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作文教学策略初探

【作者】 张海芳

【机构】 广西南宁市江南区富德小学


【正文】摘 要: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写作训练方式,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强化个性化讲评激励,消除学生作文恐惧感,提升学生写作兴趣,充分体验写作成功感,实现小学作文高效率、有质量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训练方式;写作素材;讲评激励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工作,是很多语文老师感到头疼,觉得茫然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然而,相关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大部分小学生对写作文兴趣不强烈,觉得作文难写,没得写。这主要是教师教学方法上的问题,还需进一步改进,促进作文教学质量有效提升。如何有效进行小学作文教学呢?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
  一、注重写作训练方式,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作文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作文的愿望,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前提。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绘画写作、游戏写作、表演写作等学生喜爱的训练方式,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进行,使作文课成为学生有情有趣的写作乐园。如,在一次作文训练中,我先与学生做一个“猜猜这是谁”的游戏,给每个学生发一张卡片,让学生从外貌、打扮、爱好、性格、特殊事件等写出班里某个同学的特征。谁先写好了谁先讲自己所写的内容,让其他同学猜所写的人是谁。这个游戏非常有趣,为了使别人猜出自己所写的人,学生都极力地把同学的特征表现出来。我趁机抓住机会,及时总结出写人物特征的方法,灵活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游戏结束了,一次写人的作文训练课便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这种作文训练方式,不但消除了学生心理压力,还使学生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为学生写好作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做生活的有心人,注重写作素材和语言文字的积累。
  每当作文课时,我们看到很多学生面对作文题目一筹莫展,有的半天写不出一个字,有的写写停停,进展缓慢。出现这种现象,大多与写作素材有关,写作素材缺乏是学生写作时最头痛的难题。
  然而,大千世界,数不清的人、事、物都是很好的写作素材。再者,如今学生学习条件优越,课余时间可读故事书,可看电视,可玩具玩,内心世界丰富多彩,写作起来应该没问题。然而,为什么不少学生在写作时却是感到“无米下锅”呢?这是因为学生没有仔细观察生活,没有发现生活中有价值的写作素材。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注意观察,练就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指导学生观察事物时,要明确观察的对象、范围和目的,全面深入地了解被观察事物;要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可按时间、空间或事物的性质、特点、发展的顺序、观察的角度等确定观察的顺序,或从近到远,从上到下,从内到外……教师教给学生有关人物景物动物等不同对象的观察方法后,有意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的事物,把目光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观察发现、捕捉日常生活有意义的事物,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是积累语言文字的最佳途径。在注重生活素材积累的同时,教师还应加强语言文字的积累。教师平时可以根据所学课文向他们推荐相应的课外读物,让学生用课堂上所学的方法迁移到课外读物。同时,引导学生养成读书笔记习惯,及时记录有关内容,或是文章的大概内容,或优美片段,或佳词佳句,或心得体会……长期积累下来,学生知识面拓宽了,语言词汇丰富了,写作时就会潜移默化地运用到实践中去,作文兴趣就会油然而生。
  三、个性化讲评激励,让学生体验写作的成功感。
  小学生习作是初步学习阶段,写出来的作文出现缺点、毛病是常事。尽管如此,学生都有写好作文后大功告成的愉快,希望得到肯定和表扬。为更好的激励学生写作,教师应多表扬鼓励,激发学生的上进心,特别是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在作文讲评时,尽量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词语,一个句子用得恰当,都应及时表扬鼓励。在作文批改时,既要看作文写得如何,更要看写作文的学生是谁,哪怕是写作只有一个亮点,都应及时表扬鼓励。
  作文批语是教师借助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形式,也是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重要一环。批语要体现教师对学生的亲切感,注重交流,重在鼓励。有时几个字也会使学生激动不已,如“这个比喻真贴切”、“这个词用得多生动”等,学生看了肯定喜上眉梢,笑在心里,急于写好下次作文。此外,作文批语要写得巧妙些,学生才可能对此感兴趣,并自觉去发现作文中的不足之处。如个别学生作文中经常出现诸如“他对他说”之类指代不明的现象,教师可采用问式批语“是谁对谁说呢?”学生一看就知道如何修改了。同时,教师写批语时多采用商量、委婉的语气提出修改意见,让学生感到兴趣,感到他们的努力得到老师的肯定。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以上所谈作文教学方法,只是个人的一些粗浅看法,在实际教学实践中,还应因人而异,采用多种有效方式方法,切实提升小学作文教学水平。