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幼儿区角活动材料投放的指导策略

【作者】 蒋志兰

【机构】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幼儿园

【摘要】区角材料作为幼儿活动的操作对象,不仅蕴含着教育意义,传递着教师对幼儿的期待和鼓励,更是幼儿体验、建构、发展的媒介。因此,在区角材料投放时,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兴趣、情感、能力及培养目标等因素,同时应考虑不同年龄段幼儿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以及同一年龄段幼儿能力差异等因素,采取不同的有效策略,力争最大限度地发挥区角材料的教育功能,促使幼儿的创新潜能在与材料的交互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关键词】幼儿教育;中班;区角活动;材料投放;教师指导;方法;策略
【正文】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儿童是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而区角活动是一个幼儿与材料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投放的材料是否符合一定的教育目标,是否符合幼儿自身的发展特点,就成了影响区角活动质量的关键。因此,在区角材料投放时,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兴趣、情感、能力及培养目标等因素,同时应考虑不同年龄段幼儿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以及同一年龄段幼儿能力差异等因素,采取不同的有效策略,力争最大限度地发挥区角材料的教育功能,促使幼儿的创新潜能在与材料的交互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挥。下面笔者就根据教育实践简要谈几点中班区角活动投放材料的指导策略。
  一、目标性策略——选择低结构性的游戏材料,萌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材料,一方面是指教师在创设环境中有目的地为幼儿提供的各类物体和游戏素材,它是幼儿个体建构的对象。另一方面也指由教师、幼儿、家长共同收集的制作作品所需要的各类废旧材料。材料是幼儿区角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幼儿在其特殊的发展阶段,需要依赖材料进行建构活动;材料又是教育者架起的桥梁,教师将很多教育意图通过材料这个媒介自然地传达给幼儿,不同的材料可以萌发幼儿不同的游戏兴趣和游戏行为。
  一般来说,高结构的材料规范、精致、目标明确,使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容易达到和检验自己的游戏结果,但指向明确的操作程序,往往容易束缚幼儿的想象和创意。笔者认为幼儿在活动中不是学习规定的操作程序,而应是主动摆弄材料去尝试不同的游戏程序和玩法,低结构的材料恰恰符合这一特点。幼儿、家长、教师共同收集来自生活中的废旧材料,那些看似毫无价值的东西摆到了游戏的材料库中,摆在了游戏的特定环境中,通过心灵手巧的幼儿之手和创意所制作出来的新玩具令大家爱不释手。香烟盒、牙膏盒、瓶盖变成了长颈鹿、小汽车;口香糖盒在幼儿手中玩出了花样——垒高;中秋的月饼盒成了幼儿建筑、造桥的主体材料;广告纸、报纸、布片、纽扣、用剩的笔等,都成了幼儿的游戏素材。
  二、动态性策略——用添加、组合、回归的方式,让材料富有动态性。
  材料本身是物化和静态的,但如果我们能细致地考虑材料的呈现方式,就能使静态的材料呈动态性,这不仅能促进幼儿的建构行为,同时能优化材料、体现材料的高效性,还可以减轻教师在材料投放中的工作量。
  (一)材料的添加
  当原有材料的目标基本达成后,我们不是将原有的材料全部更换,而是采用添加的方法,递进或拓展游戏的内容和目标。例如,上学期,我们在生活区投放了穿珠的材料。当幼儿掌握了简单的穿线方法之后,下学期又投放了与之类似的穿线游戏材料,不同的是穿珠材料变成了水果、动物等。幼儿既可以根据教师的要求快速穿好一串水果珠或动物珠,还可以按照某一个规律进行串珠游戏。
  (二)材料的组合
  材料的组合是指区域与区域之间的材料组合。
  (三)材料的回归
  各种废旧材料在幼儿手中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碎纸片变成了创意画,烟盒变成了小灯笼,纸杯变成了五彩花……这些作品是幼儿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更是幼儿自主自信的表现。
  三、层次性策略——选择与幼儿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材料,增强幼儿的兴趣。
  这里的层次既指在同一个区域内,应该根据幼儿的需要分别提供成品、半成品、甚至是零件,让幼儿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使用的材料,又指不同的年龄段,应选择难易程度不同的材料。
  四、情感策略——赋予活动材料以情感性,营造温馨和谐的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倡导以幼儿的积极情绪去推动认知学习,这是因为快乐的情绪和记忆对幼儿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儿童个体建构受自身情感、需要的制约和影响,快乐的情绪是幼儿建构过程的重要元素。因此,在为幼儿创设的活动环境中,应尽可能融入儿童经历过的生活素材,尽可能的将材料设置在背景之中,以使物化的材料蕴含着情感内涵。
  以娃娃家游戏中的材料为例,我们将生活中的一些内容和状态纳入到教育中来,为幼儿营造了一个温馨和谐的环境。娃娃家中的各种材料,如可爱的娃娃、精致的锅碗瓢盆、诱人的食物、小巧的家具等在精彩外形特征上对幼儿产生了视觉吸引,这些材料所承载的情感内容成为一种更大的学习动力,让幼儿产生情感共鸣乃至内在内驱力,从而引发持续、稳定的互动兴趣。
  总之,在区角活动中,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发展水平、兴趣需要选择活动内容,在宽松、自主的环境中开展活动。但区角材料的投放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材料的投放策略不只以上几例,还有很多种,为保证区域活动深入的开展,在幼儿进行区域活动时,我们教师应追随幼儿活动的过程,对表现出的兴趣倾向和提出的要求给予积极的回应,调整有助于幼儿探索的材料及内容,不断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幼儿对区域活动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