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议地理课堂的导入技巧

【作者】 扎西措

【机构】 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民族中学


【正文】课堂的导入是中学教学过程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课堂导入能体现一个授课教师的教学风格、智慧与修养,体现出教师的地理教学观念,良好的导入在课堂教学中能起到组织教学、吸引注意、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展开联想、明确学习任务,形成学习期待,促进课堂教学,实现最佳状态的教学作用。恰当的导入,不仅可以使学生增长见识、开阔眼界、发展智力,同时还可以使学生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和完美的享受,使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或趣味横生、或悬念于怀,或处于新旧知识的冲突之中,或徘徊在知与不知的矛盾圈内,产生探奇觅胜的求知欲望,很自然地与授课教师一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一、歌曲欣赏,调动激情
  爱我中华,是所有中国人的共同信念。在教学《多民族的大家庭》一课时,我引领同学们同唱《爱我中华》,“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歌声中,同学们不仅知道了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并且懂得了我国的民族政策:各民族不论大小,在政治上一律平等,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中和睦相处的兄弟姐妹。
  有一些歌曲,我们不一定要全部唱出,老师提出歌名后,看哪些同学能够从歌曲中找到反映地理问题的唱词,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例如,有一首陕北民歌《我家住在黄土高坡》:“不管是东南风,是西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这句歌词生动地唱出了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
  二、类比分析法
  教师在讲授新课时,找出新问题与旧知识之间存在某种相似或相同的地方而经常采用的一种导入新课的方法。如在学习《降水和降雨量的分布》一章时,本章大部分内容与《气温和气温的分布》规律存在着许多相似或相同的地方,如果授课教师应用得当,就会很容易突破各小节知识,而且学生学起来就会觉得轻松,不易遗忘。采用的一种导入新课的方法,既让学生复习和巩固旧知识,又让学生用不同的知识结构寻找某种相似而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创设故事进行新课导入
  故事历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和兴趣,对于初中学生更是如此。创设故事情境导入新课,可以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教师可结合自己教学内容讲,也可把任务派给学生讲,学生的故事或许更生动、内容更丰富。如在讲“和睦的民族大家庭”这一课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就可以让班上的少数民族同学为大家介绍本民族的风俗习惯等。这不仅可有效的达到导入新课的目的,还会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
  四、演示实验法
  演示实验是教师通过直观教具演示,引导学生一起动手实验,而巧妙地引入新课的一种导入方法。如在讲授地球仪上的经线和伟线的认识时,教师若准备一个经伟网地球仪,亲自演示,让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并不断总结经线和伟线的特点,整节课一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总之,教师通过直观教具演示,引导学生一起动手实验而巧妙地引入新课的一种导入方法,往往能将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学生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增强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必然会引发学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的主课题,而一改以往地理课堂上的呆板、枯燥、抽象理论性强的局面,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的兴趣,对新问题勇于探索、大胆实践,从而寻找解决问题的一种导入方法。
  五、多媒体导入,开阔视野
  地理教学中运用幻灯,图片,录相带,影碟等手段做导语,不仅形象直观,更能达到渲染气愤,活跃情绪的效果。幻灯片、录像片等的运用,形、声、色的感官刺激,形式的新颖形象,会使课堂教学的气氛轻松愉快,增强学习地理知识的吸引力。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学生特别喜闻乐见的方式。如教《巴西》时,先放映有关巴西热带雨林的录相带,让学生先领略这个号称“世界动植物王国”的原始森林景观,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急不可待地投入学习中去。
  六、史实介绍法
  在地理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非常多,授课教师若能把握着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导入相关课题时适当介绍一些古今中外有趣的地理学史或地理学家的故事,必然会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还可以为学生树立榜样,增强学生的毅力和创新精神,寓德育于智育之中。
  譬如:在讲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时,可以适当介绍一下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船队环球航行。在讲授“人类要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时,可简单地讲述古巴比伦城消失的原因,在讲授地震与地震带的分布时,可简单地介绍天文学家张衡与地动议。
  每节地理课的教学内容不同,所授课的班级不同,因此不可能有统一的、固定的方法来引入新课。所以对于统一教材、统一教学内容,教师对不同的班级要有不同的导入设计,使用不同的导入方法。这需要根据所教班级的具体特点,进行具体分析而定。如在比较沉闷的班和较活跃的班导入设计应有不同。对于同一个班来讲,新课导入的方法也要经常换,这样有利于保持学生的新鲜感。关键是教师把学生至于“主人”的角色上,学生处于这种地位,将必然是整个教学能够顺畅进行,并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