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研究

【作者】 张守叶

【机构】 安徽省颍上县第三中学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越来越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运而生。这种教学模式主要在于学生与教师之间地位的改变,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合作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本文以小组合作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为主,对这一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
【正文】
  新课改实施以后,教育工作者越来越重视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被应运到教学当中,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也比较常见。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小组成员至少为2位以上,小组成员之间通过互动交流、相互配合解决数学问题,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方式,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促进教育模式的进一步完善。但是这一方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弊端,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对其进行完善。
  1.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重要作用
  1.1小组合作学习的互动作用
  在以往的初中数学教学当中,教师占据课堂主体地位,学生更多的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了更好的维护课堂纪律,教师一般不允许学生在课堂上交流,有些数学教师虽然能够认识到交流的重要性,但也仅仅是认识而已,并没有真正的给学生互动的空间,更是忽略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主要在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没有了教师的约束,学生更容易放松,能够更快的发散思维。
  1.2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作用
  与传统的教学不一样,小组合作学习不再注重教师“教”的过程,而是更加突出学生“学”的方式与效率。而且通常初中数学教师所带的学生并不只是一个班,由于学生众多、时间有限,教师并不能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问题。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下,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观察学生的学习动态,更好的做到因材施教。
  2.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2.1结合实际划分小组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分组并不是随便划分的,只有合理的分组才能充分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这就要求数学教师提前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了解学生的性格、习惯及各自优势,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各个因素合理分配小组成员,保证小组结构平衡。通常小组成员应在4到6人之间,尽量保证小组内既包括性格开朗的同学,又包括腼腆的学生,既要有学习能力强的,又要有接受能力相对弱的。另外,教师要让学生自主选择小组干部,根据自身的长处选择职位,由学生自己为小组命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责任感,鼓励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合作。
  2.2合理安排小组合作学习内容
  在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上,小组学习也要具有合理性,这就要求教师充分考虑哪些部分内容是适合小组合作的,哪些是不适合的,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与此同时,教师在设计学习任务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难到易,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优势,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举例来说,在学习“平行线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画出直线、线段及各种角,然后再将难度加大,引导学生认识内错角、同位角等。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画出一些不规则的带有内角线的四边形或者教师画出难度更大的不规则图形,要求小组找出所有的内错角以及同位角。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加强小组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2.3小组互动学习模式的实施
  互动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当中最为常见,同时也是关键的形式。教师往往会按照一定的比例与原则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教师会提前制定好下节课的教学目标,并安排各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搜集相关知识的资料,对新的知识进行预习,之后教师会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学习和掌握。除此之外,教师还会选择相应的习题给学生练习,通过与正确解题过程的对比来检查小组互动学习的效果。举例来说,在学生几何图形时,每一种几何图形都有自己的特点。比如三角形的稳定性,四边形的分类以及几何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等,都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互动式的学习模式可以让学生有机会自己动手对各种几何图形进行验证,在这一过程中遇到困难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小组成员一步步解决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会相互合作,逐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4竞争学习模式的实施
  如果说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成员之间的团队意识得到了加强,那么一定是竞争形式的学习。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仅体现了学生之间的团结互助,更是一种竞争学习的状态。竞争学习模式具有一定的心理学依据,小组之间谁也不想成为最差的,谁都想成为最优秀的小组。这种竞争机制能够从侧面激发学生的斗志,充分发挥团队的潜能。所以,数学教师可以将新学的知识点以习题的形式发放给各个小组,以做题正确率为判断标准,选出最优秀的小组给予一定的奖励。为了获得优秀小组的荣誉,小组成员之间就会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同时这样的学习模式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这种竞争意识不仅仅适用于初中数学的学习,社会本就是一个竞争的平台,对学生以后的发展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3.结语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备受教育工作者的青睐。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也能够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但是这一方式在实际中的应用过程中并不是完美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不断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玉艳.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鲁东大学,2013
  [2]李志彦.初中数学教学中探究能力培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3]张媛媛,熊涛.合作学习策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