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习小组的建设与评价

【作者】 李长生

【机构】 四川省自贡市蜀光绿盛实验学校


【正文】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的划分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基础,注重小组的组织建设和文化建设;建立“游戏进级式”评价奖励策略,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游戏进级式”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随着小学数学课改的逐步推进和深入,数学教师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也逐渐认同,很多老师的认识已经跨越理念走向行动,从盲目尝试到有序运作,从注重形式到讲求实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真正让学生的行为、认知、情感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来,使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具有实效,学习小组的建设和评价是关键。
  一、学习小组的建设
  首先是小组的划分。
  构建学习小组是进行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前提。学习小组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的性别、学业成绩、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方面有着合理的差异,这样构建的合作学习小组才能“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间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
  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基本保证学习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呢?
  学习小组由4-6人组成,以?42?人的班级规模构建?6人合作学习小组的操作程序为例,全班可以组成?7个学习小组。首先从全班挑选出?7名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同学中威信较高的学生担任各组的组长;然后由班主任与各科教师统一协调,根据每组成员的性别、性格、成绩、智力等方面的比例结构进行组间平行微调,使同号的组员实力相当,组际之间的各科水平和综合水平基本平衡。
  最后按学生各自特点选出学习组长、学科组长、纪律组长、卫生组长、计分组长,做到人人都有事做。
  其次是小组的组织建设。
  挑选小组长的条件: ① 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很强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② 很强的口头表达能力; ③ 学习成绩良好以上; ④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⑤服务同学的意识。小组长不一定是组内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却一定是组织能力最强的学生。教师不仅要善于发现具备这些能力的学生,而且应该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
  学习组长:协助组长处理组内一切事务,同组长一起加强组内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负责本组学生的学习情况检查。
  学科组长:分管各科作业的收交、检查、记录,并及时将作业完成情况汇报给各科课代表,课代表核实后,将各小组作业完成情况登记到量化评比栏中。
  计分组长:负责统计组内成员发言次数并填好统计表,记录本组的得分情况。
  纪律组长:负责本小组课前准备、课堂纪律维护,对于上课出现的说话、嬉笑、打闹、递纸条等现象及时制止;对不专心的学生进行提醒。
  卫生组长:负责小组范围内的卫生监督,协助组长监督计分情况,避免误加或误减分数,造成不必要的纠纷和混乱。
  再次是小组的文化建设。
  1.由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讨论商定有特色的组名、组训甚至组歌,以激励每一个成员。
  2.共同订立组规,就方方面面制定基本的规范要求,让同学自我管理、自我约束。
  3.由组长不定期组织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如小组成员会、座谈、游戏、比赛等,以和谐组员之间的关系,增强小组的凝聚力。
  二、小组评价奖励策略——游戏进级式评价
  游戏为什么能使人上瘾呢?关键在于网络游戏中的数字激励和装备进级评价。与孩子交流或者看孩子玩游戏后就会发现,玩游戏使他们增加了经验值、提升装备,这就是对玩家的奖赏。而这种本来毫无意义的虚拟奖赏,却能让人觉得自己在做事,而且有了积累和收获,让人很快乐。
  小组评价也可以数字化,游戏化,从而让我们和孩子更直观地感受到收获和进步,更容易获得乐趣。不过游戏通常是几分钟就能给我们一个数字奖励。从复习准备考试到最后知道考试的分数,至少需要好几天。我们的学习过程,要是也能像游戏一样可以快速量化就好了。这样的话,我们每付出一点努力,每获得一点收获,自己都能够很清晰地看到,学习就会变得更加有趣。引导孩子“游戏进级”,学习也能上瘾的!
  具体操作:
  1.原则:坚持以小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的原则。(当然小组捆绑之外,还可以有个体评价奖励)
  2.课评、日评“夺分”:科任教师根据学生表现,小组合作表现及时加分,其中特别注意后进学生的进步奖。计分组长每节课核实统计加分情况,每天将计分公布上墙。
  3.周评“获得装备”:每周三和周五班级评选各20%的优胜小组,评上优秀小组的每人获得一个“装备”(一个五角星);其它小组中评选1名的优胜组员和1名进步奖或,这样全班70%的学生均可获得1枚五角星。(需要强调的是,无论评价标准如何变换,均应坚持把握“淡化个体、强化小组”的原则。学生个体的荣耀是小组的荣耀,学生个体的失败同样是整个小组的失败。)
  4.月评“装备升级”当学生个人五角星数达5枚,就可兑换一封表扬信,同时五角星数清零,表扬信累计达5封可兑换一张奖状。
  5.期评:期末在全班评选课堂学习优胜小组和优秀学员,发放奖状奖品等。
  优胜小组标准主要以小组学习评价标准为依据(30%),并综合各小组每月任务达标情况进行评定(30%),最后在期末考试中组员平均分最高的小组(40%),汇总上述情况即为本学期最优秀小组,小组长即为最优秀组长。期末结束后将由老师给一学期表现优异的小组和组员进行表彰,学校适时表彰奖励。奖励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口头表扬、鼓掌祝贺、经验介绍、物品奖励、颁发证书,授予小组荣誉称号等。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有实效,学习小组的建设是关键,可以引进游戏进级式评价充分调动小学生课堂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