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为数学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对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起到了越来越明显的支撑作用。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效利用现代化电教媒体的动画、图像、解说、文字、音乐等多种信息,能使小学生通过电脑手段,观其境、闻其声、触景生情,充分调动了积极性、主动性,能更好、更快地把握数学新课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一、利用现代化电教媒体手段,优化自主预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说:“懂得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学生没有积极性的课堂绝不是好课堂。”要上好一堂数学课,必须让学生知道这节课学什么,现在我校(德令哈市第二中学)乃至整个地区学校倡导新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先预习,然后在创设问题的指引下自主学习,现代化电教媒体技术在这个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清晰地展现教学要求,而且可以瞬息万变地呈现出预习提示,给孩子们的自主学习指明方向。在教学活动中灵活有效地运用电教手段,恰当巧妙地创造一种直观形象的情景导入,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为高效的数学新课改教学打下基础,为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数学提供前提。
二、利用现代化电教媒体手段,开展小组合作,经历探索学习过程
现就经历来说,经历是指:“亲身见过、做过或遭遇过的事。”苏娜丹戴克说过:“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会完全理解。”不可能所有的学生都能在自主学习中掌握所有的知识点,也不可能所有的学生都能准确无误地领会教师讲解的要点,这就需要学生亲自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新课改》中明确倡导:“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我们只需要对孩子们进行适当启迪和引导,尽量让孩子们亲自去合作体验学习的过程,在实践探索中去获得新知。有了现代化电教媒体手段,我们教师可以轻松组织孩子们参与学习活动,也可以将自己小组的研究成果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大胆地进行展示与交流,让全班同学都一起分享;与此同时我们教师也可适时对他们交流的内容进行补充与拓展,有条件的可以直接在大屏幕上板书教学内容或对数学新课改教学重难点进行回放。
三、利用现代化电教媒体手段,引导学生思维
教育心理学家指出:儿童一般是依靠感性认识转而得到思维能动性。及时创设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当学生对教材中重、难点的理解出现障碍,导致学生“思维”受阻时,我们教师及时使用电教媒体手段,能帮助他们的思维具体化、角色化、多元化,有效地推动孩子们的积极思维,从而受到势如破竹、事半功倍的效果。心理学家契克岑特米哈依在研究人们幸福感时发现,乐观体现经常发生全身心投入到某一事件的时刻,真正的快乐是在过程中,而不是取得之后。多媒体技术引领小学生在得到某中程度的进程后,会获得一种个人控制感,并在学习数学新课改中得到满足和乐趣!
四、利用现代化电教媒体手段,展示交流,完善评价制度
教学成果如果是老师得出来的话,还有什么教学意义,尽可能给每一位学生展示的机会,可以采取多种展示交流的方式,如: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操作信息技术展示交流或可以表演、游戏、讲故事等,可以采取自己给自己说,给同桌说,在小班内说,在全班展示等方式,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讨论和交流,我们给予适当的引导,在信息电教媒体技术上留下学生交流的足迹,以便对他们进行更公正的评价。我们不仅要关注他们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恰当呈现并合理利用评价结果,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通过评价得到的信息,可以了解他们数学学习达到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并适当地让他们帮助我们进行总结与反思,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以便为我们师生的实际的“教”与“学”进行适时调整各自的教学方式与学习状态,取长补短。
总之,信息技术教育的飞快发展,使得电教媒体手段成为广大教师、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电教媒体技术,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电教媒体技术的引入,成了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的有力助推器,它能作为孩子们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电教媒体的有效运用能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解放他们的思维,发挥他们的想象,让他们在新时代、新课改的背景下,经历自主学习数学的过程,积累学习数学的经验,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真正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真正成为数学新课改的受益者。
参考文献:
[1]谢勇杰、吴淑杏《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2015-01-04.
[2]欧桂女《运用电教媒体手段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在线文档分享平台,2013-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