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与研究

【作者】 张立军

【机构】 陕西商南县赵川镇初级中学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接受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培养道德素质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取得好的成绩,更重要的目的在于育人,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是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最终目的,根据实际情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才能提高学生成才后对于自己国家的情感和自身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策略与研究
【正文】
  全新的课程改革后,对于学生的素质培养成了教学的重中之重,我们的教学重点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从生活中寻找贴合实际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到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乐趣和重要性,本文就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探索与研究,从而找到正确的策略和方法。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1、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认识不到位。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学生在初中时期接触的新的学科,和小学时期的思想与品德课程有所不同,在对学生道德素养面有了更深层次的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在初中时期有了更高的发展,这个时期对于学生以后的道德素养的形成是很重要的。然而,传统的应试教育的观念根深蒂固,很多学校和教师只注重学生的成绩,从而忽略了对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
  2、道德与法治课程不能很好的结合生活。
  学生学到的知识和培养的品德最终都要回归于生活,而我们的教学就应当根据实际的生活进行。现在的社会中很多负面的案例和负能量的资讯,学生在接触这些负面的东西的时候就会在自己的意思里形成一定的判断,教师在这个时候就要正确的引导学生,以探讨和辩论的方式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然而很多教师都是以课本为主进行教学,这就使得学学习脱离了生活。
  3、对道德与法治这种“副科”的课程不够重视。
  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但是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还是很普遍的,应试教育中的偏科现象就比较严重,对于道德与法治这些副科的教学安排的课程就比较紧张,从而使教师很难在有限的课程里给学生传输更多的有效的知识。
  二、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培养学生素养的策略的研究。
  1、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教学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得以受用,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生活,从生活中得到的知识和教育才能更好的运用到生活中。学习的环境影响学习的效果,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真实的贴合生活的学习环境,和学生一起探讨当前最热议的道德问题,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同时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从而提高自己的核心素养。教师在教授学生课本的基本知识的同时,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的学科是非常有必要的,从而积极主动的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
  2、教师从自我出发,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
  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和引导,言传身教是教学的核心,只有教师自身的道德素质高才能在“言传”的过程中传授给学生,在“身教”的过程中影响到学生。学习不仅仅是学生的任务,教师也应当时刻不忘学习,通过不断的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同时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道德素养,只有自己有较高的素养,才能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3、加强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认识,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我们应当在各个方面加强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视,包括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都应重新认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性。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于学生的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核心培养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有了良好的道德素养才能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的积极向上,使社会更加安定团结。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攸关学生自身素养和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因素,我们应当充分重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性。
  4、制定明确的学习的目标。
  所有的学习都应有自己的目标,只有明确了学习的目标才能有学习的方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的目标,所有的学习方法和目的最终都要用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个目标上来。
  【小结】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设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我们研究和寻找的教学方法和策略都要服务于这个目标。学生的道德素养的培养都要源于生活并最终运用到生活中,我们要结合生活上的实际情况和案例来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不仅让学生学习到知识和培养核心素养同时还能在生活中找到正确的处理生活中实际情况的方法。只有不断的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的研究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为祖国提供高道德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卓高生,曹亚琴,赵云生.初中法制教育教材使用现状调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45-47。
  [2]张佳佳.我国中学法制教育实效性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3:25-18。
  [3]卢少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与教学评价改革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
  [4]孙德岩.我国青少年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15,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