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小学语文识字方法与运用
【作者】 符月梅
【机构】 四川省宣汉县育才小学
【正文】小学语文识字与写字的要求是: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可见整个小学阶段上好识字课尤为关键。当然,学生掌握了丰富的识字量,加上正确的运用,将对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作文写作水平奠定坚实基础,使学生语文学习水平达到表达清楚明晰、字迹规范整洁、文笔生动流畅,这也是我们语文教学和师生们想要的。
下面,本人就简单地谈谈我们对小学语文识字的方法和运用的一点见解,以兹大家相互交流、一起共勉。
一、小学语文识字方法
从传统意义上来讲,识字教学是一个单调乏味的过程。再加上低年级学生独特的心理特点,要求我们的识字课堂具有趣味性,是充满快乐的体验课堂。因此,我所进行的小课题研究就是针对以上识字现状探究新的教学方法,即识字教学方法的“发展”与“创新”。我所采用的常用识字方法有以下几种:
1、在比较中识字。研究中,面对形近字、同音字、音近字、多音字,教学时,我注意创设换偏旁、辨字形、析字意、纠错别字、入语境等对比情境,学生通过区别比较体验,找出一些字的异同之处来进行识字,加深印象,提高识字的准确率。如:“人、无、午”和“入、天、牛”字的比较。这样比较法识字,可以加深学生对形近字的区别,以防写错别字。
2、在体态表演中识字。汉字中有许多会意字,面对善长于形象思维的小学生,在课堂上,我经常创设恰当的动作、表情等体态情境,课堂教学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如在教学“抱、跑”两个生字,我让学生观察老师的动作,说说老师此时在做什么?老师用什么在抱?(提手旁)所以我把这个提手旁先描红。再说说老师用什么跑步?(足字旁)我就把这个足字旁描红。又如让学生用肢体语言来演一演“拉、捡、推、拍、挤”等动作,用表情来表现“哭、笑、惊、呆”等表情,在动手实践中认识生字,从而强化了认识,其识记效果怎能不佳?
3、在体验中识字。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识字对儿童来说变成一种鲜明的激动人心的生活情境,里面充满活生生的形象、声音、旋律的时候,读写结合的过程才能变得比较轻松。”新教材中安排的常用汉字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连,在研究中我创设了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情境,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经验作为开展教学的丰富资源,让孩子体验到枯燥的方块字跟生活结合起来不仅有趣,更有意义。
4、在游戏活动体验中识字。教育学家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因此,在识字教学中开展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身心处于一种愉快的心态,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运用
在识字教学中,运用参与式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参与式教学是指全体师生共同建立民主、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参与和发展机会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法。这种方法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应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其中的积极成分,加强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使学习者能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并能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1、文本对话,读文识字。上课伊始,教师可以让学生熟读文本,找出生字新词。教师作为文本的解读者,是指教师与作者的对话。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教师也是一位同学生一样的普通意义上的读者,由于阅读经验与文化的积累,又接受过专门的训练,因此教师相对于学生而言,应该可以说是位熟练的读者。所谓正确解读教材就是要理解语言文字,摸准情感基调,把握分寸尺度。实际上,对文本的阅读,都是一个分析、理解的过程,不同的读者对相同的文本会有不同的解读,形成多元化的态势。文学素养较高的老师,懂得什么时机该让学生“圈点批注、摘抄书作”,什么时候该让学生“品词品句、咬文嚼字”;懂得恰到好处地“动情诵读”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知道“静心默读”地拉长学生的体验过程。
2、小组合作,会读生字。小组合作学习是参与式教学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在传统的课堂上,师生关系因授课方式的过于呆板,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气氛过于沉闷,因而容易使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不能参与到探究知识过程中,而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在合作性教学中,教师在布置完任务后,通常穿梭于各小组之间,进行旁听(观)、指导、帮助或纠正,这样的学习气氛显得轻松、活泼而又团结互助,有利于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有利于师生间的有效沟通,有利于学生间的彼此了解,有利于学生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相互鼓励,从而促成他们亲密融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进而培养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合作性的课堂教学中,师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互活动是多边进行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学生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形成相同问题的不同答案,学生的学习环境更为宽松,自主发挥的空间更为广阔,另外,在小组的合作学习中,同伴之间相互帮助,动手实践,在合作中发现、探究,提高了学习兴趣,通过满足学生的各种内在需要激励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并能使他们在参与学习的活动中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在合作学习中,组与组至今进行比赛,每个同学都有事可做,有书可读,好的同学能带动暂时落后的同学,有助于学生的共同进步。
3、合作探究,识记生字。教师要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实施民主化教学,让学生在充足的学习时间里愉悦地学习,我们就要尽量给予学生学习内容的选择权,学习方法的自主权,学习结果的评价权。韩愈在《师说》中指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不如弟子。”。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始终保持平等,这样就能把学生与教师从相互怀疑,缺乏友爱的气氛中解放出来。在教学中,我有意出错误,然后让学生来评价,做小老师,让学生把教师当作“对手”,指出我的不足,使学生能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体,进而积极自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随着主体学习的创造性,积极性高涨,因此,教学中时刻要注意,对学生的创见,要充分鼓励,对学生的意见,要尊重理解,对学生的误解,要宽容引导,相信学生的能力。所以,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我们应与学生平等地走进新课程,相信学生,相信他们有学习的能力,创造的能力。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敢于把机会让给学生,把探究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体验自己学习的过程。学会读了生字,更重要的是把生字记住。对于第一学段的孩子,可以逐步交给他们识字的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和一和,换一换,巧计等识字方法,让孩子们在合作学习中记住生字。第二和第三学段的孩子,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可以放手在小组内合作探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生字的。
4、观察字形,写好生字。大家知道,大部分的汉字都是合体字,偏旁是合体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同一偏旁的汉字归在一起,这个偏旁就叫部首。部首是组字的部件,又是查字的名称。练好偏旁部首是写好汉字的关键。一段时期内,相对集中地练习一些,特别是组字率较高的常用偏旁部首的写法,不仅会为以后掌握汉字的整体结构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还可迅速掌握大量汉字的组装规律,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效果。观察同一偏旁在不同汉字中的写法,什么时候收,什么时候放,什么时候让,什么时候穿插,只要学生掌握了偏旁在田字格中的写法,基本上也就掌握了汉字的结构,这个字就不会差到哪里去。
5、课堂练习,巩固生字。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挖掘创新潜能的重要手段。学生们在小组内完成练习后,可以在组内互相批改,相互指出不足,进行巩固练习。
总的来说,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关键,以往的教学方法只是让学生机械地进行学习,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明显,更不符合现如今的素质教育新要求。学生在合作学习生字的过程中既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认真地听取了别人给予的意见,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更能达到学好生字的目的,教师在识字教学中也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本人就简单地谈谈我们对小学语文识字的方法和运用的一点见解,以兹大家相互交流、一起共勉。
一、小学语文识字方法
从传统意义上来讲,识字教学是一个单调乏味的过程。再加上低年级学生独特的心理特点,要求我们的识字课堂具有趣味性,是充满快乐的体验课堂。因此,我所进行的小课题研究就是针对以上识字现状探究新的教学方法,即识字教学方法的“发展”与“创新”。我所采用的常用识字方法有以下几种:
1、在比较中识字。研究中,面对形近字、同音字、音近字、多音字,教学时,我注意创设换偏旁、辨字形、析字意、纠错别字、入语境等对比情境,学生通过区别比较体验,找出一些字的异同之处来进行识字,加深印象,提高识字的准确率。如:“人、无、午”和“入、天、牛”字的比较。这样比较法识字,可以加深学生对形近字的区别,以防写错别字。
2、在体态表演中识字。汉字中有许多会意字,面对善长于形象思维的小学生,在课堂上,我经常创设恰当的动作、表情等体态情境,课堂教学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如在教学“抱、跑”两个生字,我让学生观察老师的动作,说说老师此时在做什么?老师用什么在抱?(提手旁)所以我把这个提手旁先描红。再说说老师用什么跑步?(足字旁)我就把这个足字旁描红。又如让学生用肢体语言来演一演“拉、捡、推、拍、挤”等动作,用表情来表现“哭、笑、惊、呆”等表情,在动手实践中认识生字,从而强化了认识,其识记效果怎能不佳?
3、在体验中识字。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识字对儿童来说变成一种鲜明的激动人心的生活情境,里面充满活生生的形象、声音、旋律的时候,读写结合的过程才能变得比较轻松。”新教材中安排的常用汉字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连,在研究中我创设了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情境,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经验作为开展教学的丰富资源,让孩子体验到枯燥的方块字跟生活结合起来不仅有趣,更有意义。
4、在游戏活动体验中识字。教育学家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因此,在识字教学中开展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身心处于一种愉快的心态,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运用
在识字教学中,运用参与式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参与式教学是指全体师生共同建立民主、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参与和发展机会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法。这种方法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应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其中的积极成分,加强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使学习者能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并能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1、文本对话,读文识字。上课伊始,教师可以让学生熟读文本,找出生字新词。教师作为文本的解读者,是指教师与作者的对话。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教师也是一位同学生一样的普通意义上的读者,由于阅读经验与文化的积累,又接受过专门的训练,因此教师相对于学生而言,应该可以说是位熟练的读者。所谓正确解读教材就是要理解语言文字,摸准情感基调,把握分寸尺度。实际上,对文本的阅读,都是一个分析、理解的过程,不同的读者对相同的文本会有不同的解读,形成多元化的态势。文学素养较高的老师,懂得什么时机该让学生“圈点批注、摘抄书作”,什么时候该让学生“品词品句、咬文嚼字”;懂得恰到好处地“动情诵读”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知道“静心默读”地拉长学生的体验过程。
2、小组合作,会读生字。小组合作学习是参与式教学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在传统的课堂上,师生关系因授课方式的过于呆板,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气氛过于沉闷,因而容易使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不能参与到探究知识过程中,而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在合作性教学中,教师在布置完任务后,通常穿梭于各小组之间,进行旁听(观)、指导、帮助或纠正,这样的学习气氛显得轻松、活泼而又团结互助,有利于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有利于师生间的有效沟通,有利于学生间的彼此了解,有利于学生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相互鼓励,从而促成他们亲密融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进而培养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合作性的课堂教学中,师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互活动是多边进行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学生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形成相同问题的不同答案,学生的学习环境更为宽松,自主发挥的空间更为广阔,另外,在小组的合作学习中,同伴之间相互帮助,动手实践,在合作中发现、探究,提高了学习兴趣,通过满足学生的各种内在需要激励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并能使他们在参与学习的活动中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在合作学习中,组与组至今进行比赛,每个同学都有事可做,有书可读,好的同学能带动暂时落后的同学,有助于学生的共同进步。
3、合作探究,识记生字。教师要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实施民主化教学,让学生在充足的学习时间里愉悦地学习,我们就要尽量给予学生学习内容的选择权,学习方法的自主权,学习结果的评价权。韩愈在《师说》中指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不如弟子。”。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始终保持平等,这样就能把学生与教师从相互怀疑,缺乏友爱的气氛中解放出来。在教学中,我有意出错误,然后让学生来评价,做小老师,让学生把教师当作“对手”,指出我的不足,使学生能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体,进而积极自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随着主体学习的创造性,积极性高涨,因此,教学中时刻要注意,对学生的创见,要充分鼓励,对学生的意见,要尊重理解,对学生的误解,要宽容引导,相信学生的能力。所以,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我们应与学生平等地走进新课程,相信学生,相信他们有学习的能力,创造的能力。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敢于把机会让给学生,把探究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体验自己学习的过程。学会读了生字,更重要的是把生字记住。对于第一学段的孩子,可以逐步交给他们识字的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和一和,换一换,巧计等识字方法,让孩子们在合作学习中记住生字。第二和第三学段的孩子,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可以放手在小组内合作探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生字的。
4、观察字形,写好生字。大家知道,大部分的汉字都是合体字,偏旁是合体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同一偏旁的汉字归在一起,这个偏旁就叫部首。部首是组字的部件,又是查字的名称。练好偏旁部首是写好汉字的关键。一段时期内,相对集中地练习一些,特别是组字率较高的常用偏旁部首的写法,不仅会为以后掌握汉字的整体结构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还可迅速掌握大量汉字的组装规律,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效果。观察同一偏旁在不同汉字中的写法,什么时候收,什么时候放,什么时候让,什么时候穿插,只要学生掌握了偏旁在田字格中的写法,基本上也就掌握了汉字的结构,这个字就不会差到哪里去。
5、课堂练习,巩固生字。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挖掘创新潜能的重要手段。学生们在小组内完成练习后,可以在组内互相批改,相互指出不足,进行巩固练习。
总的来说,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关键,以往的教学方法只是让学生机械地进行学习,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明显,更不符合现如今的素质教育新要求。学生在合作学习生字的过程中既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认真地听取了别人给予的意见,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更能达到学好生字的目的,教师在识字教学中也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